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参加《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研讨班学习体会

发布日期: 2007-01-05 来源:
       2006年12月4日至14日,我们参加了中央党史研究室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编写工作研讨班(亦即全国第十六期党史干部培训班)的学习。通过此次研讨学习,我们丰富了知识、拓展了视野、交流了经验、提高了认识、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特别是学到许多关于二卷编写的相关知识,掌握了对一些历史疑难、重大问题正确把握的尺度。
  为促进全国各地二卷本编撰工作的进行,推动社会主义时期党史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央党史研究室十分重视对党史干部的培训,2006年年初就把举办研讨班作为重要工作内容,纳入全年工作规划。为举办好本期二卷编写研讨班,中央党史研究室设立了由室副主任张启华、李忠杰担任正副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开班当天,张启华、李忠杰副主任与黄小同秘书长亲临会场,看望全体学员并且合影留念。黄小同秘书长主持了开班典礼,李忠杰副主任作了动员讲话,他在讲话中全面介绍了中央办公厅转发的《中央党研室2006至2010年的工作规划》,以及本年度工作情况;对举办此次研讨班的目的、意义也作了说明,并对办好研讨班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研讨班结束前,张启华副主任作了重要的总结讲话。
  此次研讨班的授课内容,是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二研究部和科研管理部的领导和同志们经过大量调研,广泛征求各地方党史部门的意见与建议的基础上确定的。研讨班授课的内容主要有,张启华副主任所作题为《二卷写作中的若干问题》的授课、第二研究部主任郑谦所作题为《二卷写作、修改的整体思路与“文化大革命”十年写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授课、张化所作题为《专题研究与二卷的写作》的授课、庞松所作题为《前七年写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授课、王素莉所作题为《50年代中后期中国社会的政治运动及走向的分析》的授课、李向前所作题为《如何看待60年代前半期中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授课、孙大力所作题为《“两年徘徊”写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授课等,此外,研讨班还邀请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员武力同志,就新中国成立后29年经济建设情况以及经验教训作了专题讲解。此次授课的老师们大都是中央二卷本的执笔者,他们有着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学组和各位专家、学者结合本次研讨班多数学员来自地市级党史部门的特点,注意授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进一步丰富了授课内容。以上授课内容不仅涉及二卷本编写中的一些宏观性问题,也涉及到一些微观技巧的处理问题;既有开篇布局、历史线索和指导思想方面的内容,也有各历史时期的重点、难点问题解析。另外,老师们还在课间与课外及时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专业知识,使我们感到茅塞顿开、受益非浅。总之,专家、学者们的授课得到了学员们的充分肯定。大家普遍反映,听完课以后既解渴、又解惑,受益非浅,对二卷编写工作很有指导性。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以后要继续消化研讨班的学习内容,并把学习的成果落实到实处,尽早高质量地完成二卷本编写任务。
  此次研讨班虽然时间短,内容多,但由于领导重视、准备充分和科学安排,所以效果显著。培训期间,我们认真听课,积极思索,虚心请教,踊跃交流,收获颇大。
  一、拓宽了视野,进一步增强了党史工作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培训班伊始,李忠杰副主任就为我们作了开班讲话和学习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专题辅导报告。他在讲话中系统介绍了党史工作的新任务、新形势,提出要从全局高度认识中央对党史工作的重视和党史工作的重要性。他所作的学习十六届六全会的辅导报告,系统梳理了当前的理论热点和现实政策,拓宽了大家的视野,具有鲜明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我们很受启发、鼓舞和振奋,感到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对于我们进一步领会中央政策与精神,增强党史工作为大局服务的自觉性;进一步明确了党史工作必须紧紧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来开展各项工作。
  二、明确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卷本编撰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强了对二卷本编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化了对二卷本编撰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党史正本的编撰是党史工作重要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资政,所以,编撰好党史二卷本是深化党史研究和资政育人的客观要求。通过10余天的认真学习,我们的思想认识与业务素质都得到很大提高,进一步加深了对党史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工作要求以及队伍建设等问题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于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卷本的重要意义有了更加明确、深刻和全面的认识。我们一定会尽快把研讨班上学到的知识进行消化和吸收,并且积极落实到工作实践当中,尽最大努力来完成好湖北二卷本的编撰工作。
  由于各地此项工作开展情况的不同,全国二卷本编撰工作进度并不一致:有处于资料征集与专题研究的准备阶段的;有正处于启动、编写纲目阶段的;有正在编写之中,尚待深入研究的;有已经完成初稿,进入反复修改阶段的。各地在此过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碰到一些棘手问题(例如如何处理中央党史与地方党史的关系问题、如何突出地方特色、如何客观评价党在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所遭受的挫折与失误、任何评价“文化大革命”等)。大家通过比较系统的学习、交流和探讨,对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第一,《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卷本的基本指导思想。通过学习和研讨,大家一致认为,无论是中央党史二卷本,还是地方党史二卷本,指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为准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客观、全面、深刻的反映党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过程,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总结经验教训,目的是要更好的发挥党史工作的资政育人功能。
  第二,地方党史与中央党史研究的侧重点。中央党史研究的重点,具有全局性,其揭示的是党的历史活动中具有普遍性和规律性的问题,侧重于对党的历史经验教训进行全面总结;而地方党史研究的重点,则侧重于在党的领导下,地方党组织的各种历史活动,揭示反映的是地方党组织具有局部意义的历史规律和经验教训。所以,这就要求地方党史研究要纳入到整个党史中去考察、去记叙,把中央党史与地方党史有机的结合起来,既要反映地方党史的特点,又要保持与中央党史正本的一致性。
  第三,对二卷本编写中一些重要问题的认识。如何反映党在建国后29年中的挫折和失误,怎样对其进行把握、认识和分析,是大家在研究和写作过程中普遍感到最难处理的问题。很多地方写好了也不敢出版,或者不敢动手,都在等待中央二卷本出来之后作一个参照。经过学习和探讨,大家一致认为,实事求是是党史工作中党性与科学性统一的结合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是正确看待和评价挫折与失误的基础。对挫折与错误,首先要做到不回避。因为挫折与错误是客观存在的,不是多说一点,少说一点的问题,回避不是科学的态度。我们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对错误事情的简单描叙上,关键是不要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要用正确、科学的方法来阐述错误产生的历史背景、历史根源和思想理论根源,要着眼于总结经验教训。我们的研究目的是避免以后类似错误的重犯,而不是对所犯错误进行讽刺和挖苦,这样的研究和著作,才是有价值的,才能够起到总结经验教训,充分发挥资政育人的功能,为我们党的工作大局服务的作用。研讨班期间,大家进一步掌握了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透过历史的表象,准确把握其历史本质的研究方法。例如对“文化大革命”的认识问题:“文化大革命”的确是一场浩劫,但其间也不乏党的健康力量与错误路线进行斗争的范例,以及取得的一些经济建设成就。其中,周恩来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所领导的调整、邓小平1975年主持的全面整顿,这些都是“文化大革命”中的亮点,必须加以客观表述。所以,研究历史一定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正确与积极方面不能空缺,错误与消极方面不能回避,力求客观公正、辩证唯物。正如张启华副主任所言,成绩写透,错误写够,评价公正。
  第四,地方党史二卷本编撰的基础工作。二卷本编撰的基础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征集资料、编写大事记、撰写组织史、进行人物研究、收集口述史料、收集回忆录等;二是专题资料的收集和研究。要把地方二卷本写好,就一定要扎扎实实的做好基础工作。如果基础工作没有准备好,最好不要轻易启动二卷本编撰工作,不然就会在编撰过程中,陷入“什么都知道、什么都无法深入”的进退两难状况。有些地方在实际工作中做了许多专题资料研究与积累的基础准备工作,但是真正写起来还是觉得很不够,主要原因是原来的专题侧重于政治运动,而在经济建设和社会生活诸方面的积累还很不够;还有的地方,在确定专题资料研究之前,没有对本地二卷本编撰作出全盘考虑,出现了已经研究好的专题资料在二卷本的写作过程中,根本用不上的情况。所以,对二卷本编撰的基础工作一定要加以重视,该补课的就要补课、该深化的就要深化、该拓展的就要拓展,要争取在二卷本编撰工作正式全面启动之前,把基础工作做牢、做实。 
  第五,如何彰显地方党史的特色。彰显地方特色,是党史研究工作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如果研究不到位、挖掘不深入,就会陷入全国党史“千人一面”的雷同状况,“特色”应该是地方党史鲜活生命力的体现。所以,在二卷本编写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地方党史在全国有影响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要历史活动,并将其提升到地方党组织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高度来研究和记述;还可以从特定的人文地理、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对地方党组织活动的影响和制约等角度,来突出地方特色;另外,民族性、边疆性、宗教性等特点,也是地方党史应当加以挖掘、研究的。
  三、若干建议。
  为了使我省《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编撰工作更好地向前推进,我们提出以下三项建议。
  第一,进一步加强对二卷本编撰工作的重视和领导。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经将二卷本编撰工作,摆到压倒其他一切工作的核心地位。各位领导与专家学者,在研讨班的讲话与授课中反复强调,编写二卷本是最大的资政育人任务,是必须完成好的中心工作;此外,通过交流与沟通,我们还了解到全国各地二卷本编撰工作也正在全面展开过程中。因此,我室已经确定将二卷本编撰工作作为今后一段时期研究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建议进一步加强领导,实行倾斜政策,提供和创造一切有利条件,力争编写出一部经得住历史检验、具有较高质量的二卷本正史。
  第二,进一步学习和借鉴兄弟省市二卷编撰工作的先进经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此次研讨班上,许多兄弟省市介绍了他们的编撰经验,据我们初步了解,福建、山东、山西、浙江与北京等省市的二卷本编撰工作是走在全国前列的,并且积累了各自不同、各有特点的宝贵经验,但由于交流时间有限,其传经送宝的信息量受到限制。所以,今后我室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其他兄弟省市的联系,由领导带队,组织业务骨干,到一些二卷本编撰先行一步的省市去“取经”,学其所长,将少数先行者的经验转化为我们的优势,尽可能使我们在二卷本编撰过程中,少走弯路,多走“捷径”。
  第三,以举办《中国共产党历史》二卷本编写专题研讨班为契机,积极推进全省正史编撰工作向前发展。人材的培养,是保持党史工作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特别对于当前各地二卷本编撰工作正在如火如荼展开之时,优秀的业务人材更显弥足珍贵。而举办二卷本编撰专题研讨班是一种时间短、见效快的速成形式,中央党史研究室二卷本专题研讨班已经举办了两期,此举有力推动了全国二卷本编撰工作的向前发展,成效显著。我室对此已有安排,适时举办湖北二卷本编撰研讨班,传达贯彻中央两期培训班的精神和主要内容,讲解我省二卷本编撰大纲及编撰规范。我们建议授课内容和形式可以借鉴中央党史研究室的授课教材,同时还要因地制宜,根据湖北的具体情况和特点,尽量使其务虚的成分少一些,操作性与针对性更强一些,以真正起到整体推进全省二卷本编撰工作向前发展的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