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将军山的英雄魂

发布日期: 2024-08-12 来源: 中国老区网

周保平

  今年“八一”前夕,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党总支书记胡晓晓打来电话,邀请我到将军山村去过一个有意义的“八一”建军节,顺便对正在修建的“红军师长叶光吉烈士红色文化长廊”提点建议,我欣然接受,同意应邀准时赴约。

  将军山村地处宜都市潘家湾土家族乡东大门,位于陆渔一级公路潘家湾收费站旁,这里茶园苍翠、群山环抱,是一个茶叶名村、畜牧大村、生态旅游村、党建红旗村。这里也是红军师长叶光吉烈士的出生地。

  今年“八一”建军节,我走进了红色资源丰富的将军山村。这里干净整洁的街道、整齐划一的路灯、环境优美的花园,错落有致的农民住宅……映入我的眼帘的是家家美丽、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与传统的农村比起来,这里的人居环境正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将军山村,不仅是叶光吉故里,也是潘家湾烈士陵园所在地;解放战争中宜沙战役的雷打坑战斗,便发生于此。我先后参观了红军师长叶光吉故居、叶光吉广场、潘家湾烈士陵园,详细了解到红军师长叶光吉烈士的慷慨悲壮、雷打坑战斗四位烈士的英勇献身和将军山村乡村振兴的嬗变之路......

  1900年叶光吉诞生于将军山村一个农民家庭。十三岁学兽医,十六岁到五峰县为商行赶骡马运货,串乡走寨,足迹遍及湘鄂川黔,这期间有幸与湖南桑植县骡客贺龙结识。

  1928年南昌起义后的贺龙重返湘鄂边,树起革命大旗。1929年4月贺龙率部转战五峰,叶光吉与贺龙早年相识,受其影响,携二十四匹骡马、货物毅然加入红军。贺龙当时曾向战士们介绍:“这位是我赶骡马的老伙计叶光吉,他是连人带马一起跳啊!”从此,“叶光吉连人带马一起跳”在红军中传为佳话。他因擅长搞运输,被贺龙任命为红四军运输大队长,后任红三军经理部部长,成为贺龙倚重的“红管家”,也被称为“骡马师长”。

  1932年,在湘鄂西苏区第四次反围剿中,叶光吉临危受命,历任红三军第八师政委、第七师师长等职,率队创建了宣(恩)鹤(峰)苏区。首战韩家坝,他率四个连以少胜多,歼灭国民党军一个保安团;再战长潭河,歼敌三百余人;三战粟谷湾,俘敌两个连。

  叶光吉廉洁自律,恪尽职守。作为红二军团的“总管家”,手里进出金银无数,他却两袖清风,从未穿过一件像样的衣服,常常穿着打满补丁的裤子到军团部开会。贺龙军长见了心疼地说:“叶光吉,你也搞套新衣裳穿嘛,别太抠了!”叶光吉淡淡一笑:“当兵打仗,有这衣裳就行。” 叶光吉常说,“人民的钱,战士的钱,一个铜板也不能乱花!”

  1932年6月,蒋介石调集十几万军队对洪湖苏区发动了第四次“围剿”。由于党内“左”倾路线在苏区进行错误的“肃反”运动,极大地削弱了革命力量,导致红军第四次反“围剿”失利,红三军被迫撤离洪湖苏区。危难之际,叶光吉受命先后担任红三军第八师政委、第七师师长,这是一次艰难的“七千里小长征”。当时,战斗频繁,严冬将至,指战员单衣赤足,食不果腹,伤员无处安置,弹药无法补充,加上夏曦强行发动的几次“肃反”,红三军处于极端艰难困苦的境地。叶光吉深入连队,和干部战士促膝谈心,启发干部战士的思想觉悟。他以自己艰苦朴素、身先士卒的优良作风和英勇顽强、战斗到底的革命精神,鼓舞干部战士克服艰难险阻,为红三军胜利地完成战略转移,回到湘鄂边苏区做了大量的工作。

  叶光吉因抵制错误的“肃反”,为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湘鄂西的代理人夏曦一伙所忌恨。1933年4月至6月,正当红军将士在前线浴血奋战时,夏曦在红军内部又接连发起第三、第四次“肃反”。段德昌、王炳南等一批优秀的红军军政干部,先后被诬为“改组派”逮捕杀害。1933年7月18日,正当叶光吉指挥部队抗击敌军时,被党内“左”倾路线执行者以“改组派”罪名杀害。1945年党中央为其平反昭雪,追认叶光吉为“革命烈士”。

  将军山村,是潘家湾烈士陵园所在地,雷打坑战斗就发生于此。

  1949年仲夏,在将军山村雷打坑,我第四野战军38军112师334团与国民党残军展开了一场持续十八小时的激战,该团何连长、王副班长等四名解放军指战员在此英勇牺牲,当地群众将烈士安葬,并立墓碑纪念。1985年,该烈士墓扩建成潘家湾革命烈士陵园,由宜都市民政局、潘家湾土家族乡政府负责管理维护。

  在将军山村,有位八十九岁老战士、老党员王忠凯用三十六年的坚守,默默为四位革命烈士守墓三十四年,精心呵护着这片陵园。王忠凯老人原是四野部队战士,先后参加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1960年退伍回乡任村干部。八十年代末从村干部岗位退下来以后,怀着对牺牲战友深深的敬仰和怀念之情,主动承担起烈士陵园管护任务,向参观者讲述雷打坑战斗的经过。无论酷暑严寒、节日假期,从未间断,也未收过一分钱报酬。王忠凯义务守墓的善举成为一座精神丰碑,2019年被评为“宜昌楷模”。

  近年来,将军山村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红、绿、土”三种文化,纯正的红色基因文化、优美的绿色生态文化、纯原的土家民族文化交相辉映,相得益彰。从村委会至烈士陵园,村里对沿线留存下来的历史痕迹进行修复,并立牌加以文字说明,比如一碗水、骡马石阶、天堰、樟树湾等。叶光吉故居、烈士陵园、研学基地、廉政游园、叶光吉广场串联一线后,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乡村红色旅游线路。茶叶、柑橘、养殖是将军山村产业发展的三大抓手,沿路的农户开办红色主题农家乐和农户菜园,成了游客理想的休憩地和采摘地。如今,村里的生态种植、旅游观光,村民收入显著增加,村民笑容满面,村民的幸福感大幅提升。

  如今,将军山村在红色旅游的影响下,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红色景点耀眼夺目,片片茶园葱翠欲滴,景观道路蜿蜒纵横,特色村舍炊烟袅袅……徜徉在将军山村,处处皆景,舒适怡然。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变富了,村庄美如画,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观光。

  (来源:中国老区网)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