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民主集中制:共产党的重要法宝

发布日期: 2019-05-13 来源:

曲青山

【摘  要】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和宝贵政治财富,是共产党所具有的最便利、最合理、最有效率的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共产党要建好党、管好党,要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必须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坚持好这一原则,保持和发挥好这一最大制度优势。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关键是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集中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民主是正确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必然要求和归宿,两者相辅相成、内在统一、不可分割。任何偏向一方的思想和做法都是错误的,都会造成失误、带来消极后果。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必须建立和完善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不断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加强监督和严明党的纪律。

  任何一个政党都会面临以什么样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来建党管党的问题,任何一个执政党也都会面临以什么样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来治国理政的问题,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无产阶级政党,它是以什么样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来建党管党的,执政后又是以什么样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领导制度来治国理政的呢?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看,列宁建立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和领导成立第三国际后,世界上绝大多数共产党(包括执政的和不执政的)都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根本组织原则和根本组织制度、领导制度,而且,这一原则和制度也成为共产党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是否按照民主集中制建党管党和治国理政,成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
  

一、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执政的最大制度优势

  民主集中制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共产主义者同盟是世界上建立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
  马克思恩格斯在指导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时,就强调要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作为同盟活动的基本准则。从马克思恩格斯当年指导共产主义者同盟和第一国际、第二国际的实际情况来看,他们更多强调的是扩大和发扬党的民主问题。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党建思想,在领导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和创建第三国际时,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的科学概念,将其确定为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并在建党管党、治国理政和领导协调共产国际各国党的活动及关系的实践中贯彻了这一原则。共产国际各个加盟共产党都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指导思想的党,它的创建得到了共产国际的指导和帮助,它在二大上通过了加入共产国际的决议案,成为第三国际的一个支部。因此,尽管中国共产党从一大到四大在党纲、党章中都没有出现民主集中制的概念和表述,但可以说,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就将民主集中制作为自己建党管党的组织原则和纪律,在党的工作中始终贯彻了民主集中制的精神和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正式将民主集中制写入党章是从五大开始的。1927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根据五大的委托做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报告,明确规定:“党部的指导原则为民主集中制。”此后,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都明确写入民主集中制,都对坚持民主集中制作出具体规定,提出明确要求。
  中国共产党丰富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我们党把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党的组织原则后,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根据自身实践,不断深化对民主集中制科学内涵和地位作用的认识,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报告中,重申了党的四条基本纪律: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自党的七大以后,中国共产党都将这“四个服从”作为民主集中制的基本原则和最重要的政治纪律写入党章。党的七大党章对民主集中制作出了“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的概括。1957年7月,毛泽东提出,要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党的八大党章沿用七大党章民主集中制的定义,把“集中领导下的民主”改为“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领导”与“指导”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内涵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制度,形成了党在组织建设上的鲜明特征。党的十二大党章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明确指出:“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之后历次党代会修改党章,都重申了这一论断。党的十四大党章把坚持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建设的几项基本要求之一,指出:“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它既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也是群众路线在党的生活中的运用。必须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必须实行正确的集中,保证全党行动的一致,保证党的决定得到迅速有效的贯彻执行。”以后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代表大会一直到十九大通过的党章,都提出了这样的要求。中国共产党确定的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其主要内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党的领导机关由民主选举产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内法规的制定,必须贯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加强组织纪律性,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党在自己的政治生活中正确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原则问题上进行思想斗争,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党的各级领导机关贯彻集体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各级领导机关必须经常保持与群众的密切联系,倾听下级组织和群众的意见,接受党员和群众的监督。
  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特有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制度优势、工作优势。列宁将民主集中制确立为共产党的组织原则后,这一原则在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布)之所以在只有几十万党员的情况下,能够领导俄国人民取得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成功抵御帝国主义势力的武装干涉;全联盟共产党(布)之所以在只有几百万党员的情况下,能够领导苏联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并成功捍卫社会主义,都与其实行的民主集中制分不开。民主集中制使共产党产生了强大力量。共产党坚强统一,成为各个国家人民团结奋斗的领导核心,这种力量无坚不摧,无往而不胜。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也在于坚持和实行了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表明,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最大制度优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两次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一次是遵义会议,一次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次转折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一次转折发生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两次伟大转折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回顾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这两次重要转折,它们之所以取得成功,都是因为坚持了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从遵义会议和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准备的中央工作会议内容和议程看,当时会议上两种不同的思想和主张争论得十分激烈,如果没有民主集中制作为制度和政治组织保障,党是会分裂的。历史表明,民主集中制是共产党的重要法宝和宝贵政治财富。“这项制度把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和正确实行集中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最大限度激发全党创造活力,又可以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有效防止和克服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的分散主义,是科学合理而又有效率的制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正确规范了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党内关系的基本准则,是反映、体现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利益与愿望,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制定和执行的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率的制度。因此,这是我们党最大的制度优势。”共产党要建好党、管好党,要为人民掌好权、执好政,必须始终不渝、一以贯之地坚持这一根本组织原则,保持和发挥好这一最大制度优势。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