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知识荟萃

长征中的外国人

发布日期: 2016-08-10 来源:

周继强

  在红军长征的队伍中,有几位外国人。他们是共产国际派驻中共的军事顾问李德,外国籍红军著名指挥员毕士悌、洪水以及跟随红军长征的外国传教士勃沙特等。
  李德,原名奥托·布劳恩,曾用名华夫。早年加入德国共产党。1932年受共产国际派遣来到中国。1933年9月,从上海进入中央苏区,任军事顾问。他实际直接掌握军事指挥权,积极推行错误的军事路线,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长征初期部队的严重损失。1935年1月,列席遵义会议,在会上受到批评,并被取消了指挥权。此后,随中央红军长征到陕北,1939年回苏联。后来,他在报刊上发表文章和出版书籍,拒不承认错误,歪曲红军长征历史,并诽谤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
  毕士悌,曾用名杨林、杨宁,朝鲜人。1919年侨居于中国吉林珠河(今属黑龙江尚志县)。早年入云南讲武堂,后在黄埔军校任区队长。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叶挺独立团的营长,参加北伐战争。后赴苏联学习,1932年进入中央苏区,1934年10月参加长征,任军委第1野战纵队第4梯队(即干部团)参谋长。到达陕北后,任红15军团第75师参谋长。1936年参加红军东征战役,在山西石楼贺家坳战斗中牺牲。
  洪水,曾用名武元博、阮山,越南人。早年流亡中国,后进入黄埔军校第4期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广州起义,1931年春进入中央苏区,1934年参加中央红军长征,任干部团教员。后参加中国抗日战争,1945年赴越南参加抗法战争,1951年回到中国,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训练总监部条令局副局长,195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授予少将军衔。1956年10月在北京病逝。
  勃沙特,英国人。1922年10月从英国来到中国贵州传教。1934年10月,红6军团攻占贵州的旧州,扣押了勃沙特。此后,他随红6军团行动,对红军逐渐有所了解,并为红军执着的革命意志和严明的纪律所感动,帮助红军翻译地图。1936年4月12日,红军在云南富民释放勃沙特。不久勃沙特以跟随红军行动和长征560天的亲身经历写下《长征目击记》,于1936年在英国伦敦出版。在一定程度上真实记录了红军长征的历史。
  (选自《解放军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