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习近平党史观与中共党史研究

发布日期: 2020-04-08 来源:

杨凤城

  贯通历史与现实,在宏阔的历史纵深与历史比较中分析、说明问题,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理论品格。中国共产党近百年的历史,更是习近平作为党的总书记长篇幅、高频率论及的对象,他有关中共党史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学界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围绕习近平党史观,尝试从为什么要重视党史(即党史的功能与作用)、研究和书写什么样的党史(即关注和解答哪些重大问题)、怎样研究党史(党史方法论)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并谈些认识。
  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增强开拓前进的力量
  中共党史的资政育人功能,历来为中国共产党人所看重。党自身的奋斗历程所积累的丰富经验、所带来的精神激励,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最直接最真切因而也最宝贵。毛泽东在延安整风时期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研究哪些是过去的成功和胜利,哪些是失败,前车之覆,后车之鉴”[①]。历史记录着前人积累的各种知识,凝结着他们治国理政的思想与智慧,述说着他们经历的成功和失败。对此,习近平多有论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以史鉴今,告诫人们通过学史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强调党史的资政作用,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等等[②]。
  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党的历史从来就不是象牙塔里的学问,不是高头讲章,而是服务于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清醒剂、营养剂,学习和研究的“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前进”[③]。从蔡和森、李立三、瞿秋白等撰著党史起,为党正在从事的事业提供历史佐证和历史经验便是主要目的。及至延安整风,学习和研究党史更成为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清除“左”右倾错误尤其是教条主义错误、牢固确立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路线、统一党内在中国革命重大问题上的认识进而增强党内团结的重要途径。新中国成立后,经过30年的努力,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从而为当代中国的一切发展奠定了根本前提。但同时,30年间也有明显失误,例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人民温饱都成为问题,再不改变治国理政的路线方针政策,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就会被葬送。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指导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并由此在党内掀起研究党史的热潮,同样源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清醒地认识到,不解决重大历史遗留问题,不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党和国家难以前行,改革开放事业难以推进。换言之,“为了团结一致向前看”,就必须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总结过去是为了引导大家团结一致向前看”[④]。
  在深刻反思历史和认识时代特征基础上开启的改革开放事业,改变了当代中国的命运,极大地发展了中国、发展了社会主义、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站在改革开放40年、执政70年、建党近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回顾党的历史,强调从历史中得到启迪、得到定力。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服务于“两个百年”奋斗目标、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于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服务于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⑤]。
  高度重视党史的育人功能,用党的历史教育党员干部、教育群众尤其是教育青少年,是习近平党史观的另一重要内容。他多次指出,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这里所说的营养、智慧和力量,从教育党员干部和群众的角度讲,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党史教育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信心,“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二是通过党史教育弘扬和践行优良传统,获得强大精神动力。前者重政治认同,后者重精神陶冶。前者旨在说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选择,是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后者旨在说明历史蕴涵着宝贵的精神遗产,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价值追求和道德情操,是激励中国人民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对于党员干部而言,除上述两点外,还有一点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习近平经常提醒党员干部,要清楚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起就肩负的历史使命,通过学习和研究党史,重温党在挫折中奋起、浴火重生的苦难辉煌史,激励党员干部守初心、担使命、不懈奋斗。“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⑦]习近平讲的这段话,同样适用于中共党史研究。
  二、站在新时代高度,回顾与研究中共党史
  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站在新时代高度,习近平就中国共产党历史发表了一系列创新性见解,为进一步深化党史研究提供了重要指导、遵循和启发。
  (一)牢固把握党的历史主流与本质。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取得的成功和成就是巨大的,是主流,需要大书特书;中国共产党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历史本质,需要充分揭示和彰显。当然,历史前进从来都是复杂曲折的,有凯歌行进,有低迷徘徊。党在历史上也走过弯路,发生过“左”倾教条主义、“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从党的整个历史看,这些毕竟是支流。对于党的历史上发生的曲折和失误,不能回避或掩盖,而要直面史实、科学分析,重在吸取教训,但不能揪住不放,甚至攻其一点不及其余。习近平曾就文艺创作指出:“文艺创作的目的是引导人们找到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清泉永远比淤泥更值得拥有,光明永远比黑暗更值得歌颂。”[⑧]这同样适用于中共党史研究。早在党的十八大之前,习近平便提出:“要牢牢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旗帜鲜明地揭示和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揭示和宣传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领导人民所取得的伟大胜利和辉煌成就,揭示和宣传党在长期奋斗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和丑化党的历史的错误倾向。”[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通过对党的历史尤其是重要历史时期、重大历史问题、重要历史人物的论述,凸显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的历史主流和本质。同时,不回避党史上曾出现的挫折和失误。他指出:“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对自己的错误所抱的态度,是衡量这个党是否真正履行对人民群众所负责任的一个最重要最可靠的尺度。我们党对自己包括领袖人物的失误和错误历来采取郑重的态度,一是敢于承认,二是正确分析,三是坚决纠正,从而使失误和错误连同党的成功经验一起成为宝贵的历史教材。”[⑩]但是,决不允许因此歪曲甚至丑化历史和历史人物,他提醒人们,“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就是拿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来做文章,竭尽攻击、丑化、污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乱人心,煽动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苏共垮台、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十分激烈,全面否定苏联历史、苏共历史,否定列宁,否定斯大林”[11]。
  总之,无论就历史研究价值还是就中共党史的特殊重要性而言,党史研究都需要注重弘扬伟大成就、优良传统、宝贵经验,突出主题与主线,彰显主流和本质,处理好主流和支流、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以利于人们从历史学习和研究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