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走进乡村看振兴】湖北大冶:从“空心村”到“文明村”“兵支书”用菊花叩开致富门

发布日期: 2025-08-04 来源: 学习强国湖北平台

吴海峰 张思雨 李品卓

  山清水净、屋舍俨然、开窗皆景……7月28日,走进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金山店镇火石村,一幅产业兴旺、百姓富足的美丽乡村新画卷展现在眼前。

  一朵小鲜菊,富一方乡亲。这个曾经远近闻名的“空心村”,近10年来,在“兵支书”陈林的带领下,用鲜花产业闯出一条乡村振兴路,发展成了“全国文明村镇”。前不久,陈林被湖北省委组织部选树为担当作为“好支书”。

返乡当选“兵支书”

孩子们在火石村循环种植产业园大棚研学打卡

  当下,火石村循环种植产业园大棚里成片菊花含苞待放,这里也成了孩子们的研学打卡基地。往里走,只见一位皮肤黝黑、两鬓微白的汉子,正用乡音给孩子们讲解鲜花种植知识。他便是金山店镇火石村党支部书记陈林。

  1980年出生的陈林,是火石村土生土长的农村娃。用陈林的话说,“我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陈林9岁时父亲去世,母亲一个人含辛茹苦把他抚养长大。18岁那年,他如愿穿上军装。在部队服役期间,陈林刻苦训练。在一次军事演习中,陈林表现突出,荣立个人三等功。在一次完成爆破任务后,陈林再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从一名普通战士到士官班长,陈林说自己的每一步都离不开部队和组织的培养。服役期间,陈林还自学拿到了成人大专学历 。退役到地方后,陈林白手起家,创办了自己的企业,在大冶和黄石两地置了房,把母亲接来城里照料。2016年,火石村老支书因病去世,金山店镇动员陈林回村参加选举。当时正处于事业高峰期的陈林,毅然选择了返乡。那一年,陈林顺利当选,成了名副其实的“兵支书”。在第一次党员大会上,陈林请求村民给他5年时间干满一届,并承诺:“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没想到这一干就是近10年。

闯出乡村振兴路

  “陈书记是退役军人,敢想敢干。”这是村民对陈林的评价。

  因为没有成规模的产业,火石村经济发展落后,村民外出务工,土地也闲置荒废了不少。上任后,陈林大刀阔斧为村民谋的第一件实事就是将土地集中流转到合作社,发展本村产业。

  在陈林的带领下,全村1000多亩土地统一被流转,交由村集体合作社开发管理。合作社在种植传统水稻、油菜等作物的同时,注重新型农业产业培育,先后引进丑柑、大棚草莓、西瓜、湘莲等高收益农产品种植项目。

  从那开始,每年村民年底可拿到分红,进合作社帮工可拿工资,150余名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村民朱原明说:“在家门口,每月就可以拿到2000元的工钱,生活越过越好,日子越来越有奔头。”

  这两年,火石村通过前往云南、江苏等地学习,探索“联村发展”,建立构建“村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培育鲜花中药、油菜加工等特色产业,积极流转土地,扩大菊花种植面积,带动了群众增收。

  一朵小鲜菊成了村民致富的“主角”。在种植大棚内,陈林引进了水肥一体化的自动灌溉系统,有效降低人工成本,提高产量。同时,火石村还利用闲置的学校场地,建起了烘干库和冷冻库,打造集菊花种植、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为一体的农特产品产业链。

  如今的火石村已发展药用菊花种植200亩、大棚鲜切菊花50亩,并建成2000平方米冷藏、烘干生产车间。仅鲜花产业就让村民人均年增收5000元,陈林兑现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承诺。陈林介绍,在产业推动下,到今年底火石村村级集体经济规模将达到3000万元。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平台)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