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湖北咸丰:红土地上东风劲

发布日期: 2019-06-10 来源:

文朝顺

  咸丰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饱受革命战争的洗礼,红色基因根植在荆南大地。如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决胜脱贫攻坚战鼓铿锵,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坚定从容,革命老区焕新颜。

红色底蕴丰厚

  初夏时节,唐崖河畔,绿意葱茏,万物竞发。
  走进湖北省恩施州咸丰县清坪镇龙潭司村大坪寨小组,宽敞平坦的纪红广场、巍然耸立的纪红楼、图文并茂的浮雕文化墙……清晰地记录着一段不同寻常的历史。
  “打进咸丰城,建立苏维埃……”嘹亮的口号声透过时光,弥漫历史上空,响彻荆南大地。1928年3月6日发生的一幕幕如在眼前回荡。农民武装总队的队长黄子全召集300余农民武装队员在龙潭司庙前誓师,高举着绣有镰刀、斧头和犁铧及“青年协进社”的三面旗帜,扛着土炮和火枪,挎着大刀,浩浩荡荡跨过龙潭河,举行了与湖南秋收起义、湖北黄麻起义同时期的咸丰龙潭司起义。
  这场武装暴动打响了恩施地区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为不久后贺龙率领红四军进入施鹤地区开创鄂湘边革命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龙潭司,北依巍巍青苔坡,南傍涛涛唐崖河,曾是中国西南三大土司治所之一,也是贺龙元帅转战南北的驻地之一,孕育了黄兴武、黄子全、黄子才等革命先烈,还创造了恩施地区革命史上“五个第一”(即恩施地区第一个地级党组织诞生地、第一个党的地区级农民政权组织驻地、第一支党领导的革命军队诞生地、第一个党领导的农民起义发生地、第一个党的地级青年组织诞生地、)的辉煌。
  咸丰这片土地,素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在近现代革命史上闪烁着耀眼的红色光芒。早在辛亥革命之前,就有大路坝学子温朝钟,卖掉家产,打造兵器,招兵买马,成立秘密革命组织“铁血英雄会”,发动推翻封建统治的“庚戌起义”。在土地革命时期,贺龙等同志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入咸丰,先后两次到黑洞(现在的黄金洞)说服收编“黑洞神兵”,壮大革命队伍;召开载入《中共党史》的“大村会议”,作出了开创湘鄂川黔革命根据地的军事行动方针;创建了相对独立的鄂川边革命根据地;采用“围城打援”战术,打响了载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史册的“忠堡大捷”。
  咸丰这片土地,留下了许多宝贵的革命遗址,大路坝有温朝钟领导“庚戌起义”的根据地、温朝钟旧居和烈士墓,曲江镇有中国航空第一人秦国镛故居,清坪有“龙潭司起义”旧址和革命烈士黄子全、黄子才墓,小村有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的大村会议旧址、74位红军英烈壮烈牺牲的红军洞,活龙有中共鄂川边区工委驻地金家洞,黄金洞有红军副师长庹万鹏墓,忠堡有大捷纪念碑、红军指挥部和主战场遗址,朝阳寺有红六军团长征途中湖北最后一战“罾沟突围”…… 它们如散落的玉珠镶嵌在荆南大地。
  据统计,1910年至1949年近40年,咸丰境内发生反封建、反压迫的大小战斗上百次,仅在土地革命时期,建立过一个独立团、两个地区级党组织、三个地方苏维埃政权、四个后方医院、七个革命根据地片区八个游击大队,参军参战群众多达12000人,参加红军3000余人。174位将帅在这里浴血奋战,温朝钟、黄子全、冯义发、花顺涛、余导群等一大批革命先烈在这里洒热血。
  1984年9月,咸丰县被湖北省老区建设委员会核准为革命老区县。截至目前,咸丰已成为我省仅次于红安、麻城、鹤峰的二类革命老区,有老区乡镇8个、老区村206个,老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百分之八十,老区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百分之七十五以上。

绿色发展劲足

  5月16日,艳阳高照,曲江镇高山羊村的金丝楠苗圃基地,绿树成荫,繁花似锦,不少游客慕名而来,驻足乘凉,赏花观景,十分惬意。
  在省州县三级老促会的大力支持下,该基地结合实际,把抢救武陵山珍贵树种和精准扶贫政策结合起来,通过花卉苗木育苗栽种和发展林下中药材经济,惠及贫困户100余户,并将荒地变花园、石山成景观,大力修建基础设施,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
  “决不能让一个苏区老区掉队”“确保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
  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给老区人民的承诺,也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精准扶贫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咸丰县委县政府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组建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成立了11个乡镇前线指挥部,成立村级“尖刀班”263个,落实“尖刀班”成员1977人,9009名干部点对点逐户落实帮扶措施。
  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施策”的原则,探索出了以“五基一动力”为重点的精准扶贫模式,坚持一月一调度,紧紧围绕“一高于一接近”“两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等国家标准,深入推进“八个到村到户”“六个清零、六个全覆盖”,全面落实“十个不漏项”,补短强弱,精准发力,全面助力脱贫奔小康。截至2018年底,全县66个重点贫困村已出列42个,贫困人口发生率下降到百分之8.04,脱贫摘帽的美好愿景正在从梦想变成现实。
  持续推进绿色咸丰建设,强力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长江大保护十大标志性战役、“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中央和省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山长制、河长制、库长制执行到位,城乡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生态魅力更加彰显;持续推进开放咸丰建设,把招商引资作为对外开放的“第一重点”,借力农业农村部定点帮扶、与余杭区东西部扶贫协作、“616”工程、校地合作、异地商会、“千企帮千村”等,形成了共推发展的强大气场。
  

老区精神历久弥新

  2月19日,在乡风文明理事会的带领下,小村乡荔木村老窖坪小组村民们纷纷带上锄头、撮箕等工具,自觉投入到新挖宽的路基清理平整工作中,场面热烈而和谐。
  1933年,贺龙曾带领红三军驻扎于老窖坪。如今,通往老窖坪的路,狭窄不平,严重影响出行,村民们便在乡风文明理事会的倡导下,继承和发扬红军精神,自觉出工出劳,自发捐资捐物,无偿出让土地,掀起了一股脱贫攻坚、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潮。
  这种用行动诠释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的精神,是革命的光荣传统,更是当前脱贫攻坚的原动力。全县上下坚持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建立完善脱贫激励引导机制,以“三树三提”活动为抓手,帮助贫困群众树立信心、自强自立,逐步实现由“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观念转变。
  不待扬鞭自奋蹄。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蒋道永、张宏甲、谢一兵、汪彦成四任会长带领县老促会一班人,发挥参谋助手和桥梁纽带作用,献良策、办实事,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拾遗补缺,接力建设老区。
  持续开展“思源回报”工程,建好小村、忠堡、活龙、清坪龙潭司四个老区示范乡镇;积极争取龙潭司250亩白柚项目,支持曲江桐子园村发展油茶产业;广泛筹集资金资助应届贫困大学生入学,帮扶“四红”后代困难户脱贫致富;策划大坪寨红色文化新村建设,修建了金家洞、红军洞遗址公园,配合建设忠堡大捷红色景点群,……谱写的一曲曲“夕阳赞歌”,令人振奋。
  抢救革命史料、宣传老区,唱响擦亮革命老区牌子,重点对咸丰革命斗争历史史料进行收集、发掘、整理,编纂了涵盖辛亥革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初期的清匪反霸等五个历史时期的《唐崖河风云录》《咸丰老区诗歌选》《咸丰革命遗址》《血沃巴陵——咸丰革命老区》4本书,认定了70处革命遗址,并对48处进行了树牌立碑,为后人留下宝贵精神财富,让“老区精神”得以传承,不断焕发时代新风貌,凝聚振兴老区建设的强大合力。
  如今,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县上下正以饱满的热情,紧紧围绕咸丰高铁新城、唐崖土司文化产业园、精准扶贫、工业园区“四大引擎”大抓项目,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建强“四大产业集群”,聚焦建设“一新城四强县五平台”,全力抓好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全国文明县城提名城市创建工作,以开放创新的思维,借石攻玉,努力实现高质量脱贫、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红色文化旅游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