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东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经历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在“救亡图存”思潮推动下,建立“新中国”成了近代以来知识分子们思考的首要主题。据现有资料考证,最早提出“新中国”的是康有为。面对清末危机,1888年康有为提出:“既审中国之亡,救之不得,坐视不忍,大发浮海居夷之叹,欲行教于美,又欲经营殖民地于巴西,以为新中国。”这之后,重建“新中国”的呼声覆盖全中国。在此呼声下诞生的中国共产党,自然回避不了近代以来如此强烈的“新中国”主题,自诞生之始,就开始了建立“新中国”的构想及实践。
从“中华联邦共和国”到“工农苏维埃共和国”
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中国处在军阀割据混战的乱世,“因为民主政治未能成功,名为共和国家,实际上仍旧由军阀掌握政权,这种半独立的封建国家,执政的军阀每每与国际帝国主义相互勾结”。为此,党的二大指出:“统一中国本部(包括东三省)为真正民主共和国。”“用自由联邦制,统一中国本部、蒙古、西藏、回疆,建立中华联邦共和国”。“真正民主共和国”性质的“中华联邦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的历史起点。在其指导下,国共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北伐战争。但由于年幼的中国共产党没有真正领会区别新旧民主内涵,不能准确判断分析中国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所以这一口号在国民党右派分裂下很快夭折。
1927年5月,中共五大宣言提出要“打倒帝国主义军阀及反叛的资产阶级的反革命联盟”,建立“工农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民权同盟”,“建立新的自由的中国”。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反对军阀战争宣言》明确提出:“统一中国,造成新中国——工农兵劳动贫民代表会议(苏维埃)的中国。”这是“新中国”一词首次出现在党的正式文件中。囿于当时的情境,中共对“新中国”的构想还停留在移植苏联模式层面上,提出了“苏维埃共和国”口号。“苏维埃共和国”包含了这之后相继提出的“苏维埃中国共和国”“工农民主苏维埃共和国”“中国工农苏维埃共和国”等口号。“苏维埃共和国”设想之初指的是“工农兵士贫民代表会议的民主共和国”,即“工农苏维埃共和国”。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全国规模、统一名称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明确规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中国苏维埃政权所建立的是工人和农民的民主专政的国家。”这表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性质是工农民主共和国,即“工农苏维埃共和国”。
“工农苏维埃共和国”是中国共产党建国思想的第一次独立尝试,但由于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大革命失败后,在来不及对中国国情作深入分析的背景下,不顾中国国情地移植模仿,它的最终流产也在所难免。
从“工农苏维埃共和国”到“苏维埃人民共和国”再到“民主共和国”
“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作为中国共产党在民族革命背景下的第一个国家主张,首见于1935年12月20日《中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对内蒙古人民宣言》中,该宣言的签署者落款就是“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毛泽东”。1935年12月的瓦窑堡会议上,中共党内对此形成共识。12月25日通过了《中央关于目前政治形势与党的任务决议》,该决议指出:“苏维埃工农共和国及其中央政府宣告:把自己改变为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把自己的政策,即苏维埃工农共和国的政策的许多部分,改变到更加适合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变中国为殖民地的情况。”“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是中共在民族矛盾突出背景下对国家前途与命运深思的话语反映,它扩大了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但是,“苏维埃人民共和国”这种称谓没有从根本上放弃“苏维埃”的主张,不能真正适应民族矛盾至上背景下统战策略转变的要求,所以很快就被搁置。
1936年8月25日,在《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书》中,中共将“苏维埃人民共和国”改为“民主共和国”,表示“我们赞助建立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在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建立之时,苏维埃区域即可成为全中国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一个组成部分”。9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关于抗日救亡运动的新形势与民主共和国的决议》,其中在对“民主共和国”的口号作具体说明时指出:“中央认为在目前形势之下,有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口号的必要,因为这是团结一切抗日力量来保障中国领土完整和预防中国人民遭受亡国灭种的惨祸的最好方法,而且这也是从广大人民的民主要求产生出来的最适当的统一战线的口号,是较之一部分领土上的苏维埃制度在地域上更普及的民主,较之全中国主要地区上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大大进步的政治制度。”可见,“民主共和国”是从团结全国抗日救亡的历史任务出发而提出的又一“新中国”口号,“民主共和国”的目标就是“建立民族独立、民权自由、民生幸福的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国”的性质就是,“我们所谓民主共和国就是三民主义共和国,它的性质是三民主义的”,“就是真正三民主义的中华民国。不是苏维埃,也不是社会主义”。
“民主共和国”的提出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民族抗战背景的形势,但是,“民主共和国”没有清晰地表明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民主目标:到底是新民主,还是旧民主?另外,“民主共和国”在20世纪30年代末,即在抗战进入相持阶段的时候,受到蒋介石为首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破坏和攻击。同时,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建政实践也推动着新的建国口号的提出。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