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武汉市江夏区举办红色文物展 近2000件藏品亮相

发布日期: 2021-07-26 来源:

柳琛琛 刘中灿 易云鹏

  7月17日,在武汉市江夏区体育馆,由江夏区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举办,由江夏收藏协会承办的红色文物展吸引了不少市民观展。收藏爱好者们拿出近2000件珍藏文物,共庆建党百年。

  中国工农红军1929年2月印制的《中国共产党宣言》历经沧桑,完好地保存在透明包装袋里。一块刻有“通山县苏维埃政府”字样的政府牌子,由木板制成,有一人多高,通体黑色,上方红色的五角星数十年后仍旧鲜艳亮眼。一枚手掌大小的纸质“借据”,印有“江西红军独立团”“临时借米票”“公历一九三二年”字样,上方盖有红色印章……

苏区发行的布币亮相展览

  “我在银行工作三十余年,对钱币产生了特殊的感情。”武汉市江夏区收藏家协会会员、69岁的胡定才老人说,他收藏钱币已经有近20年的时间。

  这次展览,他带来了不少珍爱的藏品。其中有一张苏区发行的布币,胡爹爹格外重视。之前只在历史资料上见到过布币的记载,是红军发行的一种货币,因为印在布上而不是纸上,而显得格外珍贵。胡定才说:“当时我看这张布币品相可以,价格也不是很贵,就买下来了。”他介绍,这枚布币是多年前在通山县得到的,当时花了数百元。

  这枚布币印色整体呈黑色,空白部分泛着黄色,中间印有列宁图像,四角分别印有大写的壹字,列宁像两旁分别印有“壹元”字样,上方从右向左印有“国家银行”四个字,中间还盖着红色的圆印痕迹,印章字迹已无法辨认。

  胡定才说,每当观察这枚布币,就仿佛在与它对话,它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在艰苦条件下奋斗的见证。

国画《井冈山》致敬先烈

  在展览中,一幅名为《井冈山》的大型国画十分显眼。冰天雪地之中,几名红军战士商量怎样应敌,一名战士在不远处放哨。战士们背着枪支、大刀、手榴弹,帽檐上的红星、腰间的红带,格外抢眼,人物形态栩栩如生。

  “这是方增先大师1963年创作的红色革命题材作品,15年前我收藏了这幅作品。这次红色文物展,我就拿出来亮亮相,因为这幅作品与红色题材主题十分相符……”江夏收藏家马荣超说。

  马荣超介绍,这幅国画长229厘米,宽124厘米。他回忆,为了得到这幅画作,他花费了不少心思。由于尺寸较大,保存至今非常难得。

  资料显示,作者方增先为现代著名画家,曾担任上海美术馆馆长、中国国家画院中国画院院长。

“临时借米票”见证鱼水情

  在陈列中看到,收藏家罗英培带来的“修水赤色农会掌旗官”袖标被放置在透明袋中。它的大小和样式与今天的袖标类似,正中央有一个五角星,五角星内有一个镰刀斧头图案。

  这件袖标由麻布制成,染成红色,文字和图案呈现黑色。因年代久远,红布已经泛黄泛白。罗英培介绍,这件藏品是在江西省修水县获得的,经过调查发现,袖标的佩戴者姓张。现场还注意到一件手写的“便条”,从上向下写有“我团李爱国同志因在战场身受重伤,请贵院全力相救”字样,落款为“二团团长卢光荣”“一九三二年二月十日”,并盖有“江西红军独立二团”菱形红印。

  罗英培从事收藏30多年。他告诉记者,展出的几件藏品中,还有红军时期向老百姓借米等物资时,向老百姓出具的凭据。现场见到一件手掌大小的“临时借米票”,中间有“大米柒斤”字样,上方印有“江西红军独立团”字样,下方印有“公历一九三二年”字样,盖有红色印章。

  “一张红军借粮条,见证当年鱼水情。”罗英培说。

  (来源:楚天都市报 武汉文明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