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记忆拾贝

革命人永远年轻——回忆八十五岁入党的战友牟玉光

发布日期: 2018-06-26 来源:

王定国

  牟玉光是抗战时期在甘肃张掖牺牲的著名革命烈士高金城的夫人,她是山东德州人,家境贫寒,曾勤工俭学读医学,在协和医院工作过,1934年,到兰州和高金城结婚并开设福音堂医院。我之所以怀念她,是因为她对人民,做出过贡献;对革命,做出过牺牲。
  牟玉光的丈夫高金城虽然信仰基督教,但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热爱祖国、拥护我们党的统战线政策、热情宣传我党的主张,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勇敢地接受党的委托,以办福音堂医院为掩护,千方百计营救红西路军失散人员,尽心为伤病员治疗,先后帮助我党找回了200多位红西路军失散人员,并安排他们回到了延安。高金城、牟玉光的表现证明他们是我党忠诚可靠的朋友。

开办医院 救助红军战士

  抗战初期,牟玉光一家到甘肃兰州开办医院,她和丈夫高金城思想进步,热爱国家,经常接触共产党员,接受我党的宣传,在国民党假抗日真反共的事实面前,他们相信“共产党是救国的,是坚决抗日的”。
  1937年8月,中共中央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代表谢觉哉和彭加伦、朱良才与高金城先生协商,希望委托他到甘肃张掖以开设医院为名,营救我红西路军失散人员。此时在办事处工作的我和牟玉光已是好朋友了。我常常给牟玉光讲我党抗日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红西路军失散人员的悲惨情景,牟玉光深受感动,她不但坚决支持丈夫做这件有意义的事情,而且请求以她在兰州开设的助产事务所为联络点,秘密转送我失散的同志回兰州八路军办事处。
  丈夫去张掖救助红军战士,牟玉光在兰州也同样做寻找红军战士的工作。她是兰州有名的产科大夫,利用工作之便,她结识了许多上层人物的太太,在和这些太太的往来和交谈中,了解到兰州秘密关押红军战士的地点和人数时,就立即设法通知我并报告给八路军办事处,办事处的领导马上与国民党政府进行交涉、行文,最终使这些人获释。像林坚、华全双等都是这样得救的。

丈夫蒙难 革命意志更坚

  高金城在张掖积极投入营救红西路军的活动,先后营救治疗了200多名红军战士,并把他们送到了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由于高金城缺乏警惕,也无地下工作经验,他的行为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在1938年2月2日的晚上,特务把他骗出医院秘密杀害了。
  噩耗传来,牟玉光不但没有被吓倒,反而表现得更加坚定,她立即赶到出事地点张掖,向当地的国民党行政长官韩起功提出要求:查明高院长被害的原因,严办杀人凶手。
  在痛失亲人悲愤交集的情况下,谁也没有想到,她在返回兰州时,不仅带回了她10岁的儿子高世杰,还冒着生命危险,带回了杨淑兰、万子英、钟一平三位红军女战士,并安全送到了八路军办事处。
  在丈夫蒙难以后,牟玉光更加坚定了革命的意志和对党的深厚感情,她毅然提出了加入共产党的要求。时任中央驻兰州八路军办事处代表的谢觉哉,认真考虑了她的请求,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和她自身条件,告诉她继续留在党外工作更为有利。牟玉光接受了谢觉哉同志的意见。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她虽然没有在组织上入党,但在思想上已经站在了党的行列。
  1946年张治中先生任国民党西北行辕主任兼新疆省主席。他遵照国共两党在重庆的“双十协定”,释放并送回在新疆关押的100多名我党的同志,护送任务交给了刘亚哲先生。6月20日,这些同志从新疆到兰州,住在东较场的营房里,牟玉光从刘亚哲处知道了这一情况后,非常激动,一定要去看望这些同志,因为这些同志是当年从兰州到新疆去工作的,有的她给看过病,有的就是她营救的红军战士,她都认识。当时内战在即,跟共产党来往是很危险的。可牟玉光不畏艰险,就在6月25日同志们出发前,她化了装,戴上墨镜,去了东较场,她终于见到了张文秋等人,大家紧紧地握手,热泪盈眶,久久说不出话来,相互问候,诉说久别衷肠。她还告诉张文秋说:请转告同志们,这次你们是真正回到家了——延安。护送你们的刘亚哲是我的女婿,一路上他会照顾你们的。

“我要入党” 始终坚定不移

  1980年,牟玉光已是85岁高龄,她再一次向组织提出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请求。此时离她第一次入党请求已整整42年了。飞逝的岁月不但没有淡薄她的意愿,反而更增强了她的渴望。对党的信任,对理想的追求,对故人的安慰,对后人的鼓励,她再次向党提出了申请。不负初衷,甘肃省委组织部接受了她的入党申请。1980年8月1日批准她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实现了她平生的夙愿。这一天,对于这位80多岁才入党的老同志,是多么值得高兴和怀念啊!
  我和牟玉光在北京见面,是由于牟玉光获悉当年被她营救过的战友杨淑兰逝世,她竟不顾八旬高龄,从兰州赶到北京参加追悼会,体现了她对革命战友的一往情深。追悼会后,我留她在家里住了一段日子,也就在这时牟玉光邀请我有生之年一定要重返一趟甘肃。她要陪我到当年高金城蒙难的地方张掖凭吊亡灵,顺便也去看望那些还健在的老同志。
  我记得牟玉光在临走时讲过的话:别看我老了,我还能为党工作好几年啊!”我欣然接受了她的邀请。但是后来准备成行时,却传来了牟玉光逝世的噩耗。唉,人生一世不可避免要有一些憾事。这件事情,让我至今回忆起来,还深感愧疚和遗憾。有什么可以挽回这一遗憾呢?唯有我的一首《西江月》,能够表达对她的追祭和无限怀念:
  晚年京城一别,音容常忆在怀。荣萸插遍待人来,举杯斯人宛在。
  残存意志不败,容衰信仰难改。灵前一揖深深哀,久久心潮澎湃。
  记忆中的战友还有很多,他们的故事不仅感人,更让我们今天的年轻人深省,有很多年轻人问我:从苦难的童年到参加红军,从雪山草地的艰辛到河西血战的悲壮,从枪林弹雨走进和平年代,积极投入祖国现代化建设,已94岁的您和您的战友们是靠什么始终保持坚定的革命信念?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始终保持年轻向上的朝气?”我对他们说:“先我而去的战友,用他们的一生回答了你们。那就是:靠对党、对党的事业的无限忠诚!对同志、对群众、对人民的无私热爱!靠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和百折不挠的意志!这是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品质。”有这样一首老歌: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她好比大松树冬夏常青,她不怕风吹雨打,她不怕天寒地冻;她不摇也不动,永远挺立在山岭”。
  他们永远年轻,他们永远挺立在时代山岭之上,他们永远鞭策着后人前进!
  (作者系谢觉哉夫人,曾任第五、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文章摘自《中国监察》2006年第19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