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毛泽东在东湖

毛泽东首次南巡在列车上的谈话主题是:治黄和南水北调

发布日期: 2015-01-20 来源:

  
  1953年2月14日,也就是阴历大年初一,全国老百姓还在过年,毛泽东却乘专列南下。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首次巡视南方诸省。他的第一站是湖北武汉。
  这时的毛泽东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在28年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以他的胆略和智慧,带领成千上万的满脚泥巴、满手老茧的中国劳动人民,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飞机加大炮,夺取了全国政权。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毛泽东的时代!他开始带领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成功地进行了土地改革,彻底砸烂了封建剥削制度,使亿万农民第一次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三年国民经济的恢复,使庞大的中国恢复了元气。在此基础上,将制定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展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朝鲜战场,与朝鲜人民一起,打败了美国为首的由16国组成的“联合国军”的疯狂侵略,迫使骄横一世的美国签订了停战协定。这不仅保卫了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也大大提高了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在社会主义建设中,
  他摒弃了“老大哥”的教条模式,决心要把一个拥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四万万人口、56个民族的泱泱大国建设成为一个和平、民主、繁荣的社会主义国家。然而建设社会主义毕竟是亘古未有的事业,没有任何经验可供借鉴和模仿,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会有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毛泽东苦苦思考着,探索着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有一句名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所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不甘身居红墙内。中南海内那奇葩异树拉不住他,那雕梁画栋的亭阁留不住他,他几乎每年都要走出中南海。即使再忙,也要出去走走。他自己就曾说过:“我就是这么一个人,要办什么事,要决定什么大计,就非问工农群众不可,跟他们谈一谈,跟他们商量,跟接近他们的干部商量,看能行不能行……”他说,中共中央好比是个加工厂,它拿这些原料加以改造,而且要制造得好,制造不好就犯错误。他开始巡视祖国大地,深入民间,倾听老百姓的呼声,搞调查研究。
  2月16日,毛泽东的专列经过黄河大铁桥后,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奉命登上专列,向毛泽东汇报治理黄河的计划。
  这是毛泽东与王化云第二次在一起讨论治理黄河的事。
  第一次在1952年10月29日至31日,毛泽东来到河南兰考、开封、郑州、新乡等地做实地考察时,毛泽东见到王化云问:
  “化云是哪两个字?”
  “变化的化,云雨的云。”王化云挺直腰板回答。他第一次见到毛泽东就与毛泽东面对面谈话,有点紧张,有点拘束。
  “这个名字好,化云为雨,半年化云半年化雨就好了。”毛泽东笑着说。
  接着又问王化云:“你什么时候做治黄工作的,过去做什么?”
  “过去在冀鲁豫工作,1946年3月就调到黄河水利委员会工作了。”王化云认真地回答。
  30日下午,在由兰考去开封的列车上,王化云向毛泽东汇报治黄规划设想时说:“将来黄河水不够用需要从长江流域引水人黄河。黄河水利委员会已经派人到青海勘查黄河源头的情况,黄河源头的水量、地形已经调查清楚了。为了弄清从长江上游引水入黄是否可能,也勘查了金沙江上游通天河的水量、地形情况,准备考虑将来从通天河引长江水入黄河,以补给西北、华北水源的不足。”
  “好!这个主意好。”毛泽东高兴地说:“你的雄心不小啊!”
  他风趣地说:“嗬,你们还去过通天河啊!通天河就是唐僧西天取经中猪八戒的那个地方吧!”说得大家都笑起来了。
  毛泽东又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
  说完,他若有所思地看着车窗外醉人的秋色。
  俗话说,一回生,二回熟,这次见面,毛泽东开门见山地问王化云:
  “通天河引水问题怎么祥了?”
  “据查勘的资料,引水100亿立方米是可能的。不过,需要打100公里的山洞,还要同时在通天河上筑一道200多公尺的高坝,这样,通天河的水经过色吾益、嗒日曲进入黄河。”
  “这项工程多大,多少年能完成?”
  “大约要10万人,要机械化,10年时闽可以完成。”
  毛泽东感到不满足,说:“引100亿水少了。能从长江引1000亿立方米水就好了。你们研究一下。”这是毛泽东首次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
  王化云知道,通天河的水不足100个流量,单从通天河引水是不够的。毛泽东提出从长江引1000亿立方米水量是从整个长江流域考虑的。
  说着毛泽东趴在桌上看起了地图。他的视线从黄河上游巡视到黄河下游……专列在许昌车站停下来,许昌地委书记纪登奎到车站谒见毛泽东。毛泽东邀王化云、纪登奎共进午餐时,毛泽东说:“1918年,我从汉口乘火车去北京,因为洪水冲坏了铁路,在许昌候车三天,那时是军阀统治,人们还有辫子。共产党成立后,经过长期斗争,革命成功了,现在都归我们管了,事情好办了。比如黄河过去不归我们管,治黄问题不能解决,只有现在才能谈解决问题。”毛泽东说:“黄河是伟大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人们说,不到黄河心不死,我是到了黄河也心不死。”
  毛泽东专列,通过武胜关,向华中重镇、此行的第一站——武汉急急驶去。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