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理论指导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 习近平深谋远虑

发布日期: 2019-12-02 来源:

  【编者按】十九届四中全会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是这次全会的一个重要议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发表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讲话。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习近平的重要论述。

  两者的含义是什么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
  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两者相辅相成,但又不是一码事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单靠哪一个治理国家都不行。治理国家,制度是起根本性、全局性、长远性作用的。然而,没有有效的治理能力,再好的制度也难以发挥作用。同时,还要看到,国家治理体系和国家治理能力虽然有紧密联系,但又不是一码事,不是国家治理体系越完善,国家治理能力自然而然就越强。
  纵观世界,各国各有其治理体系,而各国治理能力由于客观情况和主观努力的差异又有或大或小的差距,甚至同一个国家在同一种治理体系下不同历史时期的治理能力也有很大差距。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们才把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在一起提。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统领各领域改革
  “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在这个制度下的方针、政策,也将更加定型化。”当年看到邓小平同志这段话,我脑子里就浮现几个问题:为什么邓小平同志要强调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什么是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为什么邓小平同志要强调“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才行?……
  在主持起草三中全会决定过程中,我觉得邓小平同志讲的“再有三十年的时间”就是二〇二二年,时间很紧了,必须尽早把这个战略构想落下来,提出一个总目标,并用它来统领各领域改革。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三中全会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设计和发展国家政治制度,必须注重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形式和内容有机统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既要把握长期形成的历史传承,又要把握走过的发展道路、积累的政治经验、形成的政治原则,还要把握现实要求、着眼解决现实问题,不能割断历史,不能想象突然就搬来一座政治制度上的“飞来峰”。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我们思想上必须十分明确,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绝不是西方化、资本主义化!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怎么改怎么完善,要有主张、有定力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是由这个国家的人民决定的。我国今天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我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渐进改进、内生性演化的结果。我国国家治理体系需要改进和完善,但怎么改、怎么完善,我们要有主张、有定力。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亟待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创新能力不够强,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社会服务体系不健全,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等等。
  这些问题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直接或间接相关,要从根本上加以解决,就必须对体制和机构进行调整和完善,以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领域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
  ——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中共十九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
  改革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我们必须坚定不移高举改革旗帜,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制机制障碍,不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6年10月21日,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
  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就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从形成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看,我国社会主义实践的前半程已经走过了,前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改革。后半程,我们的主要历史任务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这项工程极为宏大,零敲碎打调整不行,碎片化修补也不行,必须是全面的系统的改革和改进,是各领域改革和改进的联动和集成,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上形成总体效应、取得总体效果。
  ——2014年2月17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
  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
  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
  ——2013年11月12日,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题中应有之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支撑中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2014年9月5日,在庆祝全国人大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依法治国是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2014年10月20日,在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关于中央政治局工作的报告
  法治和德治相结合
  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16年12月9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城市治理是重要内容
  城市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一流城市要有一流治理,要注重在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上下功夫。
  ——2018年11月6日至7日,在上海考察时强调
  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
  从世界各国现代化历史看,有的国家没有处理好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农业发展跟不上,农村发展跟不上,农产品供应不足,不能有效吸纳农村劳动力,大量失业农民涌向城市贫民窟,乡村和乡村经济走向凋敝,工业化和城镇化走入困境,甚至造成社会动荡,最终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这里面更深层次的问题是领导体制和国家治理体制问题。
  ——2017年12月28日至29日,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
  我们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信息是国家治理的重要依据,要发挥其在这个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信息化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更好用信息化手段感知社会态势、畅通沟通渠道、辅助科学决策。
  ——2016年4月19日,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运用好大数据
  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
  ——2017年12月8日,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哲学社会科学要发挥作用
  面对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呈现、各类风险和挑战不断增多的新形势,如何提高改革决策水平、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更好发挥作用。
  ——2016年5月17日,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来源: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新华社 学习小组)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