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连载之三)

发布日期: 2024-06-03 来源: 新华社研究院 学习时报

新华社研究院课题组

第三章 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色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习近平

  现代化是与工业化大生产方式相配套的,包括市场化、民主化、法治化、城镇化等多个方面发展内容的综合概念。工业革命以来,各国现代化都具有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共同特征,但也各具特色。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是由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因素决定的。中国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魅力。

  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人口基数大、城乡区域发展水平差异大是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基本国情。14亿多人口整体迈入现代化,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现代化,也是难度最大的现代化。

  (一)惠及人口最多、最伟大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在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推进,其体量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人口总和,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时,英国人口不到600万;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美国人口不到8000万。到2019年,全世界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和地区的总人口还不到10亿。拥有14亿多人口的中国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因此,习近平指出:“我们的现代化既是最难的,也是最伟大的。”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了人类有史以来惠及人口最多、规模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不仅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还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清华大学当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客座研究员、英国学者马丁·雅克认为,中国的人口规模、独立感和认同感、丰富的历史遗产以及卓越的政治领导力使它能够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伟大的历史关头。现在,现代化不再是一小部分人的事,而是越来越多的人可能享受到的”,“西方的时代是少数人的时代,而未来的时代将是大多数人的时代”。

  (二)充足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市场积蓄发展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业向非农产业特别是制造业转移,释放出规模巨大的“人口红利”,推动城乡、区域以及产业之间资源重新配置。近10年来,中国在加速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力促网络经济、平台经济等新业态发展,大量青年进入第三产业就业。2022年末,中国拥有近9亿劳动力。近年来,全国城镇新增就业平均每年超过1200万人。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消除影响平等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就业歧视,使人人都有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311元增加到2023年的39218元,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巨大的消费群体和强大的购买力持续推进消费转型升级,推动形成统一流通的超大规模市场,带动基建、交通、信息产业、服务业等巨大发展。充足的人力资源和超大规模的市场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宝贵财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积蓄强大动能。

  中国互联网科技零售企业美团,为中国解决庞大人口就业问题提供了范本。作为中国最大的本地化科技零售企业,美团现有外卖、餐饮、酒店、旅行等超过200个生活服务场景,在国内服务930多万商户和6.8亿用户,不仅吸引大量人员就业,还带动数量庞大的骑手群体:2022年共有624万多名骑手通过美团获得收入,日均活跃骑手数量达100多万名;从2018年到2023年,美团平台上来自国家重点帮扶县的骑手从12万人增至约39.5万人,覆盖全部160个重点帮扶县。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为数众多,淘宝、京东、拼多多、大众点评、携程等耳熟能详的电商平台都与美团一样,不仅构建起规模巨大的网络市场,也成为吸纳人员就业的超大平台。

  (三)开启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

  城市是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前,中国城镇人口占比不到18%。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启了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镇化进程。如今,在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东部不少地区,城市与农村已经融为一体;在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持续推动和重庆、成都、西安等中心城市的辐射下,西部地区多个城市群蓬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速度加快,城乡差距呈缩小趋势。数据显示,2023年末中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6.16%。2022年颁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中国将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使更多人民群众享有更高品质的城市生活。

  随着农村基础条件的改善和各类城乡融合政策的吸引,中国许多农村不再是生产力落后的代表,而是不少城市人才创业创新的舞台、向往的乐土。城市人才、资本、技术与乡村土地、劳动力等优势相结合,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元素、新能量,既满足了城市新需求、市民新诉求,也丰富了农业新业态。

  (四)解决好巨量人口蕴藏的多样复杂诉求

  任何一个小问题,如果乘以中国的14亿多人口,都会变得很大。中国庞大的人口基数背后,是各地区、各行业、各群体之间差异化的利益诉求和巨大的粮食、医疗、教育、养老、治安等民生保底需求,这给中国式现代化带来了很大挑战。中国把解决好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当成改善民生的重中之重,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坚持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推进,将人口挑战转变为现代化发展的规模优势。

  作为人多地少的国家,中国始终把粮食安全当成“国之大者”,近年来严格规范耕地占补平衡,稳妥有序落实耕地进出平衡,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端牢中国人自己的饭碗。目前中国已累计建成超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二十连丰”,总产量连续9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49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

  在应对居民人身安全诉求问题上,中国已被国际社会公认为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中国一贯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纵深推进扫黑除恶,刑事立案总量、主要刑事案件和查处治安案件数量连年下降。如今,每当夜幕降临,中国各个城市的居民都会无忧无虑地在街巷和公园里散步、健身、游乐。在中国知名视频App“哔哩哔哩”上,一位外国青年表示:“人们常常会忽略中国的闪光点,因为他们对中国没有宽容的心态,自己又不愿意来体验。安全就是中国的闪光点之一。”

  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进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发展。

  (一)“一个也不能掉队”

  从老子“损有余而补不足”到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从管仲的“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到《礼记·礼运》描绘的“大同”社会……纵观中华民族五千多年年文明史,共同富裕的理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中国共产党,把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重要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毛泽东提出,“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强调,“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对于来自人民、代表人民、始终致力于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来说,共同富裕既是长远目标,更是现实行动。

  中国不仅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且通过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生活水平。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超过 4亿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3.9万元,实现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历史性跨越。

  一个试点,一组数据,生动展示共同富裕“中国样本”:2023年,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38万元,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37下降到2023年的1.86。

  (二)织就全球最大社会保障网

  民生是共同富裕的重要表现和基本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在就业、教育、社保、医疗等方面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群众倾斜,夯实共同富裕的兜底保障。

  当前,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7%和91.8%;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1亿人,医保参保人数超过13亿人,有4400万人被纳入低保和特困救助范围;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07.1万个,全年总诊疗人次达95.6亿人次。

  为缩小区域差距,近年来,中国中央财政持续加大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重点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优先保障教育、医疗等领域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支出。2023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10.29万亿元,规模为历年来最大。

  (三)把“蛋糕”做大做好,切好分好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不是空泛的政治宣誓,而是一个政党团结带领全体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社会变革: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一齐发力,全国人民共同奋斗把“蛋糕”做大做好,然后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把“蛋糕”切好分好。

  分配制度是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中国统筹效率和公平,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中国不断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劳动报酬提高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基本同步。各地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完善按要素分配政策制度,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有效保障农民工工资发放。中国不断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调节力度和精准性。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改革开放之初的800元提高到目前的5000元,并增加子女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等专项附加扣除,让每个人的钱包更加充实。中国还注重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发展慈善事业,倡导企业家积极参与和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做到富而有责、富而有义、富而有爱。

  共同富裕是长远目标,贯穿中国式现代化全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中国坚信,只要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坚持发展成果让全体人民共享,共同富裕就一定会实现。

  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既要物质富足,也要精神富有,始终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繁荣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中国式现代化注重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适用性,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中国通过推广优秀的电影、电视、戏剧、广播剧、图书等文艺作品,不断丰富改造人们的精神世界。中国免费开放公立博物馆、图书馆、美术馆、文化馆站等,将全民阅读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当前,中国共有3300多家公共图书馆、10万余家实体书店、58.7万家农家书屋,播种下一颗颗阅读的种子,构建起涵育文明风尚的精神家园。

  (二)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

  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弘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培育开拓进取的主动精神、弘扬健康向上的价值追求。

  立德树人——中国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挖掘传播典型人物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先进事迹,引导全社会学习效仿。近年来,中国评选出一批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诚信之星、“新时代好少年”,这些“最美中国人”用高尚人格点亮人类的道德天空,激励一代代中国人向上向善,永远奋斗。在先进人物的引领下,见义勇为、拾金不昧、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凡人善举在中国社会不断涌现,引导人们树立并践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以文化人——中国式现代化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近年来,中国深入推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唐宫夜宴”“典籍里的中国”等一大批创新产品带动文博热。中国还成为图书、电视剧、动漫等领域世界第一生产大国,电影市场规模屡创纪录,银幕数和票房收入跃居全球第一,《敢教日月换新天》《长津湖》《觉醒年代》等一批重点作品脱颖而出,实现从“高原”向“高峰”的迈进。

  系统育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精神文明创建体系,全面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10年来,中国注册志愿者人数从2012年的292万人增长到2023年的2.32亿人,2022年至2023年社区志愿服务累计总时长达15.69亿小时。在湖南衡阳,近150万群众成为注册志愿者,每5人中就有1人加入“衡阳群众”志愿服务队,哪里有需要,他们就出现在哪里,充分展现了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事业焕发出的勃勃生机。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闯关破障、行稳致远,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凝聚最大合力、步伐一致向前进。

  (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中国式现代化吸收借鉴和创造性应用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全方位的社会进步彰显现代化的系统性协调性。

  中国始终注重保护好、传承好本国文化遗产,做好考古成果的挖掘、整理、阐释工作,注重开发文化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国家宝藏”“中国考古大会”等文化节目获得高收视率和高讨论热度,激发广大群众的文化自信。中国努力构建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中国文艺工作者扎根人民、扎根生活,积极创造出一大批表现当代中国人民奋斗历程和生活状态的优秀作品,一些作品在海外也广受欢迎。

  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绿色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底色。中国坚持可持续发展,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历史与现实一再警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重要的发展理念,也是中国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原则,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道理。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已成为中国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行动自觉。

  近年来,中国政府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例如,长江流域的地方各级政府对长江“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长江干流水质近年来一直稳定保持在Ⅱ类,这项环保工作覆盖中国11个省市,惠及40%以上的人口。

  中国将生态功能极重要、生态极脆弱以及具有潜在重要生态价值的区域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现一条红线管控重要生态空间,中国陆域生态保护红线面积占陆域国土面积比例超过30%。2023年,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率为86.8%,重污染天数比率下降到1.1%,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作为长江上游最大江心岛,重庆广阳岛按照“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思路停止开发地产、开展生态修复。如今,岛上草长莺飞、溪流潺潺,成为游人向往的“长江风景眼、重庆生态岛”。

  (二)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

  中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和资源利用上线,努力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各类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截至目前,已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地近万处,90%的陆地自然生态系统类型、65%的高等植物群落、74%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得到有效保护,300余种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群得到恢复性增长,初步建立起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在云南,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的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湖泊,历经数十年坚持不懈大投入、大治理,水质从劣Ⅴ类变为Ⅳ类,局部水域达到Ⅲ类。

  (三)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中国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探索一条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路径。

  斗转星移,气象更新。云南大理拆除洱海临湖客栈民宿、建设生态廊道,鞍钢矿业曾经尘土飞扬的矿山蜕变为绿色生态园……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一组卫星对比图在海外社交媒体刷屏。从卫星视角俯瞰中国,中华大地上的沧桑巨变,生动诠释着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机与活力。惊叹于过去10年中国的发展成就,海外网友纷纷留言,“这是真正的变化”“很令人钦佩”。

  绿色发展离不开绿色能源。中国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沙漠里,成千上万块光伏板逐日追光;海面上,大风车耸立于碧海蓝天间化风为电;长江干流上的6座巨型梯级水电站“连珠成串”,构成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2023年,天然气、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上升至26.4%。

  中国式现代化致力于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以高品质的生态环境支撑高质量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中国秉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作出了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重要承诺,将立足自身能源资源禀赋,力争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碳达峰到碳中和。

  (四)超越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

  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追求利益最大化,将自然界视为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载体,导致严重的环境危机,带来严峻的环境问题。随着西方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复制西方现代化模式并向发展中国家转嫁其产业成本,这种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推进的现代化,也蔓延到全球南方国家,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愈演愈烈。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超越了西方现代化将人凌驾于自然之上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观。这一独特的生态观,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等思想,强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中国式现代化通过科学统筹自然系统和人类社会各方面要素,探索出一条发展与保护协同并进的新路径,同时,也为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国共产党人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并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地走依靠和平发展实现现代化的道路。

  (一)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

  中华民族经历了西方列强侵略、凌辱的悲惨历史,深知和平的宝贵。中国式现代化不走殖民掠夺的老路,不走国强必霸的歪路,始终坚持把现代化建立在和平发展的基础上,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主张以团结精神和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致力构建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中国是全球唯一将“坚持和平发展道路”载入宪法的国家,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也是核武器大国中唯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国家。中国共产党着眼于人类未来命运,开辟了一条强而不霸的现代化发展之路。

  在湖南衡阳、山东泰安等中国多地,自古以来就建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并保存至今,儒家的 “仁义礼智信”思想、佛教的慈悲善行等观点、道教的“道法自然”“大道无为”等理念,在中国不仅没有产生冲突和对抗,反而和谐共生、美美与共,构成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显著特性。

  本着这一特性,中国始终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协和万邦的邦交之道相融通,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阐述全球事务应由各国共同治理,以“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倡导多样性的人类文明应该交流互鉴、共同进步,以“大道不孤、天下一家”倡导世界各国携手并进、共建美好地球家园。因此,中国人不认同“零和博弈”,而是把“和则两利、斗则两伤”作为普遍认知和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的血液中没有侵略他人、称王称霸的基因。在“和合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在2000多年前就开通了丝绸之路,促进了沿线国家和地区的融合发展。600多年前,明朝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多次乘风破浪南下太平洋、印度洋,足迹遍布亚洲、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不仅从未侵占一寸土地,而且一路播撒和平和友谊的种子。

  当前,中国不断推动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合组织等多边机制更好发挥作用,扩大二十国集团(G20)、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合作机制影响力,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为缓和沙特和伊朗两国紧张关系,中国成功斡旋并促成双方恢复建立外交关系,有力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面对乌克兰危机,中国秉持客观中立的立场,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坚持劝和促谈。

  (二)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是向全世界敞开大门的现代化。中国坚定走互利共赢的全球化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和改革、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贸易自由化、投资便利化,促进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营造有利于各国共同发展的国际环境,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致力于缩小南北差距,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

  2013年,中国先后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据2023年10月发布的《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白皮书显示,十年来,中国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已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形成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惠民生的“小而美”项目。中国连续举办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十届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三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与世界共享中国市场、中国机遇。

  2022年1月1日,中国等15国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实施,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贸区启航。在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世界经济复苏乏力背景下,RCEP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亮点。2023年,中国对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额约12.6万亿元,较协定生效前的2021年增长5.3%。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秘书长蕾韦卡·格林斯潘表示,在全球开放程度不断下降、贸易成本不断上升、供应链出现瓶颈的情况下,RCEP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在促进全球开放合作与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方面,中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认为,任何国家追求现代化,都应该秉持团结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走共建共享共赢之路。正如习近平所说:“走在前面的国家应该真心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来源:新华社研究院 学习时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