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交流平台

随州九口堰村:用好红色资源 赓续红色血脉

发布日期: 2021-12-07 来源:

杨 峰  徐 静

  九口堰新四军五师纪念馆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洛阳镇九口堰村,因有保存完整的明清时期古建筑孙家大院(始建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和古老、美丽的九口堰塘而远近闻名。

  1939年12月28日,李先念、陈少敏、任志斌、刘少卿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鄂豫挺进纵队进入九口堰地区,司令部、政治部就设在孙家大院。1941年4月5日,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于九口堰通电就职。新四军第五师官兵在九口堰战斗、生产、生活长达三年之久,这个时期是新四军第五师创立、组建、发展、壮大的重要时期。

  九口堰纪念馆先后荣获“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录”“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省党性教育基地(教学点)”“随州市廉政教育基地”“随州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随州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基地”。纪念馆由一馆一园、一处烈士纪念碑、一处烈士公墓和分散在纪念馆周围5公里范围内的12处革命旧址组成。

  今年上半年,成立了“顾世国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室”,依托九口堰红色资源,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工作室先后在洛阳、随州城区、大洪山等地中小学生上党史教育课20余堂。挖掘出《一封未寄出的家书——抗战小战士李三毛》《李先念战斗在随州》《“小花”原型的父亲——黄春庭烈士》《一纸迟到的革命烈士证明书》等发生在随州当地的红色革命故事,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

  为了开展好党史学习教育,发挥好“教育基地功能”作用,纪念馆创新开展了5种教学新模式,即依托展馆,开展流动教学;利用红色遗址,探索现场教学新模式;军地共建,开展爱国拥军活动;深入开展研学旅行,培育新一代青少年人才;纵深开展乡村体验式教学。今年,纪念馆共接待近90所中小学集体研学,接待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学习200次,合计参访量近40万人次。

  (来源:学习强国湖北平台 随州日报 随州市摄影家协会)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