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2月18日上午,毛泽东忙里偷闲,与李先念、李雪峰、罗瑞卿、王任重同游东湖。
碧波荡漾的东湖,历史悠久。春秋时期,鄂王熊红曾在湖滨筑地饮马。楚国令尹斗越椒发动叛乱,与楚庄王大战于清河桥、鼓架山。
这里的曹操庙,刘备的郊天台,关羽的卓刀泉,鲁肃的陷马洲,为后人留下了不少优美的三国时的传说。到了唐朝,开国元勋尉迟恭修建了弥陀寺(后改称宝通寺),元代的洪山宝塔,明太祖儿子米帧的吹笛山,还有血洒疆场的太平天国女战士的九女墩,北伐军阵亡将士墓,中共早期著名共产党人施洋烈士墓。这些人文景观也为东湖增色不少。
在新中国成立前,东湖一片荒凉。仅有一处“海光农圃”,有三四十名农工种了一点水稻,裁了一些梨树,开了一间粉坊。
几个渔霸,瓜分了东湖水域。帝国主义在湖的西北岸办了一个教会医院,强占了一大片土地。
1936年,军阀夏斗寅为巴结蒋介石,在他50大寿时,修了一个中正亭。因忙于内战,蒋介石一次也未光顾,有拂夏斗寅的一片忠心。还是老百姓,习惯地将其称为湖心亭。久而久之,把以蒋介石名字命名的中正亭却忘却了。
除湖心亭、湖光阁外,辽阔的湖面,一览无余,光秃秃的,无任何景点点缀。沿湖靠打鱼为生的渔民,靠一只破船、一张破网,凄苦度日。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中南军政委员会做出决定,将东湖周围方圆三至五里的地方辟为风景区,成立了建设委员会,开始了东湖风景区的建设。
毛泽东一行,驱车来到了东湖。那时的东湖,没有蜿蜒曲折的长堤;那时的磨山还是个秀美的处子;那时的风景区,没有错落有致的亭台楼阁,也没有飘粉流黛的雕梁画栋,有的只是一块块棉田般的农家田畴,宛如一位粗服淡妆的农家少女,不施脂粉,不缀花钗,保留着自然的天韵、自然的质朴。但仍掩不住东湖的天生丽质。
19日上午,慧眼识东湖的毛泽东,在和中南局、湖北省委几位领导谈话时,以他特有的美学思想、欣赏趣味,对东湖进行了一番评论。
毛泽东说:“你们的东湖不错嘛!昨天我在船上大致观察了一下,湖的北面地势平坦开阔,南面层峦叠翠,东西两面丘陵起伏有致。整个湖区,山水相依,自然条件绝好,是游览休息的好去处,特别是如此浩瀚的湖面,如此清澈的湖水,真是少见啊!”
毛泽东的一番评论,使在座者无不惊叹!识东湖者,毛泽东也。毛泽东成了东湖的知音。人们说,这也许是日后毛泽东在东湖客舍百住不厌的缘故吧!
见毛泽东如此喜爱东湖,李先念、王任重也兴致勃勃地向他介绍起东湖的人文景观来了。
“主席,您知道吗?东湖的湖水面积有30多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湖的五倍呢!”
“是吗?”毛泽东又饶有兴趣地谈到西湖。他是1921年7月,在嘉兴南湖游船上参加中共“一大”会议后于8月2日来到杭州,3日游览了慕名已久的西子湖。4日,毛泽东经江西回到了芙蓉国。解放后,毛泽东重返杭州西湖,比这次游东湖晚了10个月。
“主席,您认为西湖、东湖哪个更好?”
“我看西湖、东湖都好。”过了一会儿,毛泽东又对王任重、武兢天说:“东湖还有待开发。不过,你们在东湖盖的两座房子,可真让人不敢恭维,像个乌龟壳,有什么好看?落后的东西都要逐步废除。木船是民族形式,要不要用轮船代替?为什么人们不喜欢旧茅厕,要用抽水马桶?飞机、汽车、还有坦克,哪一样是民族形式?我是说,要提倡进步,反对保守,反对落后。不管怎么说,还是大洋房比小平房好么。”说到这里,毛泽东话锋一转,有所指地说:“有些人,对保护老古董,劲头可大了。北京妨碍交通的牌楼也反对拆除呢!总之,我爱进步的中国,不爱落后的中国。”
很显然,毛泽东的这一席话,是从北京拆除东单、西单牌楼出现的不同意见之争引起的。在这场争论中,毛泽东坚决主张拆除,他一心要把北京建设成现代化的城市。看着满目的古里古气,了无现代明快感的建筑,似乎有一种落后保守的阴影笼罩在他的心头。他有意地将这场争论上升到是保守传统还是追求现代化文明思想的高度。
后来,在执行中发生了偏差。所有城墙都统统要拆。爆发了一场争论。
主张拆的说:城墙限制妨碍了城市的发展,阻碍交通。更何况这是封建帝王的遗址,理应拆除,拆后还有地皮、砖,有利可图。
反对拆的以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为代表,他们说:现代大城市为防止过度密集和拥挤,采取用园林带分割小区的办法,城墙正可负起承担现代大城市区间的隔离场。环城沿护城河,可砌花池、栽种花木,城楼、阁楼可辟为陈列馆、图书室、茶店铺而方便市民休息、娱乐、纳凉、游戏。登高远眺,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空中花园——环城立体公园。当战争时,城墙可成为高射炮阵地,古老的防御工事,在现代还能再尽历史义务。
但梁思成的意见没有被接受。一个在二战中曾成功地劝阻美军轰炸奈良和京都、被日本人民誉为“古都恩人”的建筑师却不能阻挡本国政府中的某些官员的行为,亲眼目睹北京古都一条宏伟壮丽的城墙被拆除,被化整为零。而城砖被用修房铺路、修防空洞、修厕所,总长46公里,那么巍然环拖北京的明清城墙,荡然无存。现在人们只能从“三楼两段(即正阳门城楼,德胜门前楼,东南角楼,分位于西便门和北京站东街的两段)的城墙上来寻觅旧日的梦痕了。岂止北京,整个神州,除少数几个特许象征保留外,昔日千千万万劳动人民用血汗构筑、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城墙的雄姿,消失殆尽。
问题在于不能把现代化的文明城市与保留民族风格对立起来,而民族风格也绝非封建遗孽。但当人们清醒认识时,人民已付出了昂贵的代价,这个损失已是无法弥补了。
毛泽东批评东湖的两个“乌龟壳”,是湖北省委建在湖岸边的招待所的两栋房子。土黄色的两层顶楼上扣着看上去比两层楼还要高的又大又厚重的屋顶,而乌黑瓦从房顶一直铺到房檐,远远望去,活像两只匍匐在湖边的巨龟。原本为突出古代建筑特色,结果弄巧成拙。毛泽东的形象比拟,把众人逗得乐不可支。笑完,大家对毛泽东的话慢慢思考,咀嚼出一些味道来了。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