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抗战英雄气 千秋尚凛然

发布日期: 2020-07-14 来源:

张 震 牛 涛 龚 斌 高思峰 何宗卯 叶 杉

  83年前卢沟桥的枪声,拉开了中国人民反击侵略、全民抗战的序幕,中华民族自此血火抗争直至赢得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这场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灾难,同时也激发了中国人民的彻底觉醒和顽强奋争。

  一位历史学家曾发出这样的警示:“如果丧失对历史的记忆,我们的心灵就会在黑暗中迷失。”没有哪一个已经站起来的国家,会丢弃自己的历史;也没有哪一个已经醒过来的民族,会忘记自己的英雄。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采取不同形式举行纪念活动,结合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军史,深入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引导官兵在追寻红色记忆、感悟红色精神中净化心灵、接受洗礼,激发投身强军实践的强大动力。

海军陆战队某旅结合抗战历史举办主题图片展:抗战影像营造“精武磁场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共中央迅速发起号召,团结全国各界构筑民族统一战线,坚决抵抗日寇侵略……”7月4日,在海军陆战队某旅旅史馆内,排长张娅正在为驻训归来的战友们介绍一幅幅拍摄于抗战时期的黑白照片。这是该旅组织抗战历史图片展,激励官兵不忘历史、精武强能的一个镜头。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抗战时期的珍贵影像,展现了我军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和坚定信念。”据该旅宣传科科长王川顺介绍,该旅前身部队组建于抗战的烽火硝烟中,曾涌现出“梁山战斗英雄连”“岱崮连”等一批英雄连队。他们在组织官兵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军史的过程中,引导大家深入理解旅队征战史、英雄史,坚定立足岗位建功军旅的信念。

  笔者在现场看到,此次图片展以时间为脉络,分为“历史记忆”“战斗瞬间”“胜利时刻”等5个专题20个模块。官兵边参观学习边沉思感悟,一张张穿越时光的老照片,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老故事,不断加深官兵对于抗战历史的理解认识。

  该旅领导告诉笔者,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他们还将结合驻训返营、执行大项任务等时间节点,常态化组织官兵参观战史图片,撰写观后感;定期开展“红色经典朗读”活动,整理汇编《荣誉荣光》故事集,在讲故事、明事理中激发官兵矢志强军的使命担当。

  “历史没有远去,我们只有苦练打赢本领,才能告慰革命先烈!”参观完图片展,下士徐泽尧在日记本上郑重地写下这段感悟。在刚刚结束的实弹射击考核中,身为车长的他带领车组乘员取得“三发全中”的好成绩。

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组织重读红色家书活动:抗战家书燃旺“胜战之焰”

  “余奉命出川参加抗日战争,将奔赴前线,希汝等勿忘国难,努力学习,强我中华……”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中部战区空军地导某旅组织“重读抗战家书”活动,官兵上台分享革命先辈的抗战家书,并以“假如战争明天打响”为主题写下个人战斗宣言,在追忆烽火岁月中提升练兵备战意识。

  “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你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在某营活动现场,教导员李晚星朗读了抗日英雄赵一曼写给孩子的家书。中士陈建来自革命老区沂蒙山,在分享了村里抗战老兵的两封家书后,陈建拿出一张展示家乡抗战遗址的照片,并在照片背面写下这样一段话:看着这块布满弹孔的岩石,好像还能听到“砰砰”的枪声回响在山谷。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祖国的一草一木不容侵犯!

  该旅在组织官兵重读抗战家书基础上,围绕战争观、生死观、“两不怕”精神等组织练兵备战专项教育,以“强化血性担当、时刻准备打仗”为主题筹办“强军故事会”,引导官兵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军史。驻训场上、演练一线、发射架下,官兵立足本职继承和发扬抗战英雄们的战斗精神,训练热情与日俱增。

  重读抗战家书,燃旺“胜战之焰”。日前,该旅某营完成演练任务后,顶风冒雨跨昼夜机动400余公里返回营区,赶在破晓前将兵器架设完毕,确保装备如期担负战备值班。“曾经突如其来的枪响拉开抗日战争的序幕,未来战争打响前也不会提前预警,我们要不忘历史,确保随时能上战场,随时都能打胜仗。”该旅领导说。

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组织官兵参观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抗战史料标定“精神路标”

  “1937年12月25日,新四军军部在汉口成立,1938年1月6日移驻南昌……”7月初,武警江西总队机动支队组织官兵来到南昌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参观见学。武警部队优秀“四会”政治教员、该支队机动五中队指导员陈志鹏给官兵上了一堂特殊的主题教育课。

  “革命历史不仅蕴含着制胜密码,也是走向未来的精神路标。”据该支队领导介绍,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83周年之际,他们充分利用驻地红色资源,广泛开展“学抗战历史、讲抗战故事、唱抗战歌曲”活动,把教育课堂开设在战斗旧址与红色史馆,激发官兵爱国情、报国志,增强履职尽责使命感。

  在陈列馆内参观新四军的战斗历程,新四军老战士韦满春缴获的日军望远镜、曾昭铭烈士牺牲前送给战友的钢笔、游击队队员吃过的各种野菜标本……一幅幅感人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实物,让官兵仿佛回到了那段可歌可泣的峥嵘岁月。“在长达5年的囚禁生活中,叶挺多次拒绝敌人的劝降,始终保持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驻足毛泽东同志亲笔修改的中共中央批准叶挺重新入党的电文前,官兵凝视沉思,深受震撼。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参观结束后,官兵争相在陈列馆的留言本上写下感言:“在缺枪少炮、缺衣少食、缺医少药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尽管食不果腹,但意志始终坚强如钢”“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我们一定要苦练杀敌本领,决不让历史悲剧重演”

  “天下之患,莫大于不知其然而然。”对于军人来说,最可怕的对手不是战场上的强敌,而是思想上的醉享太平、作风上的和平积弊、行为上的不谋打仗。思想上的马放南山,比现实中的刀枪入库更危险;头脑里的锈蚀,比枪口炮管锈蚀更可怕。军人生来为打赢。每名官兵都应点燃思想深处的狼烟,时刻保持枕戈待旦、引而待发的高度戒备状态,树牢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的思想,做好随时能打仗、打硬仗、打胜仗的准备。

  (来源:解放军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