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论坛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连载之四)

发布日期: 2024-06-11 来源: 新华社研究院 学习时报

新华社研究院课题组

第四章 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习近平

  文明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不是从来就有,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逐步演进升级、生长传播的。现代文明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进步所取得的最高成果,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古今之变”,但并不意味着人类文明已到达美好的终点。

  社会制度是文明发展的产物,也是文明变化升华的基础。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生产力,虽然“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但并没有解决好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当今世界,多重挑战和危机交织叠加,发展鸿沟不断拉大,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又一次来到历史的十字路口。

  为彻底改变中华民族历史命运,抱着对人类更好社会制度探索的使命,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经过百年奋斗,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随着理论不断完善,实践不断深化,这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充分展现出全新现代文明的鲜明特色、显著优势和全球影响力。

  一、新价值形态:追求人民至上

  价值观是文明的灵魂,决定文明的演进历程与最终走向。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价值取向上的本质区别在于:摒弃资本至上,追求人民至上。

  资本至上是资本主义文明的基本价值理念。西方式现代化以资本为中心,由资本驱动,也被资本裹挟,其带来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物质的极大丰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但也造成物质主义膨胀、贫富两极分化等无法避免的恶果。

  中国式现代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在价值形态上对西方式现代化实现了“原点超越”。

  (一)以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实践起点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012年11月1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中外记者,新当选的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习近平用一句生动、凝练的话语,对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作了最好诠释。

  中国式现代化不是为了现代化而现代化,而是为了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中国始终牢牢把握现代化的“人民性”方向,更好回应人民各方面诉求和多层次需要,不仅要看纸面上的指标数据,更要看人民的幸福安康,由此避免了西方现代化进程中的方向偏离和路径依赖。

  (二)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最终目标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形态中,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而不是物的现代化;是人的全面现代化,而不是人的片面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把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同人民高品质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快塑造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现代化人力资源,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另一方面,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中华大地上实现高楼大厦与精神大厦的辉映并立。

  (三)以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为检验标准

  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

  与西方贫富两极分化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追求的不仅是富裕,而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一部分人的现代化,而是全体人民的现代化。从打赢脱贫攻坚战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从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到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中国通过有效举措,努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中国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打赢脱贫攻坚战,使中国从一穷二白、积贫积弱的东方大国实现了彻底告别绝对贫困,使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大国整体摆脱绝对贫困,创造了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巨大成就。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突破百万亿元大关,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一万美元,改变了中华民族近代以后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边缘性地位和落后处境,而且以自身发展对世界经济作出巨大贡献,极大提升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

  中国作为人口规模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实现现代化,将极大改变世界现代化版图,成为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极大的积极变化。长期以来,西欧国家、美国以及一些深受欧美西方文化影响的资本主义国家被看作现代和先进的代表,发展中国家则被看作传统和落后的代表。一些西方国家建立起先天的优越感,形成了凌驾于非西方国家和民族之上的霸权意识,西方中心主义盛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巨大成功强烈冲击了西方国家的优越感和傲慢,极大提升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话语权和影响力。

  二、新制度形态:不断完善革新

  上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遇重大挫折,“历史终结论”一时甚嚣尘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制度被定义为“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和“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社会主义中国的快速崛起,科学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制度建设上的高下之分在于:证伪“历史终结论”,不断完善革新。

  (一)拥有核心领导力量的制度

  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最根本的是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读懂今天的中国,必须读懂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制度是中国的根本领导制度。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坚持自我革命,把自身建设和国家现代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始终奋发有为,确保现代化领导的坚定性和持续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被称为“新型政党制度”,能够实现利益代表的广泛性,体现奋斗目标的一致性,促进决策施策的科学性,保障国家治理的有效性,有效避免出现党派纷争、利益集团偏私、少数政治“精英”操弄等现象。

  (二)有科学理论指导的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从初心使命出发,不断进行理论创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始终保持生机活力。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共产党坚持“两个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行动指南。

  围绕“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条主线,中国共产党人创造并不断续写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设现代化的奇迹,形成了内容丰富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心任务、科学内涵、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总体目标、主要目标任务、重大原则等进行全面阐发,升华了对既往现代化实践经验的理解,实现了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的原创性发展。

  (三)不断吸收人类文明成果的制度

  中国不照搬照抄他国政治制度模式,但也不排斥任何有利于本国发展进步的他国国家治理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的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就借鉴吸收了苏联的许多有益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不断扩大对外开放,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国内也存在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对立的思想教条。中国以调整生产关系为主要改革内容,通过经济运行机制和所有制结构变革,建立起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创新型经济结构,推动各种所有制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既发挥了市场经济的长处,又发挥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解答了这个世界经济史上“最难的加法”。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继续在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上下功夫,把两方面优势都发挥好,既要“有效的市场”,也要“有为的政府”,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活力。

  三、新发展形态:走向全面协调

  文明是人类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创造的有形和无形的积极成果的总和。追求进步是文明的生长逻辑,全面协调是文明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在路径选择上的显著差别在于:走出“单向”“异化”,走向全面协调。

  (一)锚定“人的现代化”起步探索

  在大文明观下,物质文明是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的、最基础的文明,但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对物质财富的“单向”追求不仅造成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还加剧了人的“异化”,现代文明给人类带来了很多,也让人失去了很多。

  1964年,美国学者马尔库塞出版《单向度的人》一书,提出美国这样的发达工业社会不是真正自由开放的社会,而是“单向度”的社会,它用无尽的消费和享受来贿赂大众,让人们陷入到“舒适的不自由”之中。经过深入研究,马尔库塞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提出更加尖锐的批评: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变得更富裕了,但人的“异化”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更深入、更广泛,也更隐秘地渗透到生活的所有领域,无论是经济、政治还是文化都被商品拜物教所支配,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人是丧失了真正自由的“单面人”。

  而中国式现代化从起步之时,就锚定“人的现代化”,探索全面协调发展之路。

  (二)全面协调发展布局逐步成型

  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从“两个文明”到“五个文明”,中国全面协调发展布局逐步成型。

  早在198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就首次从战略高度提出“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现代化发展目标。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坚持经济建设是根本,政治建设是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社会建设是条件,生态文明建设是基础,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有机协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协调发展。经过十年实践,硕果累累,谱写了人类文明史册的新华章,宣示着人类文明迎来新发展阶段。

  (三)在着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矛盾中统筹推进

  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面对这一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导向,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物质文明建设成效显著,政治文明建设稳步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精彩纷呈,社会文明建设创新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日新月异,新时代十年中国交出了全面协调发展的新答卷。

  现代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发展程度越高,系统特征越显著,对整体协同的要求越高。正是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引领下,中国人民美好生活需要被全方位多层次动态认识和把握,人民最关心的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被关注并不断解决,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有保障、可持续。

  四、新民主形态:全过程人民民主

  民主是多数人享有国家权利的政治制度,它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在现代社会中是一种有效治理手段。然而在国际上,民主这个词已被西方“注册”,导致国际舆论场上民主叙事以西方为主。在多数西方人眼中,民主模式就是西方的多党制和普选制,但在中国人眼中,这只是西方民主的一种形式。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治理机制上最大不同在于:超越形式民主,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

  (一)民主是用来解决问题的

  放眼全球,在一些自称民主“世界样板”的国家,国家治理“失灵”“低效”,社会撕裂严重;在一些“粘贴复制”西方民主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出现了“有民主、无治理”的悖反现象。

  随着时间的推移,衡量民主的西方中心主义标尺已经过时。人们逐渐开始以民主的治理效能替代民主的程序优先作为对民主效能的评判标准。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的问题的。

  在中国共产党的逻辑里,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性民主”是价值逻辑,而发展“全过程民主”,让老百姓能够享受和平发展的红利、过上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则是效用逻辑。

  (二)广泛、真实、管用的民主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中国人民民主制度的核心。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回答了“谁来凝聚人民”,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回答了“民主的目标为何”,坚持依法治国回答了“如何治理国家”。

  其内在机理是:人民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凝聚为有机整体;党和人民共同意志体现并成为宪法和法律;国家以宪法为根本法得以组织、运行和发展;权力运行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人民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宪法、法律及其实施都要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

  (三)打破“唯选票”模式保障人民权利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民主的基本特征,是指国家机器运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体现民主,而不仅限于投票环节。这种民主打破了“唯选票”的模式,保障了人民的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权利,涵盖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瑞士伯尔尼艺术大学名誉教授贝亚特·施耐德观察到,他所熟悉的中国民主制度,有各级民主机构和人民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不仅亲民,更是与人民团结在一起,与西方国家每四年一次的选举相比,这是一个优势。

  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2020年发布的《理解中国共产党韧性:中国民意长期调查》报告显示,2003年以来,中国民众对政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对中国共产党的满意度超过90%。从国家政策的影响到地方官员的行为,中国民众认为政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有能力、更有效率。

  (四)广泛凝聚共识,提升治理效能

  全过程人民民主之所以“最管用”,是因为这种民主的精神、制度与机制,有效渗透到中国政治体系和治理实践之中。全过程人民民主集中体现了人民总体意志,是主体最广泛的民主,广泛汇集人民群众的意见表达;不断丰富完善的民主协商制度,是“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的有效途径;如此基于广泛参与主体基础上的共识,为有效治理提供了动力。

  全过程人民民主存在于民主的全链条,全流程机制弥补治理缝隙,全过程品质奠定整体性治理;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公共利益,以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为依托,使国家治理更好地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是提升国家治理效能的关键。

  五、新文化形态:坚持继承创新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中深藏着时代价值,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释放出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的巨大能量。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文化认同上鲜明差异是:从不割裂传统,坚持继承创新。

  (一)守护文化根脉,传承文明薪火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

  西方经典现代化理论一些观点认为,传统与现代相互对立、相互排斥,传统必然阻碍现代化,推进现代化必然要否定、抛弃传统。还有一些观点否定不同国家历史进程的差异性,认为世界各国推进现代化的进程是对西方式现代化模式的不断重复。

  中国在探索现代化道路上,长于从贯通古今中外的视角审示人类社会现代化发展历史,尊重历史规律和文化传统,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体现出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积淀的深厚历史底蕴。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是其中唯一传承至今未曾中断的文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重大工程的研究成果,实证了中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已故著名美籍华裔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提出“连续性”与“破裂性”理论,他认为以中国为代表的“连续性”宇宙观和文明发展道路,不同于西方文明的“破裂性”宇宙观和文明发展道路,为我们重新审视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提供了不同以往的视角。

  世界历史发展证明,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现代化道路,既应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根据其历史传统、社会制度、发展条件、外部环境等诸多条件作出选择。中国认为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才能掌握现代化发展的历史主动,从而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更好前进。

  (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孕育着国家治理的思想智慧,对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难题有着深刻的思想启示。在现代化进程中,中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

  中国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推进“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契合、相互成就,经由“结合”,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即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三)平等共存,交流互鉴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差异不应该成为世界冲突的根源,而应该成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为世界文明朝着平衡、积极、向善的方向发展提供助力。西方现代化理论认为,人类社会发展划分为“文明”与“野蛮”两大阶段,世界划分为“现代工业社会”和“非工业社会” ,西方“现代工业社会”是整个非西方世界的榜样,西方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顶峰。

  中国人认为,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人类社会创造的各种文明为各国现代化积蓄了厚重底蕴。中国式现代化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傲慢和偏见,加深对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异性的认知,不同文明和谐共生。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

  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焕发新的生命力。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和中华文明的精神特质,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先进本质,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代表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展现了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模式的新图景。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人类文明新形态,与全球其他文明相互借鉴,必将极大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为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难题提供思想启示,为人类现代化发展提供精神指引。

  六、新全球治理形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和平如阳光,安全似雨露,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面对风云变幻的时代、动荡变革的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安宁的期盼愈加强烈。中国发展现代化,既造福中国人民、又促进世界共同发展,在推进强国建设和民族复兴的同时,谋求人类进步和世界大同。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式现代化在全球治理认知格局上差异在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追求共同价值,守护共同命运

  一个和平发展的世界应该承载不同形态的文明,必须兼容走向现代化的多样道路。中国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摒弃小圈子和“零和博弈”,呼吁共同构建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扩大利益汇合点,画出最大同心圆。

  历史上,一些西方国家奉行对抗性“零和博弈”思维,凭借其现代化先发优势,向其他国家输出现代化模式,通过经济剥削、殖民掠夺等方式将本国财富积累的代价和危机转嫁至发展中国家,并且为现代化后发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设置重重阻碍,导致世界现代化发展出现严重的不平衡、不公正问题。

  中国秉承协和万邦的天下观,始终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努力以中国式现代化新成就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坚持走和平发展的人间正道,倡导以对话弥合分歧、以合作化解争端,始终把自身命运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传承和追求的是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中国过去没有,今后也不会侵略、欺负他人,不会称王称霸。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将继续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二)维护共同秩序,完善全球治理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没有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中国更反对个别国家恶意歪曲国际法含义,将自己的意志包装成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强加于国际社会,大肆侵犯别国合法权利。

  中国主张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推动,并和各国一道,携手推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在不断促进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努力中推进人类社会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旨在破解现代化发展史中出现的、而西方国家并没有解决的诸多难题,比如以资本为中心而导致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对外扩张掠夺等。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三)倡导共同行动,践行大国担当

  2021年9月,中国提出全球发展倡议,主张以人民为中心、普惠包容、创新驱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中国认为,各国发展紧密相连,人类命运休戚与共,各国必须和衷共济,团结合作。

  从2021年9月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到2022年4月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再到2023年3月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习近平始终饱含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切关怀、对人类文明前景的深邃思索,为国际社会提供重要公共产品。三大倡议相继提出,不断丰富和拓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内涵和实践路径。在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席罗伯特·劳伦斯·库恩看来,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改善全球治理的伟大构想”,“这表明中国愿为促进世界和平与繁荣承担更多全球责任”。

  中国式现代化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全新选择,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每个国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的努力都应该受到尊重,发展中国家有权利也有能力基于自身国情自主探索各具特色的现代化之路。中国将始终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尊重和支持各国人民对发展道路的自主选择,共同绘就百花齐放的人类社会现代化新图景。

结 语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如果说西方现代化是人类现代化的序曲,那么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则越来越多地融入了人类现代化的交响。

  人类追求现代化的历史,是一部不同文明在交流互鉴中推陈出新的历史。在追求现代化的艰苦卓绝奋斗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善于守正创新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在此基础上,中国式现代化又以生动实践和巨大成果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追求共同富裕变成实际行动,让天下大同等理想不再遥不可及。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也是一项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我们应当清醒地看到,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强权政治、霸凌行径对世界和平造成严重冲击,一些国家鼓噪分裂对抗,大搞“脱钩断链”,给全球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交织叠加;逆全球化思潮抬头,保护主义明显上升,世界经济复苏乏力……

  前途光明,任重道远。中国共产党人从来不会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沾沾自喜,也不会屈服于外界的压力而裹足不前。同时,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走和平发展的现代化道路,坚信人类是一个有机整体,地球是一个共有家园。面对共同挑战,任何人、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人类只有和衷共济、和合共生这一条出路。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只有各国行天下之大道,和睦相处、合作共赢,繁荣才能持久,安全才有保障。中国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中国相信,全世界只要携起手来,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坚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就一定能够共创现代化的美好未来,共创人类文明的美好明天。

  编写说明与致谢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之路》智库报告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院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国家高端智库理事会理事长曲青山和新华通讯社社长、新华社国家高端智库学术委员会主任傅华任组长,新华通讯社总编辑吕岩松任副组长,新华通讯社副总编辑任卫东与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学术和编审委员会主任(副部长级)王均伟任执行副组长,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课题组成员包括张鹏、李琦、刘敏茹、范为、郑林华、董晓彤、周思勤、曲世侠、桑田等,新华通讯社课题组成员包括刘刚、崔峰、林嵬、王金涛、杨守勇、傅琰、伍晓阳、郭强、凌军辉、毛振华、张紫赟、肖思思、杨皓、屈凌燕、周蕊、李放、蔡国栋、杜白羽、侯伟利、孙晓辉、马昌豹、刘爱虹、何慧媛、梁劲、冯候等。

  课题自2023年1月立项启动以来,历时一年多采访、调研、撰写、修改、审校完成。

  在报告写作和发布过程中,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院长季正聚、原中央党校副校长李君如、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副主任樊锐、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第一研究部一级巡视员张贺福、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机关党委原副书记张爱茹、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所长刘作奎、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原副所长李文、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潘维、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教研部中国史教研室主任王学斌、新华社对外部中国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郭信峰等专家学者给予了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在此一并表示诚挚谢意。

  (来源:新华社研究院 学习时报)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