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
2021年,襄阳市史志研究中心在省委党史研究室的精心指导和襄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各项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服务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进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坚持理论学习,确保正确政治方向
坚持利用中心组、周学习例会组织全体干部系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十九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中央推荐的党史学习教育“四本书”的研读同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学习相结合,制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感受百年党史伟力、开创史志工作新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专题学习方案,组织全体干部撰写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感悟,从党史中汲取信仰力量、汲取奋进精神、汲取优良作风,通过多种形式的政治理论学习,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把“两个确立”转化为做到“两个维护”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政治责任,牢牢把握史志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加强地方党史编撰出版、党史展陈内容、刊物网站稿件编发等意识形态把关,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确保在党史编研及党史宣讲中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坚持党建引领,打造担当有为干部队伍
一是扎实抓好党组织活动。规范开展“三会一课”、支部主题党日、专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认真落实“思想引领、学习在先”五项机制,以学党史、悟思想为主线,组织全体干部开展党史学习专题党课“人人讲”、“七一”重要讲话学习“人人谈”活动,并将学习体会汇集成册,发放干部互学互鉴,牢固树立“党史姓党、党史为党”意识,切实打牢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工作的思想基础。
二是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将全面从严治党贯穿全年各项工作始终,用好市委赋予的党建考核棒,优化对市直单位、县(市、区)党史工作考核内容,加强平时工作考评管理,做到考准考实考严。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抓好机关财物、扶贫资金、后勤采购、书刊印刷、网站建设、党史短片拍摄询价招标等关键环节的规范化管理,确保机关清正廉洁。
三是着力建设担当有为干部队伍。立足于把党建成效体现在干部担当有为、善作善成上,以服务全市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百年大庆为己任,把编撰《建党百年襄阳大事纪实》《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两书作为锤炼干部业务本领、体现担当有为的专项行动,鼓励大家以“拼抢实”的精神状态全力以赴、全情投入,用成果和实绩体现担当,体现作为。通过参与“两书”编撰,干部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按照市委作风建设“服务年”部署,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双报到”和社区文明创建活动为载体,组织党员干部参加实践锻炼,全年领办、完成实事项目20个,人均参加“双报到”和社区文明创建活动11次。组织开展工作失误案例剖析,以自我革命精神,查找个人工作失误,撰写案例,分析问题原因,明确努力方向,制定整改措施,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情怀,推进善作善成、提质提效,形成了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21年度“作风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三、坚持守正创新,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和建党百年大庆
一是立足本职,突出主业抓服务。为全市各级党组织汇总推荐襄阳地方党史读本资料、党史教育基地、党史人物和事件视频等党史学习内容。开展“纪念建党百年”征文活动,共征集各类稿件1006篇,评选获奖稿件58篇。参与全市大型音舞诗画《旗帜》文案和“襄十随神”城市群党史知识竞答大会史实审核把关。对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档案馆等十余家单位涉及党史方面的展板、文章、影像、剧本、竞赛试题、书画展等进行审定把关,确保了史实准确、内容正确。
二是担当作为,精心组织抓宣讲。邀请省委党史研究室何光耀主任、李福珍副主任,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钟德涛教授等为全市县级领导班子成员作辅导报告,做好省委宣讲团来襄开展宣讲调研的服务工作。抽出2名班子成员参加市委党史学习教育宣讲团,并以“百场宣讲献礼党的百年华诞”为目标,组织中心业务骨干和退休党员干部,进机关、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军营开展党史宣讲127场次,深受干部群众好评。
三是丰富载体,强化宣传抓氛围。充分发挥党史编研成果作用,联系《学习强国》湖北平台、市委机关刊物《领导参考》和《襄阳日报》(晚报),利用市级新媒体及本单位“一刊一网一平台”,全面宣传展示党领导襄阳人民取得的光辉成就。全年共刊发推送党史宣传文稿336篇(次),推送“党史天天读”121期。
四、坚持精品理念,推进党史工作高质量发展
一是精心编撰出版“两书”。两次向市委常委会汇报,将《建党百年襄阳英模人物》《建党百年襄阳大事纪实》两书,列入市委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之作,组织全员上阵,查资料、做调研、撰文稿,加班加点,修改完善,去年“七一”前夕,“两书”由文汇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7月10日,作为全市庆祝建党百年系列活动之一,举办了由市“四大家”相关领导、各县(市、区)党史工作分管领导、市直有关单位负责人、革命烈士后代代表等参加的首发式。“两书”印制1.8万册,分发至基层党组织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受到全市上下一致好评,被市委领导赞誉为诠释襄阳在党的领导下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珍贵典籍,是记录襄阳地方党史的生动教材。
二是着力推进党史编研工作。完成《中国共产党襄阳历史(1978-2002)(第三卷)》修改工作。编纂出版《中国共产党湖北省襄阳市组织史资料(第六卷)》。完成省级脱贫攻坚口述史课题2篇,审核把关各县(市、区)上报脱贫攻坚口述史课题12篇。在各级报刊发表较有影响的党史专题研究成果16篇(次)。
三是强化党史宣教工作。将《襄阳史志》季刊改为双月刊,着力从刊物留史作用、可读性、品位等方面下功夫、显特色、上质量,每期刊物印制800册,赠阅市级领导、市直单位及县(市、区),并向全省各市州及汉江流域城市、全国同类城市交流。充分发挥党史教育基地作用,与市电视台联合拍摄了以15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为素材的10集地方党史宣传片《向阳之心》,该片于2021年国庆期间播出;组织拍摄宣教片《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建党百年:襄阳红色记忆》系列微视频,其中,《不忘初心,薪火相传 》荣获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影视音像作品类科研成果二等奖。与此同时,我们还对15个市级党史教育基地作用发挥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形成两个调研报告,分别在市委《领导参考》《专送参阅件》刊发,其中,《提升红色资源颜质 更好传承红色基因》被市委宣传部评为全市党委(党组)中心组服务年大调研一等奖。
四是高质量编制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根据中央、省业务主管部门工作要求,组织开展《襄阳市2021-2025年党史和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编制,通过深入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吸收各方面建议,反复修改打磨,经市委领导审定,市委办印发了“规划”,为全市史志工作提供了指导依据。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