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芳
吴学谦同志是我国外交战线杰出的领导人。在长达70年的革命生涯中,学谦同志始终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坚守初心、不负人民,担当进取、敢于斗争,清正廉洁、艰苦朴素,是我们晚辈的学习楷模。
学谦同志原名吴庆德,笔名辅民。名如其人,他博学好思、为人谦和。作为其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亲身感受到这位老共产党员的朝气、锐气和正气。他严于律己、言传身教,对我们以诚相待、关怀备至,是我们的良师益友。我曾有幸担任其秘书8年,这是我一生中最受教育、最感愉悦的美好时光。每当想起,激动之情涌上心头。
严格要求 “约法三章”
1983年1月23日,我正式到学谦同志处报到。我说:“吴部长,组织上派我来给您当秘书。”他离开办公桌,走到沙发边,示意我坐下,然后说:“以后叫我‘老吴’就可以,这样显示平等,相处起来也亲切、自然。我们都是革命大家庭里的人,志同道合嘛!除非在正式场合,大家平时不要以职务相称,还是互称‘同志’好。我们都为党工作,一定要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时刻牢记周总理对外交人员‘站稳立场、熟悉业务、掌握政策、严守纪律’的教导。”接着,他说:“听说你以前在部研究室、新闻司等部门工作,现在到我们办公室来,可边熟悉环境边干起来。你要切记:第一,不对外投稿、不接受采访,专心帮我处理好一些文书;第二,不随意会见外来人,不接受任何土特产;第三,不对外说这里的情况。掌握‘该知道的就得知道,不该打听的就不打听’的原则。你就大胆放心干吧!”此后,他还多次提醒我们,要注意文件登记、销毁的规定。
学谦同志堪称严守纪律的模范。无论出席中央政治局会议还是国务院常务会议,他总是独自携带文件夹前往,会后从不向无关人员透露会议内容。听其夫人毕玲大姐说,他在上海从事地下工作10年,一直守口如瓶,连家人都不知其活动去向,单线联系也不断更换接头地点。
学谦同志出访世界50多个国家,出席5届联合国大会、2次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理事会、万隆会议30周年纪念活动、联合国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等一系列国际会议、活动,始终牢记周总理“外交无小事、决策在中央”的指示,每次都及时向国内请示报告。这对我日后奉派常驻国外工作很有启迪,让我确立并谨记:虽“特命全权”但“授权有限”,绝不可随心所欲。
注重调研 严谨细致
学谦同志撰写文章总是反复核实材料,一再推敲,从不写不实之词。1943年,华中局撤销江苏省委,成立城工部,他就在部内从事调研工作。他写的《解放前夜的上海学生运动》一文,被认为是我党历史上不可缺少的珍贵史料。新中国成立后,他在团中央国际部工作,主要负责调研国际青年和学生运动形势,开展外事工作。1958年10月起,他在对外联络部工作,一直很重视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指导业务工作的思路。他遵照毛主席“需要出一些简单明了的非洲方面的书”的指示,主持筹建了亚非研究所,参与组织编写了供中央领导同志参阅的《非洲手册》。周总理对《非洲手册》给予了高度肯定与赞赏。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总理出访亚非欧14国中的10个非洲国家时就带着这本书。
1984年9月,学谦同志以中国政府代表团团长身份出席第39届联大,并发表讲话。他深入阐述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理论,受到与会者和国际社会极大关注和赞赏。事前,为确定这一演讲主旨,他反复研读小平同志的有关谈话,领会小平同志的理论思想。他同拟稿的同志讨论多次,并亲自修改、撰写有关段落。其认真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让我深受教育。
在外交部工作期间,学谦同志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阅读《每日要闻》等资料。为了让部、司领导能及早得知前一天晚上发生的国际大事,他让新闻司值夜班的同志到会议室向大家报告要闻。他和钱其琛同志等有时当场研究、布置上呈材料。当年参与早读会的同志每当忆及这段往事,总感到这是部领导给予的难得的锻炼机会,对提高政治敏锐性、全局观念和综合归纳能力都大有帮助。
学谦同志出差在外总要随身带着袖珍收音机,边吃早餐边听国际新闻。他说,只有掌握国际最新动态,知己知彼,才能有的放矢;孤陋寡闻,就既不能同外界沟通,也不能很好地及时制定活动方略。学谦同志要求从事调研工作的同志一定认真学习毛主席对调研的有关论述,多次鼓励和支持外交部主管调研的同志多召开小型的国际形势务虚会以及中美、中俄关系研讨会等,加大调研力度。
1988年4月起,学谦同志出任副总理。他对一些请示件内容穿靴戴帽、空洞无物的现象很反感,说这样的文风应纠正。后来,我见到此类请示件便挑出可参考的部分供他审批。他还分管旅游工作,在调研基础上,根据我国国情,首次提出加强软环境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在学谦同志的熏陶和指导下,我成长和进步非常快。按照他的指示精神,我在起草其在外交学院庆典上的致辞稿时,突出“外交官的摇篮”特色主题;在起草其在暨南大学毕业典礼上的讲话稿时,强调“弘扬红色校史”“加强联系侨胞纽带”等提法,都受到他的认可与鼓励。1991年初,我奉派常驻国外工作,他叮嘱我到外交第一线要好好干,还特地说:“当今是信息时代,各方面消息都可通过电讯迅速获得,要追踪和判断国际、地区大势。刻苦努力、搞好调研的优良作风不能丢!”
知人善任 关怀备至
学谦同志到中南海工作后更加繁忙,有时会创造条件,让我们在实践中磨炼提高。比如,为锻炼我们的沟通协作能力,他按其分管的外事、对台和旅游等事务,让我们分別联系相关部门对有关材料进行把关等。在工作中,他要求我们密切配合,互相补台;即使到外地开会、办公,也严格要求我们,两地之间交接文书通畅,不得延误。
学谦同志对我们的学习、生活都予以暖心的关怀。每次出访,他都一再提醒我们,要注意身心健康,随身最好带本书,以及药品、运动鞋等必备物品。他养成每天清晨跑步(病后改为散步)的好习惯,也带动我们晨练。1983年11月,他陪同中央负责同志出访日本,临行前夕,一位准备随行的同志的孩子脚受伤了。他让那位同志留下照料孩子,并找人替换。1986年夏,他出访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交代我多关心随行的一名警卫员的生活起居,说他不懂英文,首次出国要帮他尽快适应环境。
学谦同志对我家里的情况十分关心。1985年1月,他去厦门视察特区外事工作,在百忙之中还邀请我的姐姐和妹妹茶叙,亲切询问我老家的近况。1987年9月底,我年仅32岁的小弟因公出差在沈阳不幸病逝,他得悉后亲切安慰我,特批我前往料理后事,并嘱咐我说:“人死后无法复生,要面对现实,勇于应对,安排好家庭老少的生活。”几年后,我出国在外常驻,他再次在厦门出差时,还让办公室的一位同事去看望我年迈的母亲,令我和家人非常感动。
几乎每年过春节,学谦同志和毕玲大姐都要自掏腰包请我们餐叙。大家谈笑风生,犹如一家人,还拍下“全家福”留念……每当忆起这些点滴小事,我们都能感到这位老首长亦师亦友的至深关怀,感激缅怀之情无以言表。学谦同志虽然离开我们了,但仿佛还在我们身边,其音容笑貌、为人品格永远铭刻在我们心里!
(来源:《秘书工作》2022年第2期 作者曾任吴学谦秘书、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
Copyright @2014-2024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