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市史志办公室
当阳是一个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老区。讲宜昌地方党的历史必须要讲当阳。大革命时期,当阳在宜昌地区最早成立了党的地方组织;当阳的瓦仓起义震惊鄂西地区;抗日战争时期,当阳是宜昌地区抗日的前哨;解放战争时期,当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鄂西南的后勤保障基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这片热土上留下深深的红色记忆,形成了许多承载着红色传统和革命精神的革命遗址遗迹,这是当阳宝贵的红色资源。保护和开发好这些红色资源既是尊重革命历史、传承红色文化的需要,也是从党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启示和力量的需要,更是用党的历史教育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一、修建了一批红色纪念设施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中,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彭德怀、段德昌等曾在当阳留下过革命的足迹,组织和指导革命斗争。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的解放而奋斗。他们领导当阳人民创建了河溶苏区、当阳抗日根据地、当阳解放区。因各种原因,有的只有文字资料,没有实地标志物,一些重要革命遗址遗迹需要恢复和修建。近十多年来,当阳市通过多方面筹措资金,陆续修建了一批红色纪念设施。一是投资250余万元,修建了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内含纪念碑、纪念馆、烈士祠和革命历史陈列室。烈士祠内收藏陈放着数百名在襄西地区牺牲的烈士名录。革命历史陈列室分为:党的创立和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四部分,共有展牌近900块。主要展品有各个历史时期各级党组织有关襄西地区斗争的文件、领导人回忆、传单、布告、印文等,共计83件;二是在乡镇修建了瓦仓起义革命烈士陵园、黄林岗英烈纪念碑、团湖八烈士纪念碑、李超然革命活动纪念亭、洪庙革命烈士纪念碑等;三是为革命遗址点立碑32处,其中反映大革命时期的2处、土地革命时期的13处、抗日战争时期的9处、解放战争时期的5处、综合各个历史时期的3处。有些革命者的故居,由于多年没人居往,自然和人为的破坏,老宅面目全非。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刘宝田故居因无人管理,只剩下一堵院墙。2007年立碑后,这堵墙才没有被毁坏。
二、开展了一次全方位红色资源普查
2009年以来,当阳市史志部门对全市革命遗址进行过普查,基本掌握了全市红色资源的家底。全市革命遗址共56个。按遗址类别、形成时期、空间分布和保护利用级别分类如下:
按红色资源的类别分类: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1个,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活动纪念地27个,烈士墓3个,纪念设施5个。
按红色资源的形成时期分类:大革命时期的遗址8个,土地革命时期的遗址19个,抗日战争时期的遗址12个,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遗址12个,新中国成立后修缮、新建的遗址5个。
按红色资源的空间分布分类:玉阳办事处9个,坝陵办事处6个,玉泉办事处2个,两河镇1个,河溶镇12个,淯溪镇14个,庙前镇9个,王店镇1个,半月镇1个,草埠湖镇1个。
按红色资源的保护利用级别分类:属宜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纪念地1个,属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纪念地1个,属宜昌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遗址1个。
三、出版了一批红色文化文艺作品
每个红色遗址都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沉淀了峥嵘岁月的感人故事;每一个党史人物都有一段难忘经历,也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革命先烈的事迹要成为进行传统教育的典型,他们的精神要走进更多人民群众的心里,单靠一些党史地方历史著作是不能达到目的的。我们在编撰地方正史的同时,邀请了当阳的文学工作者,撰写了数十篇党史故事,集结出版了《战争年代的故事》,发到各级中小学校,收到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去年,为宜昌市委党史办公室编辑《宜昌党史故事》提供文稿时,我们又邀请本地的几位作家,重新撰写和整理了当阳党史故事20篇。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开馆后,我们为方便群众了解纪念馆中展示的内容,编辑出版了《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册》。《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册》分为五个部分,详细地介绍了当阳以及襄西的红色历史。2011年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后,我们精心筛选了52个选题和83幅照片,编辑出版了《当阳革命遗址纪念册》画册,印刷1000册,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2010年,我们与有关单位联合调查收集资料,跑广州、武汉采访了年近9旬的几位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在当阳工作的老同志,又赴洪湖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馆拍摄了部分影像资料,通过几个月的努力工作,制作了《革命老区当阳》的红色宣传片,通过视频媒体宣传当阳革命历史,更加生动地展示了当阳厚重的红色文化,让当阳革命志士的生动形象,走进百姓的生活。
四、形成了用红色文化开展传统教育的局面
当阳现已形成城区以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为载体,镇、乡以瓦仓起义革命烈士陵园、黄林岗英烈纪念碑、团湖八烈士纪念碑、李超然革命活动纪念亭、洪庙革命烈士纪念碑等32处革命遗址为重点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其网状布局遍及全市十个镇处,方便了各地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近几年来,当阳市委中心学习小组,每次主题学习的第一课就是到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听老党史工作者讲党课。很多县级领导在当阳工作多年,却并不了解当阳的历史,参观了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后无不感慨地说,当阳有如此丰富的地方革命历史,着实让我们当阳人感到骄傲自豪,革命前辈的奋斗精神是激励我们建设好家乡的正能量,我们不能辜负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好日子,要好好利用这些红色资源,为当阳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据近几年统计,襄西革命烈士纪念馆已成为湖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宜昌市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宜昌市国防教育基地、宜昌市反腐倡廉传统教育基地、宜昌市中共党史教育基地、当阳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截至目前,纪念馆累计接待在襄西战斗过的老同志、烈士后代以及襄西所属当阳、宜昌、远安、荆门等地群众30余万人次。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