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伟大民族精神畅想

发布日期: 2019-07-29 来源:

李 舫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一个国家的繁荣,离不开人民的奋斗;一个民族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
  2018年3月20日,人民大会堂,全票当选连任国家主席的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主席庄重地用四种精神——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深刻阐释中华民族精神,深情描绘亿万人民构建共同精神家园的美好图景。
  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精神上强,才更持久、更深沉、更有力量。伟大民族精神,作为我们民族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每一个人的血脉和灵魂,成为中国人民的丰富滋养。

伟大创造精神

  在距离地球38万公里之外,是遥远的月球。人类视线不可及的月球背面,曾经让人寄予了无限的幻想和遐思。
  2019年1月3日,一张清晰的月背影像图“刷屏”世界各大媒体,这是人类第一张近距离拍摄的月球背面影像图。令全世界为之震惊的是,这个注定要在人类太空探索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伟大篇章,是由中国科学家创造完成的。
  这一天,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翩然降落,发回了峻峭高山和凹凸不平撞击坑的清晰图片,8天后,嫦娥四号着陆器、玉兔二号巡视器又发回互拍照片。这是中国大国重器和科技加速度的高光时刻。《纽约时报》感慨:“就在我们从2018年激动人心的太空之年喘口气之际,2019年已经开始了一个快速的开端。”
  尽管人类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登上月球,但人类对月球的了解仍然浅显,抵达月球背面实地探究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是全世界科学家长久以来的向往。而今,一个中国的探测器,完成了一次震撼无比的地外天体登陆,成就了人类又一个伟大梦想的“落地”。
  在时间的阶梯上,梦想拾级而上,仿佛瞬息即达。但这向上的一步,汇聚了无数中国人生生不息的艰苦奋斗,蕴含了无数中国人夜以继日的呕心沥血。
  浑厚丰饶的时间,如一道无解的谜题,在某一天缓缓地包藏了它的秘密,又在某一天,断然将这些秘密舒展开来。
  “稷下”之名,在《史记》中就有记载。因稷门而名的“稷下学宫”,顺应战国时代变法改革的历史潮流而产生。公元前376年,齐国国君田午面临着统治有待巩固、人才匮乏的现实,他继承齐国尊贤纳士的优良传统,在国都的稷门附近建起了一座巍峨的学宫,广招文学游说之士讲学议论,成为各学派活动的中心。“稷下学宫”由此而生,后世亦称“稷下之学”。一时间,天下学术,皆出“稷下”。这是中国文明史的奇迹,更是世界文明史的奇迹。思想的活跃、创造的丰盈,打造了百家争鸣的舞台,营造了文化包容的氛围,形成了思想多元的格局。
  我们不难想象,在时间的深处,有这样一群人轰轰烈烈,衔命而出,他们用自己的智慧、立场、观点、方法,去观察,去思索,去判断——然后,去创造。他们带来了人类文明的道道霞光,点燃了激情岁月的想象和期盼,形成了中华文明百家争鸣的格局。
  我们祖先或许未曾料到,在此后的两千多年,“稷下学宫”孕育的思想光芒,经历了百家争鸣,散播成中华民族的气度和风骨。正是这样的文化脉络、文明传统,造就了自古以来就具有伟大创造精神的中国人民。
  ——沿着这道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国人民始终扎根生活、秉笔直书,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王夫之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创作了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伟大文艺作品,传承了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等震撼人心的伟大史诗,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理想,也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家国诗篇。
  ——沿着这道浩浩汤汤的历史文脉,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发明了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等深刻影响人类文明进程的伟大科技成果,在农学、医学、天文、算学等多个领域硕果累累。创造力作为中华民族赓续绵延的禀赋和力量,不仅铸就了辉煌璀璨的中华文明,而且深刻影响着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高性能计算机、量子通信、北斗导航、载人深潜等尖端成就相继问世,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如今,中国科技实力正处于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点的突破向系统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
  ——沿着这道枝繁叶茂的历史文脉,中国人民始终勤勉耕耘、自强不息,建设了万里长城、都江堰、大运河、故宫、布达拉宫等气势恢宏的伟大工程。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信息畅通,公路成网,铁路密布,高坝矗立,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高铁飞驰,巨轮远航,飞机翱翔,天堑变通途。我们已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资流入第二大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
  是的,时空证明了一切。从“稷下学宫”的思想碰撞,到太空里的曼妙遨游,毫无疑问,伟大创造精神就是让梦想奔跑起来的强大力量。正是这强大力量,推动着一个伟大民族创造伟大成就、书写伟大辉煌。

伟大奋斗精神

  “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担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努力奋斗,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我们的奋斗中梦想成真!”2018年5月2日,在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谆谆教导年轻学子,要珍惜伟大时代,怀揣梦想,“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2019年,五四运动100周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高度评价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青春的脉搏,穿越漫长的时间和广袤的空间,在神州大地跳动。100年过去了,仍然如此强劲。青春不老,激情澎湃。1919年5月4日,中华民族危难之际,数千名爱国青年代表怀抱“中国向何处去”的深刻追问和思考,高呼“国土不可断送、人民不可低头”、“废除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表达他们的爱国激情,一场席卷了千百万民众的五四运动就此爆发。如同平地一声春雷,五四运动唤起了人们为国家前途命运而奋斗的信念,唤起了人们对新思想新文化的追求,成为那个时代的最强音。
  时光流逝,百年往矣。五四运动的狂飙与呐喊虽已散去,然而,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却一直沉浸在中华民族奋斗的血脉里,激荡成变革历史的滚滚洪流,标注为一个民族的精神坐标。在五四精神激励下的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的奋斗从未停息。
  天下艰难际,奋斗造英雄。近代以来,一切为中华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艰苦奋斗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摆脱外来殖民统治和侵略而英勇奋斗的人们,一切为中华民族掌握自己命运、开创国家发展新路而不懈奋斗的人们,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他们是值得骄傲的国家荣光。在他们身上,展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这样的情怀、这样的气节、这样的气概、这样的信念,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奋斗精神。
  一个敬重历史、怀念过往的民族不能忘记奋斗,一个迈步未来、走向繁荣的国家更不能忘记奋斗。在硝烟散去、岁月宁静的和平年代,我们尤须记得,正是因为中国人民的不懈抗争和持续奋斗,我们的国家才有了今天的独立自主,我们的民族才有了今天的发展繁荣,我们的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
  1981年,改革开放进入第4个年头,正是需要振奋精神、凝聚共识的时刻。这年11月,中国女排第一次夺得世界杯冠军。随后,女排姑娘们再接再厉,几年间连夺奥运会、世锦赛金牌,创下五连冠的奇迹。比冠军更让人激动的,是女排体现出来的拼搏精神。那些姑娘们,用训练中的刻苦、比赛中的顽强,让对手为之折服,让观众为之赞叹。“学习女排,振兴中华”,激励了无数人的爱国之心。
  精神的力量,并非只存在于体育的高光时刻,更在危难关头屡屡突破命运的阴霾。2008年,中国经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大、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汶川大地震。在与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中国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展现出人类最高贵美好的品格。
  我们不难发现,在每一次创造、每一次对目标的超越、每一次从困难中站起来的背后,都有一股精神的力量。英国学者汤因比说,“挑战—应战”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因。一个民族的精神,正是在她的人民应对挑战的艰苦奋斗中铸就。
  奋斗,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中。中国人民拥有的一切,是中国人民的智慧结晶,更是中华民族的奋斗使然。40年改革不息,70年长歌未央,5000年扬鞭奋蹄,从开启新纪元到跨入新时期,从站上新起点到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始终奋斗不息。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反复强调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阐释的“奋斗幸福观”,是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有力的动员令。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沉淀在中华民族血脉和灵魂中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是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是实现梦想的时代。奋斗,是实现梦想的必由之路。对于千千万万普通人,“中国梦”最能唤醒理想,“我奋斗我幸福”最能打动人心。“中国梦”是要实现的目标,“奋斗”是最具体的方法。习近平总书记的“奋斗幸福观”告诉每个人:我们在参与创造伟大时代的同时,也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美好人生。在新时代,我们必须永远保持奋斗精神,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前进,继续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奋勇前进。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