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是全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承担着“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职能。为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彰显史志工作重要地位,展现史志工作者责任担当,中心机关党支部坚持传承红色基因、厚植家国情怀、凝聚前进力量,深入开展“四铸魂”工作,促进了党员干部作风大转变、能力素质大提升、重点项目敢创新的良好局面,实现了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2019年,中心机关党支部被市委直属机关工委评定为先进一级党支部,中心在全国方志馆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被表彰为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2020年,“史志宜昌”微信公众号进入全国业内前十,全国方志专业杂志《方志中国》专题推介宜昌地方志工作。
思想铸魂,强化政治引领。一是坚持思想引领,学习在先,学思践悟,不断夯实机关干部思想基础。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目标,精心制定学习计划,科学设置学习内容。采取时政课堂、专家授课、干部讲坛、共享读书、外出研学等形式,营造浓厚学习氛围,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学习自觉性和紧迫感,人人成为学习主体,人人参与学习之中。确定每周开展一次集中学习,每月开展一次研讨交流,突出抓好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努力提升机关党员干部理论素养,提高政治站位,增强工作本领。二是坚持抓在日常,严在经常,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丰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内涵。采取集中学、上台讲、示范做、集体议等方式,精心组织实施“三会一课”,教育引导党员深入学习党章党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广泛听取党员群众对机关党建意见建议,积极引导机关党员深度参与。通过走出去看、请进来讲、坐下来谈等形式,创新开展“主题党日+”,切实把主题党日活动打造成加强理论武装、锤炼坚强党性的载体。组织开展“四史”教育,重温入党誓词,筑牢信仰之基。开展“学习英雄张富清,坚守初心担使命”大讨论,党员干部灵魂受震撼,思想受洗礼。组织机关党员赴洪湖湘鄂西革命烈士纪念园、长阳麻池苏维埃革命遗址群缅怀革命先烈,坚定理想信念;赴长阳英子姐姐网络助学团队工作室,学先进找差距。三是坚持夯实基层基础,建强阵地,培育滋润党员心灵的场所。根据干部交流轮岗交流变化,及时调整党小组设置,便于开展党建活动。高标准建设党建活动阵地,购置马列经典、党内法规、史志名著等精品图书1000余册,组织开展共享读书活动,努力建成政治阵地、思想阵地、文化阵地,增强党员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实干铸魂,锻造过硬队伍。一是深入开展作风专项整治,锤炼“严紧硬实”作风。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全面彻底排查单位和个人作风上的突出问题,并作出整改承诺,予以公示。坚持严格干部监督管理,经常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坚持抓细抓常,让干事创业成为政治自觉、共同追求和自然常态。二是坚持崇尚实干,着力打造“工匠+猛将”型干部队伍。在史志馆布展建设中,党员干部在主任孙志中的带领下,迎难而上、冲锋在前,既下足“绣花”功夫,对布展脚本和每个展项都进行精心打磨,力求精准,做到极致,又发扬英勇善战、敢打硬仗、善作善成的“猛将”作风,“5+2”、“白+黑”,不怕疲劳搞研究,通力协作谋效果,史志馆如期建成开放,成为“省内标杆、全国一流”。全员上阵,群策群力,着力打造“史志宜昌”微信公众号,推动史志文化进入寻常百姓家,扩大宜昌党史方志文化网络影响力。三是搭建干事创业平台,推动党员干部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让机关党员干部脱颖而出、担当重任,真正放开手脚、心无旁骛地干事创业,成为推动宜昌史志事业发展的中流砥柱。重视年度考核优秀等次和先进工作者评选,选树习明山等思想先进、业务过硬、贡献突出、群众公认的先进典型,营造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让党员干部学有榜样、赶有标杆。
宗旨铸魂,坚守初心使命。一是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持续深化“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创建活动,大力推行“三亮”(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三看”(看能力、看作风、看业绩),“三评”(党员自评、党员互评、支部评议),激发争先创优意识。党员干部上班佩戴党徽,桌上摆放“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岗”标牌,让党员时刻牢记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二是深入基层一线,践行为民服务宗旨。史志馆建成开馆后,机关党支部积极组织开展党员志愿者服务活动。每天有2-3名机关党员志愿者开展疏导、安保等服务。每名党员干部参与双休和节假日值班。全市主题教育期间,5名党员志愿者平均每天讲解3场次。组织开展“坚守初心担使命,我为群众办件事”活动,党员干部帮助扶贫村销售农产品、捐款捐物、指导对口联系村编纂村志,助力文化扶贫,拉进了与村民的距离,增进了与基层的感情。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抽调10名党员干部组成突击队,坚守社区疫情防控一线50余天。严格落实“双报到、双报告”要求,积极参与社区服务工作,党员干部报到率100%。主任孙志中等党员在社区担任党组织负责人、楼栋长,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展示宜昌史志队伍的良好形象。三是回应社会关切,为民服务解难题。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进一步提升党员服务中心、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水平。针对群众“出版介绍宜昌历史文化、市情的简版图书,让市民更加了解宜昌”诉求,机关党员主动认领,勇挑重担、加班加点查阅“二十四史”63册、《清史稿》48册、《中国共产党宜昌历史》(第一卷)等史志资料,编辑出版介绍宜昌历史和市情的精品图书《千年宜昌》,向社会提供权威正史文献资料集成。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服务福建援宜医疗队,党员黄思慧等同志突击制作《宜昌方言指南》,得到市领导和援宜医疗队员的好评。
廉洁铸魂,常怀敬畏之心。一是加强党员干部正面教育和警示教育。组织学习《党章》《廉洁自律准则》《纪律处分条例》等法纪法规,正心修身,做遵纪守法的模范。组织学习典型案例通报、观看警示教育片、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促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二是健全完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以制度制约权力,严格落实有关制度规定,建立廉政风险防范预警机制。“三重一大”事项必经班子会集体研究,重大项目招标采购必经采购小组审定,确保权力在制度的范围内良性运行,切实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三是大力弘扬红色家风。正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把家风建设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作为党员干部定其家、正其身的精神养料。依托史志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发掘其中蕴含的现代性力量。评选最美家庭,组织编写宣讲党史故事,开展廉洁家风大讨论,给家属寄发廉政书信,让廉政文化走进家庭。
(宜昌市史志研究中心)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