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南漳县:实行三个结合 加强党史宣传

发布日期: 2015-06-09 来源:

   南漳县史志办公室


  党史宣传是党史工作永恒的主题,近几年来,我们南漳县史志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和上级业务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着力发挥“资政育人”的职能作用,在党史宣传上,提高认识,突出主题,充实队伍,创新载体,实现了宣传的常态化,做到了“电视上有图像,广播里有声音,报刊上有文章,网络中有空间,课堂上有讲座,社会上有影响”,我们的具体做法主要是“三个结合”:


  一是在宣传主题上,实现党史宣传与党委中心相结合。党史编研是党委的一个工作部门,党史宣传也必须紧紧围绕党委的中心工作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结合起来,融入其中,才能更好地发挥“资政育人”的作用,近三年来,我们南漳县史志办紧密结合中央和省委开展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党史宣传,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12年,在十八大召开之际,我们抓围绕省委开展的“喜迎十八大、争创新业绩”中的“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专项学习教育活动,我们与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联合编辑出版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知识读本》2万册,各地各单位踊跃组织学习,东巩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谢勃在走访、慰问困难党员,为他们送党史读本时,被不期而至的湖北电视台《垄上发现》专题栏目组发现,他们跟踪拍摄,在《垄上播报》中报道;组织4000多名干部群众参加襄阳市“石花杯”党史知识竞赛,举办了“就业杯”“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读书征文活动,共收到征文95篇;开展党史知识进军营、进企业活动,这项活动经本地媒体报道后,先后被人民网、荆楚网等媒体转载。2013年,我们在李庙镇杨柳完全小学挂牌全县第一个党史教育基地,现场捐赠给学校1万元资金,帮助杨柳完全小学建立党史教育图书专栏、修整校园附近的2处革命遗址遗迹;并为学校赠送党史资料300余册,动员全校师生充分利用当地党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2014年,在全县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将《南漳党史》第一卷和第二卷作为学习的教材,发放到全县1173个基层党组织进行学习,引导全县3万多名党员对照党史践行群众路线,扩大了党史的宣传面,中央群众路线办公室网站以《湖北南漳:引导党员学党史践行群众路线》为题予以报道。2015年3月,县史志办首次被列入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既是南漳县委贯彻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党史工作的实施意见的具体举措,也是县史志办积极履行职责,发挥职能作用得到县委认可的具体表现;今年4月,李庙中学在我们的指导下,创新载体,每学期开展以读一本党史书、看一部革命历史电影、唱一首红歌、了解一个党史人物、讲一篇党史故事、办一期党史板报、组织一次演讲、写一篇作文为主要内容的党史知识“八个一”活动,寓党的知识教育于形式多样的校园活动之中,将党史学习摆上学校党建工作的重要位置,引导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今年,南漳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开展系列活动,努力使党史宣传教育成为党史工作新常态。


  二是在宣传队伍上,实现编内人员与编外人员相结合。一是要求办公室干部发挥宣传主力军作用,把宣传任务落实到人头,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开展党史宣传,宣传党史编研成果,不仅向领导宣传,而且向社会公众宣传,不断提高党史工作的知晓率和知名度。二是利用新闻宣传爱好者进行新闻宣传。2012年11月,我办从县教育局抽调王潇编纂《中国共产党南漳县组织史资料》,该同志非常热爱宣传报道,在媒体界有较为广泛的人脉资源,我们积极给他出点子、帮他改稿子、给他奖票子,鼓励他多写稿,调动他的积极性。2013年以来,他在国家级、省级网络媒体上撰写了40多篇宣传南漳党史的稿件,其中,“人民网”就有15篇。三是发挥名人的作用。我县地税局退休干部冯俊夫热心公益事业,自费办农家书屋,到学校讲课,自买奖品组织学生开展活动,被评为全国地税系统模范退休干部;去年7月,我们给他送去党史资料,在他家的书屋挂牌“南漳县农村党史辅导站”,邀请他给学生、给村民讲党史,发挥他的余热,人民网以《湖北南漳建立党史知识辅导站丰富党员村民精神家园》为题,报道了冯俊夫的党史辅导站建设经验。


  三是在宣传载体上,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相结合。我们南漳史志办将传统媒体与现代媒体相结合,创新宣传载体,丰富宣传形式,取得了较好的宣传效果。在传统媒体方面,一是报纸宣传。利用《襄阳日报》“文化版”、“南漳新闻版”等党报党刊宣传全县史志动态,先后在纸质媒体上发表史志工作报道30多篇,特别是今年4月启动古山寨志工作后,我办以《南漳为古山寨修志立传》为题,及时向《湖北日报》投稿,实现了省级纸质党报党刊零的突破。二是刊物宣传。从去年开始,我办创办了《大事月报》,到目前已出版了18期,每月收集省、市、县内大事集中刊登,每出版一期《大事月报》,我们都给县“四大家”领导、县直各部门、各镇区免费发放,还利用群众聚会在广大群众中散发,既积累年鉴资料,又扩大了史志工作的覆盖面。三是电视宣传。2013年10月,我们在李庙镇杨柳完全小学建立全县第一个党史教育基地报道后,湖北电视台《荆楚纵横》栏目播出了建党史基地的做法;2014年3月,我们开展了史志进农村活动,南漳电视台《百姓零距离》栏目报道了我办为李庙镇齐家岗社区送党史的做法。四是课堂宣传。利用党校阵地,从2007年开始,我们每年都在县委党校春秋季干部培训班上做党史知识专题辅导讲座。在新型媒体方面,一是网站宣传。2007年3月,我们创建了“南漳史志网”,安排专人进行实时更新维护,及时宣传全县史志动态,目前点击率达31万多次;去年9月,在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之际,我们利用史志网站在襄阳市率先开展了“网祭英烈”活动,半天内点击率达到1万多次,人民网以《南漳县网祭英烈凝聚正能量》予以刊登,引发了较好的社会评价。二是微薄宣传。去年5月,我办开通了南漳史志官方微博,利用微薄宣传交流学党史体会,目前广播470多次,听众100多人。三是网媒宣传。2012年以来,我办利用人民网、荆楚网、湖北新闻网、汉江网等网络媒体宣传史志工作成果,先后在国家级网络主流媒体上发表消息15篇,省级媒体上发表40多篇,连续2年被县委宣传部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得到了上级业务部门的充分肯定。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