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知识荟萃

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校

发布日期: 2019-01-29 来源:

  1924年5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议。会上,发出一个重要的声音:“要尽快设立党校,养成指导人才……”这是迄今为止所见到的中共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到的办党校的记载。
  要在中国设立党校,中央首先想到了安源。
  从当时全国各地的情形来看,安源是最具备条件且最亟需创办党校的地方。一方面,安源党组织通过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子弟学校、工人读书社、妇女职业部、工人师范班和劳动童子军,初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人学校教育体系,在领导工人教育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一方面,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惨案”后,全国的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而安源工人运动却奇迹般地继续高涨,出现了持续两年多的兴盛局面。党依靠工人的团结和斗争,有效地保卫了工人俱乐部和已经取得的胜利成果,1924年安源的党员人数骤增,到年底安源地委拥有200多名党员,占当时全国党员总数(994名)的五分之一,成为全国最大和产业工人成分最多的地方党组织,从而在政治上、组织上、经济上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条件。
  这是一块充满激情、充满火焰的土地,正是可以培养共产党干部的最佳之处。
  会后,党中央和团中央领导人蔡和森、恽代英、林育南相继来到安源巡视,着重对党、团组织内部的训练给予指导。在视察后,恽代英在他的巡视报告中写道:“安源为独一无二之无产阶级组织。”
  1924年秋,曾在苏联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过的汪泽楷、任岳、袁达时、胡士廉、萧劲光等,回国不久即被派到安源工作。从而加强了安源党、团、工会组织的领导力量,同时也为安源党校的创办准备了干部。
  1924年10月底11月初,安源党、团地委联席会议根据中共中央5月召开的扩大支委会关于举办党校的决议精神,决定合办党校(亦称团校),训练党、团骨干力量。
  时任汉冶萍总工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委员长的刘少奇,对安源党校十分重视,他指示安源路况工人俱乐部要对党校的创办予以大力支持。遵照刘少奇的指示,俱乐部腾出安源路矿工人第一校作为党校校舍,那里宿舍、课堂、办公室、操场、厨房、厕所一应俱全。
  在刘少奇的直接领导下,1924年12月,中共安源地委党校(亦称团校)开学。开学地址首先在安源一个名叫“十八间”的屋里。但由于地处闹市,房子又小,不适宜办党校,后来便搬到安源张家湾工人子弟学校第一校内,教室设在二楼,房间坐东朝西,宽敞明亮。里面摆放着十几张简陋的桌椅板凳,正面墙上挂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李卜克内西和卢森堡的画像。
  安源党、团地委各派30人到校学习。分为两个班:一为初级班,专收工人中的党、团员;在这里担任老师的是中共安源地委书记兼宣传部长汪泽楷、地委组织部长任岳、新任青年团安源地委书记袁达时、地委委员胡士廉、安源工人俱乐部游艺股长萧劲光……刘少奇也曾到党校授课。授课的教材为瞿秋白、王伊维所译《政治经济浅说》《俄共党史》《少年运动史》等。每周授课3次共6小时。安源党、团地委还自编了《社会发展史》等教材,由教员刻板油印后,装订成册发给学员阅读。授课时,教员结合教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从原始社会讲起,讲到袁世凯复辟称帝,再到与日本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学员反映良好。
  1925年5月,因大部分党校学员每天都要正常上班,加上他们都在党、团、工会组织中任职,实在抽不出时间来上课,又因为地委书记汪泽楷等去醴陵发展党、团组织,而不能按时授课,于是决定将两个班缩减为一个班,共30人。课程亦缩减,仅讲授《政治经济浅说》和党的“四大”重要议决案。
  党校学员毕业后,有的去基层担负领导工作,有的调往外地委以重任,有的派到苏联留学深造。譬如,1925年9月送到苏联留学的就有曾任中共安源地委书记的宁迪卿、青年团安源地委委员胡子厚、地委候补委员左镇南、汤正清、罗寿如等。安源党校毕业的大部分学员,在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和土地革命时期为革命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1925年9月21日,北洋军阀武装封闭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中共安源地委党校被迫停办。
  中共安源地委党校的创办,是安源路况工人运动对中国革命所作的开创性贡献。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会长龚育之教授在为安源党校成立80周年的题词中写道:“安源党校是迄今查明的我党创办的最早的党校。”
  的确如此,安源党校是我们党历史上第一所党校。创办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意义却十分重大和深远,它为党培养了人才,造就了干部,增强了党员的组织力和战斗力,为中国共产党以后创办党校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来源:江西档案信息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