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宜昌市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史宣传教育的新途径和新措施,实现党史文化的传承和人文精神的传播,逐步走出了一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新路子。
一、以传统纸媒模式提升党史宣传教育的说服力
赠送党史书籍,站稳宣传阵地。近年来,宜昌市委党史办组织力量编撰了《中国共产党宜昌90年大事概览》、《中国共产党宜昌历史十九讲》、《光辉的历程—中共宜昌历史100讲》、《宜昌党史故事》等通俗易懂的党史宣传读本,向全市的机关、社区、乡镇、学校赠书近万册,把党史学习宣传教育工作的阵地范围拓展到社会各个层面和人群。
报刊专栏宣传,夯实宣传基础。2011年,为纪念建党90周年,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市级主流媒体都以专版、专刊的形式宣传党史特别是宜昌地方党史,其中三峡日报刊发了5个专版约7万字,图片29张。2012年,与三峡日报社联合开设“党史课堂”专栏,每周一期,着重讲述宜昌革命、建设与发展中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宜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宣传报道党史学习教育的先进典型,共刊发33篇。2013年,组织力量对新四军宜昌老战士进行采访并撰写专文,与三峡日报合作开办“峰火岁月”栏目,陆续刊发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料,至12月底共刊发专文20篇。2014年11月,《烽火岁月——宜昌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一书由三峡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全书24.4万字,收录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料44篇,湖北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亲自为该书题写序言。
编发宣传内刊,提供资料参考。《宜昌市党史大事》、《宜昌史志工作》是宜昌市委党史办自办的两个内部刊物。《宜昌市党史大事》为双月刊,记录主要领导的活动、重大会议召开、全局性工作的开展等宜昌的大事、特事、要事,创刊9年来已编发61期;《宜昌史志工作》是刊发党史工作动态、进行工作学习交流的信息简报,每月不定期出刊。2013年,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对《宜昌史志工作》、《宜昌市党史大事》的版面编排、内容、栏目进行了重新设计、调整,增加了目录以方便检索,开辟了反映本地实际、本地特色的多个栏目,编印质量大幅提升。
二、以新媒体传播模式提升党史宣传教育的影响力
官方网站有基础。2014年,选配专人管理党史官方网站,制定出台了网站管理办法,规范了网络宣传行为,调整“宜昌史志网”栏目和版块设置,开设“宜昌党史”、“宣传教育”、“党史资政”、“史书长廊”、“宜昌映像”、“历史上的今天”等栏目,并载入宜昌党史在线阅读。同时,在三峡党建网、电子政务内网推出党史知识专题栏目,《党史教育专栏》年平发布信息6万多字,其中《重访红色遗址》等博文深受海内外网友关注。
微博互动有特色。2012年9月,宜昌市委党史办公室官方微博@宜昌往事在新浪微博开通,打造出极具宜昌地方文化特色的官博品牌。开辟“宜昌解放”、“党史人物”、“宜昌大撤退”等历史文化专栏。联合三峡晚报,面向社会先后开展了两期“悠悠往事——宜昌·我的家乡”微博送书活动。与三峡日报联合发起“博友祭奠革命烈士”活动,组织博友到革命烈士陵园进行祭扫。在“两会”微直播期间,@宜昌往事官博参与讨论了宜昌在城市规划、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地方文化发展等方面的相关提案,为宜昌建设特大城市建言献策。2012年10月,“北美宜昌同乡会”在美国成立,@宜昌往事官博受到了宜昌籍华侨的关注,从而让地方文化跨越地域和时空传播交流。2013年,为配合官方微博开展宣传活动,“宜昌往事”QQ群开通,吸引文史专家和对历史文化感兴趣的普通爱好者近200人加入,探讨、交流宜昌地方文化历史。
短信宣传有新意。以纪念建党90周年为契机,市委开办“七一”热线短信平台,每日向全市党员领导干部发送党史知识短信,共发布60余条,开全省党史系统信息宣传之先河,受到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的高度评价和大力推介。
三、以音像传播模式提升党史宣传教育的吸引力
合作拍摄电视宣传片、专题记录片,以影像吸引视觉。2009年,由宜昌市委党史办公室主任担任电视专题片总顾问,与三峡电视台联合拍摄纪念宜昌解放60周年大型文献记录片《往事·宜昌解放故事》,分为《黎明前的战斗》、《光明来临》、《看不见的战线》等共11集,温馨的本土记忆,动人的平民影像,亲历者口述鲜为人知的故事,是宜昌解放的历史写真。2011年,配合三峡电视台“追寻中国红”纪念建党90周年系列宣传活动,集中采制十集系列报道《踏着英烈的足迹》和《重访红色故地》,重点介绍了宜昌籍和在宜昌战斗过的革命英雄人物和革命活动纪念地。
录制电台专题节目,以声音吸引听觉。2013年,与三峡电视台合作编撰了《光辉的历程——中共宜昌历史100讲》一书,并同步录制了专题节目“光辉的历程——中共宜昌历史100讲”。3月25日,专题节目正式开播,在两个频道,每天四次滚动播出,每集时长约8分钟,总计100集,专题节目播出时间共6个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以实地、实物、实景模式提升党史宣传教育的感染力
建设党史教育基地,拓展宣传教育平台。2013年7月,中共宜昌市委将宜昌市革命烈士陵园、襄西革命烈士纪念碑馆、贺炳炎生平业绩陈列室、麻池古寨革命旧址等地命名为全市第一批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宜昌市委办公室印发《关于加强宜昌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建设的通知》,对切实提高党史教育基地的建设管理水平、发挥教育功能提出了具体要求,将到党史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纳入干部培训总体规划。各县市区也相继命名了一批县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
开展多种宣传活动,扩大“六进”覆盖面。以“清明”、“七一”、“国庆”等节日和重要革命历史纪念日为节点,与党政机关、大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联动,开展了以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精神为主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党史宣传教育活动。市党史办参加组织全市纪念建党90周年大型图片展览活动。当阳市、秭归县、枝江市等地组织了“当阳记忆展”、“秭归革命斗争史展览”、“魅力枝江记忆”等展览活动。长阳县录制《土家讲坛·道德篇》, 每晚在电视台播放。兴山县、夷陵区开展“寻访革命足迹党史教育采风”、“缅怀先烈、感受发展”主题党日等形式多样宣传教育活动。对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不断扩大党史宣传教育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军营、进农村的覆盖面。
组织知识竞赛,激发大众参与热情。为纪念建党90周年,组织承办了全市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党史知识竞赛活动,在《三峡日报》刊发中共党史、宜昌地方党史简明知识 153条和党史知识竞赛试题100题,知识竞赛历时2个月,共有12个县市区和129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组织参赛,回收答题卡38558份,是宜昌市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知识竞赛活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