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资政参考

秉承初心使命 奋进复兴征程
——写在湖北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之际

发布日期: 2019-06-06 来源: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

  ■开展这次主题教育,是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的迫切需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的迫切需要,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迫切需要,是实现党的十九大确定的目标任务的迫切需要。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要牢牢把握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牢牢把握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锤炼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伟大梦想共同奋斗的根本任务,努力实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具体目标,确保这次主题教育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全面把握,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

  ■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结合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把学习教育、调查研究、检视问题、整改落实贯穿主题教育全过程,努力取得最好成效。

  

  ——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历经百年风雨,初心从未改变;迈向复兴征程,使命时刻在肩。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从践行党的宗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述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对开展主题教育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全面部署。全党上下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根本遵循,来一次思想上的升华和精神上的洗礼,砥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精神品格,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最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追根溯源,初心使命始终如磐如山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与生俱来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

  公元1840年,在漫长悠远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筑起了一道分水岭。这一年,英国悍然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开启了近代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的耻辱历史。由于西方列强入侵和封建制度的腐败,近百年来中华民族内忧外患,人民陷入苦难深渊。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华无数志士仁人进行了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相继失败,至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辛亥革命爆发,一举推翻了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辛亥革命并未改变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取而代之的是黑暗的北洋军阀统治。

  殷忧启圣,多难兴邦。不甘屈辱的中国人民开始寻找民族救亡图存的出路。历经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洗礼,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中国先进分子走到了一起,“群英结党救中华”。1921年7月,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在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这是近代中国沉沉黑夜中燃起的火炬,这是改变中国历史“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向世界表明,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最高理想和最终目的,义无反顾地肩负起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1922年7月举行的党的二大,又进一步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党的最低纲领是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阶段的历史任务,党的最高纲领是建立一个共产主义社会。尽管党处于初创阶段,但党的纲领从确立到完善,明确了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民族复兴的历史任务,蕴涵了党的价值追求和为民情怀,奠定了我们党的前进方向和基石,是我们党建党初心、立党使命的集中体现。

  初心如磐,使命如山。近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的每一次历史飞跃,都让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更进一步。

  悠悠五千年,泱泱大中华。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等无比辉煌的过往,但近代却历经“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积贫积弱至有“开除球籍”之危险。是中国共产党乾坤再造,彻底扭转了中国的历史命运。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今天的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闭幕仅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到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党的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重温党的初心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全党同志:“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带领人民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牢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着美好未来和最高理想前进”。

  根据党的十九大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从今年6月起,以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为重点,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时代在变迁,实践在变化,但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不改,奋斗精神永恒。

  二、淬火出锋,初心使命写就荆楚华章

  秉承初心使命,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湖北人民历经战火淬炼,挥洒建设激情,迎立改革潮头,走过了辉煌的奋斗历程,书写了彪炳史册的历史华章。

  革命战争年代,湖北是党领导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和进行革命斗争的重要区域。在党的创建时期,湖北是全国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最早的地区之一,是全国最早建立党的早期组织的地区之一。出席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中,就有董必武、陈潭秋、李汉俊、包惠僧、刘仁静5位湖北籍共产党人。党成立后,集中主要精力领导工人运动,以武汉为中心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潮推向顶点。在大革命时期,湖北是全国大革命的中心。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先后在湖北召开。中共五大在党的历史上第一次设立专门的纪律检查监督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第一次明确规定党的民主集中制组织制度,并提出若干指导中国革命的正确原则。八七会议在大革命失败、党处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力挽狂澜,吹响土地革命战争的号角,成为伟大的历史转折。在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湖北率先举行秋收暴动,遍燃武装斗争烽火。以鄂南秋暴、黄麻起义、荆江两岸年关暴动等为基础,在本省及邻近地区创建了鄂豫皖、湘鄂西、湘鄂赣、鄂豫边、湘鄂川黔、鄂豫陕六大根据地,组建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军团、红三军团、红二十五军等主力红军。在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湖北是全面抗战初期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是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战场。武汉沦陷后,李先念奉党中央指示率部南下,创建新四军五师,开辟以湖北为中心、地跨鄂豫皖湘赣五省边区的鄂豫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成为中原敌后抗战的中流砥柱。在解放战争时期,当国民党军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发动大规模全面内战时,李先念、王震、王树声等遵照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部署,领导中原军区部队展开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战役,拉开全国解放战争大幕。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战略反攻的号角,成为蒋家王朝走向覆灭的历史转折点。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湖北30年红旗不倒,22年武装斗争不断,牺牲了70万革命烈士,其中包括31位省委书记。湖北党组织和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付出了重大牺牲,作出了重要贡献,永远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湖北两度成为国家工业化战略的重要基地。“一五”计划期间,国家大批重点项目投向湖北,建立起包括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武昌造船厂等一批“武字头”的大型企业,同时在湖北组建大冶有色金属公司,从上海迁建武汉印染厂和沙市热水瓶厂等一批骨干企业。这些国家重点工程和湖北地方企业的建设,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打下了初步而坚实的基础,实现了以“钢铁要过江”为标志的全国重工业转移。20世纪60年代后,党中央从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出发,把“三线”建设作为国家经济建设的中心环节和主要任务。湖北在继续抓好武汉工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把工业建设重点转移到鄂西、鄂西北等广大地区,开工建设了第二汽车制造厂、焦枝铁路、江汉油田、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湖北化纤厂、武汉石油化工厂等一大批重点工程,建立起以武汉为中心的鄂东钢铁工业基地,以十堰为中心的鄂西北汽车工业基地,以潜江、荆门为中心的鄂中石油化工基地,以宜昌为中心的鄂西能源工业基地,形成以“一二三”工程(一米七轧机、二汽、三三○工程)为龙头的工业基本格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灿烂前景展现在人们眼前。为适应大规模经济建设及社会长远发展需要,党和国家还在湖北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这一时期,党领导湖北人民不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起崭新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把湖北建设成为了我国重要的工农业生产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湖北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试验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转移,湖北大胆拨乱反正,积极探索改革开放新举措。上世纪80年代,湖北创造了第一个开放小商品市场、第一个引进“洋厂长”、第一家商业股份公司上市、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综合试点城市(沙市)、第一个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省会城市(武汉)等多个“全国第一”,为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发挥了“试验田”和“排头兵”作用。进入新世纪后,围绕构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总目标,湖北先行先试,着力开展“四基地一枢纽”、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试验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仙洪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等建设。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成为继中关村之后的全国第二个自主创新示范区,光纤通讯、激光、生物工程、计算机软件等“武汉制造”引领国家科技创新浪潮,成为湖北新的名片。在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中,湖北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对外封闭向全面开放、温饱不足向全面小康、粗放发展向科学发展的伟大转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湖北工作高度重视、高度关注。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努力把湖北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争取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走在全国前列”“着力在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上取得新突破,着力在推进农业现代化上不断取得新成果,着力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不断取得新进展,着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取得新成效”。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的重要要求,为湖北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凸显了湖北在全国经济版图中的位置,赋予湖北在国家发展空间布局中的使命。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湖北,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提出湖北要“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切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切实做好民生工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的“四个切实”新要求。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湖北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着力振兴实体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促成一系列历史性变化。荆楚大地涌动起新一轮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浪潮,展现出了欣欣向荣、气象万千的动人图景。

  艰辛成就伟业,奋斗铸就荣光。党领导荆楚儿女创造的革命史、创业史和改革开放史波澜壮阔、苦难辉煌,这是湖北近现代历史的壮丽篇章,是湖北继往开来、奋勇前进的现实基础。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