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为革命献身的湖北省委书记

罗亦农

发布日期: 2015-11-23 来源:

  罗亦农,湖南湘潭人,是中国共产党早期优秀领导人之一。1921年冬由青年团员转为中国共产党员。1927年7月,担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1928年4月,他在上海龙华刑场壮烈就义,时年26岁。
  
  罗亦农,又名善扬,字慎斋,号振纲,湖南湘潭人。1902年5月18日出生在湘潭县易俗河一个富裕家庭。父亲罗子厚,当过团总,管过公堂,后在易俗河镇开碓行,做谷米生意;还与他人合股开过一家杂货铺。罗亦农从小同母亲住在乡间,7岁开始读私塾,由于不喜欢那种死记硬背的读书方式,爱听人讲故事,爱看小说,尤其崇敬那些疾恶如仇、正义凛然的英雄人物,曾在一本魏碑字帖上写下“铲除恶势力”五个大字。11岁时,罗亦农到湘潭下摄司向家塘郭月钦门下读书。郭月钦知识渊博,思想开明,几年时间,罗亦农学到不少历史、地理、时局等方面的新知识,也懂得了一些为社会鸣不平的新道理。他看到父亲为人刻薄,锱铢必较,便在自家门口贴了一副对联:“存得天良,蒙庆受福;放开眼界,创业成家”,对父亲进行讽谏。
  1916年罗亦农满14岁时,考进了湘潭益智学校。这所学校是美国人办的一所教会学校,以讲授英文和神学为主。罗亦农不愿听那些荒诞的神学课,也不愿做“礼拜”,更厌恶教会对学生参加社会活动的限制,1917年底他毅然退学,离开了益智学校。1918年,他曾数次到省城长沙求学,但都未能如愿。年底,他向家里提出到上海读书的要求,父亲不赞成,请来乡邻长老劝阻,并于1919年春节为他完婚。但这些都没有改变他外出求学的决心,在婚后4个月的一个夜晚,他悄悄地离开家,奔向久已向往的上海。
  罗亦农到上海后,先在一所中学念书,后因父亲不肯寄钱接济,他被迫辍学到法租界马斯南路吴兴里一家小报馆当校对工人。这里自学条件好,能看到不少书报杂志,他充分利用这个有利条件,学习到不少政治、经济、哲学、自然等方面的知识;同时,还通过《新青年》、《劳动界》等杂志,阅读了一些宣传马克思主义革命道理的书。罗亦农很佩服陈独秀,通过多方打听,得知陈独秀的住处,几次到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登门求教。陈独秀也很喜欢这位热情好学的青年,介绍他参加了工读互助团的活动。
  这时,上海共产主义小组决定选送一批青年赴苏俄学习,在法租界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办了一个“外国语学社”,学习俄语和无产阶级革命的知识。罗亦农参加了这个学社。1920年8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他和刘少奇等人一起,参加了青年团。
  1921年春节前,罗亦农从上海回到了家乡筹借去莫斯科学习的经费。他父亲认为这是“光宗耀祖”的好机会,给了他100块银元,岳父也给了50块银元,亲朋好友也纷纷解囊,凑集了400块银元。罗亦农邀了好友袁达时一起赴上海。不久,罗亦农等20多个青年从上海起程,乘日轮经长崎去海参崴,再经伯力辗转到达莫斯科。罗亦农被分到莫斯科东方劳动大学“中国班”学习。
  东方劳动大学是一所培养干部的政治学校,斯大林担任名誉校长。当时,他们的学习和生活非常艰苦,白天上课,夜晚冒着严寒到街上站岗,星期日还要去工厂做工。一些意志薄弱的青年思想波动,有的甚至想退学。可罗亦农却始终充满着信心,还不断地做同学们的思想工作,鼓励大家克服困难,努力学习。他严于律己、乐于助人的思想作风,很快博得同学们的信任,不久被选为“中国班”的负责人。就在这年冬天,罗亦农和刘少奇、彭述之等先后由青年团员转为共产党员。后来,“中国班”党团组织旅俄支部,罗亦农被选为支部委员。
  罗亦农原来的英语、俄语基础就比较好,加之来莫斯科后的勤学苦练,很快就能听懂俄语讲课和阅读俄文书刊,并能帮助当时任助教兼翻译的瞿秋白解决翻译中遇到的困难。1922年底,罗亦农拜访了来莫斯科出席共产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的陈独秀、张太雷等人,并代表留学生向他们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和同学们一道倾听他们关于国内革命斗争形势的介绍,受到很大鼓舞。1923年,东方劳动大学中国语言组成立,罗亦农被留任语言组书记,负责来俄学习的中国同志的组织工作,并兼任翻译和在“中国班”讲授唯物论课程。
  1924年夏天,罗亦农和“中国班”学员一起来到莫斯科近郊一所别墅度暑假,并组织翻译布哈林的《共产主义ABC》和其他理论著作。在这里,他以旅俄中国共产党负责人的身分,会见了前来参加共产国际召开的国际运输工人大会的中国海员代表林伟民,询问香港海员罢工情况,请他给“中国班”全体学员作了“实行罢工,与帝国主义反动派进行斗争”的报告,并介绍林伟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5年3月,罗亦农回到上海。4月中旬,他被党中央派到广州参加全国第二次劳动大会的筹备工作。会议结束后,罗亦农留在广州,任中共中央驻粤临时委员会委员。1925年“五卅”惨案后,中共广东区委由陈延年、周恩来、罗亦农组成“临时委员会”,策划和具体领导了省港大罢工。10月,罗亦农以广东代表身分出席了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的扩大会议,12月到上海,任中共江浙区委书记。在上海工人连续举行的三次武装起义的战斗中,罗亦农几乎倾注了全部心力。江浙区委在他的主持下于1926年10月24日和1927年2月23日,在上海组织了两次工人武装起义,由于军阀的残酷镇压和工人力量准备的不充分,而遭到失败。为准备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2月23日成立了由周恩来、罗亦农、赵世炎、汪寿华等参加的特别委员会,作为起义最高领导机关。3月21日凌晨,罗亦农代表区委发布命令:“今天正午12点,全市实行总同盟罢工,并同时举行武装起义。”经过两天一夜的激烈战斗,上海人民终于击败了敌军警武装,打垮直鲁联军,占领了整个市区,取得了武装起义的伟大胜利。在接着召开的庆祝大会上,罗亦农宣布了市民政府成员名单,并发表了鼓舞人心的演讲:“现在的上海,再不是帝国主义、北洋军阀的上海,也不是无聊政客、右派们的上海,是我们自己的上海,是工人阶级的上海了!”
  3月26日,蒋介石到上海,4月12日发动了反革命政变。4月14日,罗亦农在北京路泥成桥附近的平桥旅社,召开上海各区委、各支部负责人紧急会议。会上,罗亦农代表江浙区委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指出黑暗是暂时的,上海80万工人是杀不完的,总有一天,人民会向蒋介石等国民党新军阀讨还血债,并鼓励大家要树立信心,坚持战斗。4月中旬,陈延年接任江浙区委书记的工作。不久,罗亦农以中共江西省委代表的名义,到武汉参加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