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磬如
鄂豫皖苏区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在湖北、河南、安徽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区域建立的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创造了“28年红旗不倒”的奇迹,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7月21日,由天柱山风景区、长江日报长江公益联合举办的“英雄武汉,百名追梦人重走红色足迹”活动第二站出发,踏着革命先辈的足迹,红色足迹寻访团在鄂豫皖苏区首府新县重温大别山风起云涌的革命史,在“红军摇篮、将军故乡”金寨感受开国将领阔步启程的壮志豪情,在红源潜山感受英雄儿女的革命精神。
大学生立志担负起时代赋予的光荣使命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来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这句镌刻在入口处的话语表达了对英雄精神最崇高的敬意。
红色足迹寻访团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堂,参观革命斗争史陈列室。大家站在英烈广场上重温入党誓词,深情凝望烈士英名墙。
在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红色大别山”主展陈列生动再现大别山的革命史。
武汉体育学院大学生桑正昊是一名预备党员,他刚随学校的伴成长志愿服务队前往遵义参加红色场馆参观、志愿帮扶活动返汉,就立刻加入了此次红色寻访活动。“听完烈士的英雄事迹,我对他们肃然起敬。新时代的青年要在不断的党史学习中,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足迹,传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担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志愿者结束金寨参观,前往河南参与救援
金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先后有12支主力红军队伍在此建立。在这片红旗高高飘扬的革命根据地,10多万英雄儿女参军参战,绝大多数血洒疆场。
来到红军广场,红色足迹寻访团拾级而上,金寨县革命烈士纪念塔上“燎原星火”四个字分外醒目。参观红军纪念堂、金寨县革命博物馆过程中,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展现了那段血雨腥风波澜壮阔的艰苦革命历程。那首耳熟能详的《八月桂花遍地开》就诞生于这片红色热土。
“95后”青年志愿者程龙近几年一直在参与志愿服务工作,他在结束金寨的参观后便提前返汉,前往河南参与救援工作。他说:“看到河南灾情后便决定前往救援,学习革命先烈不懈奋斗的精神,汲取力量奋力前行,践行党员使命,从青年一代开始,从我开始。我要将公益一直做下去,希望用自己的行动发挥党员先进模范作用。”
(来源:长江日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