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新四军研究会 王 友
2016年9月9日,在毛泽东主席逝世40周年的日子里,我与爱人周飞,再次前往北京,静默在缓缓的瞻仰队伍中,祭拜咱们的领袖毛泽东。
2016年6月,我1岁半的小孙女,断断续续学唱东方红,太阳升......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稚嫩的童声,让我热泪奔涌。想起38年前秋的北京。
1978年9月至11月,秋风习习的京城,人们身上披着丝丝的寒意,心里装着没有抚平哀痛。低沉的氛围中,我获得终生难忘的一份收成。
1978下半年,接到全军瞻仰毛泽东主席遗容办公室的通知安排,广空所属百多名爬过雪山,走过草地的老红军和抗战时期入伍师级以上、解放战争时期入伍军级以上领导,进京瞻仰毛主席遗容。医护人员保健外,视身体状况允许一名家属陪同。
受命司令员王海、政委朱云谦的指派,组成广空机关、部队“瞻仰毛主席遗容”办公室,我被指令赴京总带队。秘书处伍敬荣、梁有成、王佳俊和458医院丛树礼副院长、两名科主任及医生、护士等参加工作组。先后3批组织带领老首长们进京。
3个多月的时间里,我有幸7次进入毛主席纪念堂。受到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教育和洗礼。京西西山招待处,等待统一安排进纪念堂休息期间,数次聆听红军叔叔、伯伯们,讲长征,忆长征。老人家们泪洗戎装,长哭当歌,讲着讲着,情不自禁站起来向会议厅的主席像举手敬礼、鞠躬。并低声悲吟:“东方红,太阳升...... ”。看到老泪纵横的他们,工作组人员也无法抑制泪水。他们动容动情,我更清晰懂得:没有毛泽东主席等老一辈革命先驱,不可能有中国共产党;没有中国共产党,不可能有中国工农红军;没有工农红军,不可能有长征;没有长征胜利,不可能有人民政权......
尽管时间流逝,过往不能复制。但是,历久弥坚的红军的逶迤、长征的旋律、东方红的光芒,形成历史,总在折射浓厚的流光溢彩。一份无法估量的矿藏财富,一直永存在我的心中。激励着我们一如既往,痴心不改的歌颂。
为了更多了解长征,铭记红军叔叔、伯伯们用血肉铺路,用亲情和生命追求理想,用信念大写坚贞和忠诚。不胜枚举的红军阿姨、红军妈妈,襁褓中的贺捷生,三寸金莲的杨厚珍,炮火中分娩的陈慧清等,与生理和生命极限抗争,死也不掉队,坚定地跟随队伍,走出她们天下第一的崇高理想和壮志豪情;他(她)们红旗、钢枪共举,谱写、演绎、打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空前绝后的悲壮史诗。他(她)们用血肉之躯浇灌出的理想、信念、品行,树立起共产党员和人民军队高大形象。他(她)们是国家基石,共产党的精英,军队的军魂,民族脊梁。
我先后聆听过多名老前辈们讲长征、忆长征。一方面军吴富善、李长暐、龙光、罗四海、傅林标、吕黎平、姜洪照等;二、四方面军和抗联的成钧、谭家述、黄玉坤、高厚良、方子翼、王定烈、陈志彬、陈刚、廖忠诚、张忠杰、孟明兴、刘传清、梅少卿、阚济世、刘明鉴、卢连峰、高体乾、韩少逢等老革命。
岳父周琳烈士书写回忆说:什么叫长征,为什么要长征?几万句话说不尽,几本书也写不清。每一个经历过长征的战士,都有一部说不完的长征史,都有一部特定的长征情,都留下一辈子无法忘掉的冲锋、突围、转移、失败的呐喊,伤亡、挨饿、胜利的哭笑声。
他说:
“1926年我只有12岁,参加了赤卫队和少共先锋,成为苏维埃政府委员和洪湖赤卫队小兵,16岁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18万多长征的红军一员,忍着体内弹片的折磨,坚定地走完2万5千里长征。看到五星红旗升空的红二方面军长征将士剩下不足2000名,我是其中一名。长征途中,我只22岁,由红5师整编到红6师。 又到红32军96师。红96师是三大主力最后一支后卫师。而我在最后这支队伍的最后,肩负军团首长贺龙、关向应、罗炳辉等命令:主要搞收容。代表党,代表红军,代表方面军,为了革命胜利,为了战友们希望,担负着保卫生命,保护生命,收容生命,鼓励生命,抢救生命,捡回生命,掩埋、安葬牺牲的收容大队的重任!一路上,收容、捡回掉队和死亡线上挣扎约千条生命,参加和亲手掩埋、安葬约300余名无名红军弟兄。
长征途中,我们在湘鄂西共同奋战6年多老战友贺炳炎,在瓦屋塘战斗中,右胳膊被敌人枪弹打穿,没有医疗条件,医官们用锯木头的锯子,锯掉他的筋肉相连的胳膊,贺龙含泪要了几块骨头渣子,用红绸子包起来,郑重地说:贺炳炎的骨头,我拿他教育部队,激励部队,共产党员的骨头就这么硬!
长征途中,我们18团在威宁干沟梁子战斗,余秋里左胳膊被敌人子弹打断,我喊担架队抢救下火线。没医疗条件,他忍着伤口化脓、生蛆的痛苦煎熬190多天,到了甘南县锯断左胳膊。此后,我们再也没他有笑容。长征途中,洪湖时期我的两位团长,4师参谋长汤福林、5师参谋长高利国,过玉龙雪山被滚雷和炮弹炸飞。
长征途中,曾在鄂西北瓦庙集7天7夜的战斗中,饥饿最难捱的时候,悄悄塞给我2块带泥土渣子的橘子片,一个战壕里打阻击的军旗兵,39岁的高玉明老大哥,饥饿过度倒下去了,他仰卧在草地,深陷的眼窝,一对灰蓝色的眼睛瞪得大大的......前路部队战死、冻死、累死、饿死、缺氧死和中毒死的。有的,怀里抱着枪,眼睛朝着部队远去的方向;有的,一只手伸向前方,没有裤腿而裸露的瘦腿,匍匐爬行拖压留下紫黑色的血迹;有的,嘴里叼着野菜叶,佝偻卷缩杂草中,默默死去...... 这支半死半活的收容队,用黄泥、杂草,简单地草草掩埋、安葬。挂上没有颜色的八角帽、瓜皮帽;插上支撑身体的小木杖,立起残痕斑斑的长枪或者号令三军的冲锋号。队长:“你们走吧!我不行了”!多走一天,就多一天死亡,多出十几个、几十个坟堆。
长征途中,伤员们最后的表情,叹息,瘦得像竹竿似得胳膊,颤颤抬到半空,做出敬礼的姿态。多次抱着软塌塌的尸体,欲哭无泪。长征途中,惊心动魄的每一刻,尤其捡回岌岌可危的生命,掩埋挣扎到咽下最后一口气的弟兄。让我更饱尝什么是情感的折磨,令我身体麻木,神经恍惚,撕心裂肺,刻骨难忘,我的灵魂被掏空。反之,令我北上抗日的理想和步伐更加坚定。我们收容队多数是原二方面军的。不认识毛委员、朱老总等,听传达消息时知道他们的名字,心里佩服。很想看看他们的模样。雪山、草地、无人区相互搀扶、背着、抬着艰难向前挪动。用语言、眼神、手势送去鼓励:再坚持几天就胜利,坚持就能见到毛委员、朱总和咱们的贺总,成为共同的力量和信念。
长征途中,我是最后一个走出草地,向死难烈士挥手告别、最后一个背着放弃生命希望的贵州籍小伤员,爬完雪山。当我迈出草地,走下雪山的刹那,觉得好似从地狱回到人间,从死亡迈向重生。就这一步,迈出红军的气魄,迈出共产党员死都不怕的精神,迈出了画上长征胜利的句号,迈出了走完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征程。
长征途中,仅我32军96师,7月11日在甘孜向草地进军1800人,10天后走出草地,9月8日到达哈达铺,只剩下400人。今天,那些在雪山、草地,没有坟头,没有碑文,杂草、黄泥、冰块、石头、枯枝,垒起的简易坟堆;漂浮和深陷到死海泥潭中的无名烈士们、雪山顶上冻成冰人雕像的尸骨何在?那八角帽、瓜皮帽、破旧不堪的杂色衣服是否腐烂飘走?枪托和冲锋号,还有影踪吗?但是,那一个个孱弱的身影和一串串血迹,划破长空的清脆枪声,永远留在我不灭的记忆中!”
多年来,我夫妇先后沿着父辈长征足迹,走进本没有路而被他们用生与死,理想和誓言趟出世界唯一,中国特有的精神之路、富强之路、红色之路!去江西、湘鄂西、云贵川、陕甘宁;登井冈山、娄山关、玉龙雪山、乌蒙山;渡洪湖、赤水河、鸭池河、金沙江;祭遵义、息烽、修文、阳泉、延安、大草原和东北抗联部分战场、密营等。对着先辈们厮杀的战场,对着烈士碑墙上铭刻着只有十几岁年龄的名字,对着那漫漫征程,探寻精神,抚慰英灵,焚香叩拜,泪洗长襟,写下感受。红军长征的共性简单说:一个字,活;两个字,不死;三个字,死不行!一句话:失败中找胜利,死亡前要逃生;两句话:将死置之度外,不惜死。为了理想、信念和精神获得永生;三句话,坐地等死,不如拼死一搏。征战他方,致星火不灭。活、不死、死不行,视机燎原再生。是他们的信条,是他们的座右铭。
若有安身立命的根据地,谁愿意去远行?三大主力四支队伍没有立足之地,前进不得,后退无路,扎营不成。形势所逼,急中智生,用老祖宗的锦囊妙计,36计走为上。也是毛主席说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伍修权回忆:广昌失败后,领导们商量转移向湘鄂西二、六军团靠拢。朱总司令回忆说:长征就像搬家一样,坛坛罐罐什么都搬,结果很吃亏,部队行动很慢。过湘江,一方面军8.6万多名红军将士,伤亡5万多。挑夫、马夫、伤亡最多是新兵,累赘最大的是辎重。遵义会议后,毛主席进入军事三人团,运筹指挥四渡赤水,不是谁都愿意围着一条河,往返来回跑,也不是谁先天就有用兵艺术和指挥才能。弱躲强,智者胜。绝境逢生,险中求命。王明的代表李德、还有原名何克全的凯丰等,喝着咖啡,砸着核桃,脱离中国国情,指挥没有灵活性,让部队瞎冲锋。战士伤亡惨重。孙子兵法曰:能因敌变而取胜者,谓之神。毛主席提出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红军指战员们认可、听从。娄山关上战旗红,四渡赤水出奇兵。从此,长征有了指路明灯。
三大主力4支部队历时两年,途经14省,总共行程6.5万多里,翻越21座大山,18.9万多人出发,包括2500多名巾帼英雄。到达陕甘宁剩下5.7万余人,满身伤疤的女英雄剩下300余名。一方面军出发8.6万人,到达吴起镇,剩下7000余人,加上合并过来的15军团,剩下1万余名;四方面军出发8万人,剩下3.3万名。徐帅回顾:部队到达甘肃会宁等地会师后不久,再派出2.18万人组成西路军,由靖远县河包口西渡黄河,奋战5个月,结果失败,几乎全军覆灭,伤亡2万余,回来2000多名;二方面军从湘西出发1.75万人,途中在甘孜一方面军九军团人马加入,共计20500人,到达宁夏西吉县将台堡和甘肃会宁兴隆镇会师,剩下骨干8500余名。沿途扩红4800人,合计到达会师地约有1.33万名。
长征惨烈之状,出发近19万人队伍,最后剩下3.7万多人,各种状况的发生,没了15万多条的生灵。惨败到惨胜,牺牲最多的还是6百多场战役、战斗造成。中层指挥员吴富善、吕黎平、李长暐等说:360多天长征,100多天是被敌人打和打敌人。除打仗之外,跑、躲、藏、找吃的也是长征途中一刻不放松的头等大事。李长暐说:过草地,每个营、团都没吃的,组成寻找野菜和试吃小组,伙食班和战士们难过,搞到点野菜吃多了,中毒拉肚子,死一些人。傅林标说:部队吃野菜、吃草根、吃树皮,不好咽下去,不吃吧,还肚子饿,草根树皮吃多了吧,堵在肚子里,拉不下大便,我是行医的,跑前跑后,用手帮助战士们抠大便,来不及扣的,有憋死、胀死的。曹昆隆说:我是供给部长,部队没吃没喝极其难过,告诉大家渴极了,接自己的尿滴滴喝几口。孟明兴说:过草地掉进沼泽淹死不少人和马。他自己喝了草地的水,中毒差点扔在草地里喂山鹰。
共产党的历史、红军的历史、中国革命的历史宏伟浩瀚,但历史细节不能淡忘,史实没有轻重。南方8省1万多名红军将士展开殊死的游击战争;琼崖2千多名红军勇士举旗不倒闹革命;西北9千多红军战士呼风唤雨打匪患,迎接三大主力到陕甘宁;东北抗联4万多将士爬冰卧雪,在深山老林与敌抗争,阻止钳制76万多日寇侵略者越过长城加剧对华屠杀进攻。卢连峰说:抗联勇士天天对着鬼子和伪军作战,14年的血雨腥风,不是长征策应长征,等于长征;韩少逢、石祖清等说:在日伪统治的白区,地下党和左翼联盟等,支持红军医药给养,当交通,送情报等惊心动魄,冒死舍生!
每一个经历过长征的红军战士,都有一部长征史,处在队伍不同的位置,感受各有不同,苦、难、伤、痛、死等,展现出惨烈悲壮之举,许多红军叔叔、阿姨的名字可能已经不被人们记起,倒在长征途中的先烈们永远无法回应,活着的红军前辈尽可能用残缺的记忆和伤痛的情感来倾诉,后来的人尽力用文字、语言、影视表述丰盛。
几十年前的北京纪念堂,旅大警备区的阚老红军,长征途中是朱总司令的马夫,他说:从长征到延安那些岁月,经常见到毛主席。今天,看到毛主席睡在冰冷水晶棺中,他根本控制不住自己,丢掉拐杖,对着水晶棺扑跪在地,连续叩头大哭,口中断断续续说些什么。曾新武、刘传卿、罗四海等也跪下来叩头抽泣不起身。我和伍秘书也急得跪下去,扶这个、搀那个,好不容易劝起身。后面的长龙中,其它的老首长,又有跪下去的,再往后黑压压的队伍,远远地朝水晶棺不停地鞠躬,哭声连串。
这些老革命,忠心耿耿,战功卓著。有的伤痕累累,有的行动不便,见到领袖遗体,哪受得了!发自心底的真情实意,无法控制。他们长哭当歌,低声吟唱东方红,太阳升......走出纪念堂。曾新武主任哽咽着对我说:毛主席领导中央红军到达陕甘后,西北的天都红了!人人都高兴,我们送去皮袄,粮食和洋芋、鸡蛋、冻豆腐,还有药。
回到大巴车上,一些老同志还在抽泣。原陕北红军医院的曾新武主任对我和伍秘书说:在华池县南梁医院看到长征过来的战友们,个个精疲力尽,蓬头垢面青菜叶子颜色的脸,没有一丝笑容。衣服褴褛,行李又破又漏,从头到脚又脏又臭。但是,个个说起话来,南方语音听不懂,谈论事情,斗志昂扬,特别动情。那个时候,我才知道什么叫做“又臭又硬”,伤口流脓臭,脚丫子裤裆烂的臭,行装破烂臭,性格豪迈骨气硬。
陕北红军有人说,中央红军遇到天时、地利、人和,见到了救星站住了脚,得救了。后来,习仲勋知道这些说法,即刻纠正:是中央红军和毛主席救了陕北和陕北红军。毛主席和党中央是陕北的大救星。如果中央红军晚到4天,我和老刘志丹就被活埋了。周恩来副主席对刘志丹说:我们是互救哇!说着说着,他又哭起来。我们看看其它一些老首长,多数自我情绪控制。
几条慢腾腾向前挪的绿龙般瞻仰队伍,三军的老将军、老战士们汇集在天安门广场和毛主席纪念堂四周,气氛低沉中时不时地传来“东方红,太阳升........”
李长暐、吕黎平将军说:东方红的魅力是什么!就是战斗力、凝聚力、是毛主席、共产党做到了为百姓谋福利,历史形成老百姓发自内心的声音。我们跟共产党走、我们爱领袖毛泽东,我们爱唱东方红!
长征,看似杂乱仓惶转移,前期的论争不休,惨败后激发出智慧和求实,在犹豫中选择了科学与坚定。变不利为有利,变被动为主动。对前途充满信心,对事业充满坚定。对困难充满乐观,对敌情充满敢打必胜。这些,是红军长征胜利的法宝。因而,由败而不灭翻转为胜。80年了,无论有名无名,我们没有忘记!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那就是—工农红军。我们在这里大声呼喊:红军叔叔、红军阿姨们,红军爸爸、红军妈妈们,我们想你们,我们永远爱你们!
几年前,王定烈老将军健在时,我们去看望他。老人家谈起长征,谈起他在西路军《地狱归来》和《沧海一粟》后,忧心忡忡地拉住我的手问:“孩子,现在还有多少人记得我们有那么一大段艰苦岁月和红军长征吗?”我流着眼泪回答老人家的问话“记得! 记得!我们都记得”!
老人忧心的不止是记不记住红军、长征、艰苦而是老一辈舍命打下的江山、道路、制度、方向、精神和延续问题。当听我回答后爽朗大笑,浓重的四川话:“记得就好吆!记得就好吆!”地拉住我夫妇手,走进他的夫人,两年前去世的新四军老战士,刘阿姨的房间,讲述刘阿姨一家忠烈献身大事记。让我们在刘阿姨遗像前敬香默哀!难忘瞻仰毛主席遗容期间那些的老红军、老首长们,他们感情真挚,语言质朴,处事待人,厚道踏实,使我终身难忘。
今天,他们基本都走了,想到这里,心情难过!但是,所留给我话,记忆一生,他们说:看到毛主席的遗容,难忘长征岁月,难忘延安岁月,难忘跟随毛主席天天打胜仗的日日夜夜。那个时候,我们这群人,跟随毛主席为首的党中央,手挽手,肩并肩,高唱“英特纳雄奈尔一定要实现”的伟大理想之歌,甘愿去牺牲。
实践证明,中国这个大舞台上,干过的领导人不少,毋庸置疑,毛泽东、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大救星!他们还反复告诫我:小王,不管到什么时候,不管谁说什么都要记住:你的前面有长征,你的父辈叫红军;不管到什么时候,都要记住:共产党伟大、光荣、正确;忘记谁也不能忘记共产党、毛泽东主席给咱们穷人的恩情。陕北人民的代表先有李增正、后有李有源,唱出了人民的心声: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来个毛泽东......他是人民的大救星。唤起人民闹革命,率领红军走长征!率领人民走进新征程!文者在东北烈士陵园红军精神,长征精神,毛泽东思想,共产党为人民服的宗旨,非一朝一夕形成,无数鲜活的生命,流淌殷红的鲜血浸染,历经千锤百炼捶打,得以凝结形成。前人时代,有前人的史诗,他们初心誓言,手挽手,肩并肩,一辈子唱着“英特纳雄奈尔”之歌,为了把生活过得像诗一样有韵味,规划把环境打扮得像画一样绚丽多彩而奉献牺牲。一切留给了后人,一切留给了今天。
先辈留下精神财富和物资财富,在两个百年即将到来交汇点,承上启下,薪火相传,重托使命,发扬红军精神,引导、培养后代爱国、爱党、爱军、爱家,把先辈打造出的好传统、好作风代代延续,光荣而道远!历史给予机遇,时代赋予责任,牢记共产党人“宗旨”,紧跟习近平为首党的中央步伐,学好共产党为什么能做到前人不可能做到的事;马克思主义为什么中国化能行得通的特点特色;理解好社会主义制度好过其它任何制度的根本性质。朝着复兴目标,砥砺前行,走好新长征之路,为党和人民作出新贡献!
(作者根据2016年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报告会场所做的报告整理,文章有所删减)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