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红色经典

革命浪潮之二十六——中原突围 再立新功

发布日期: 2015-09-10 来源:

  1946年6月,国民党军在东北四平略取小胜,蒋介石就踌躇满志,向外界宣称,“48小时内将有惊人之举”。
  面对国民党军30万人即将发动的围攻,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原部队武装突围的决定。毛泽东亲拟电文,同意中原部队“立即突围,愈快愈好。生存第一,胜利第一”。
  对于中原突围,陈毅曾形象地说,日本这边一投降,蒋介石要来抢“桃子”,这是定了的。人家有张床摆在武汉,你李先念在人家旁边,人家就睡不着觉,所以,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你们必须突围。这也是定了的。
  蒋介石还是不敢掉以轻心,他告诫手下战将说,那个李先念不可轻视,生命力很顽强,当年,马家军重兵围剿,就是这个李先念带了小股人马突围跑到了新疆。这次可不能让他再跑掉了。
  中原军区数万人马要想在国民党30万大军眼皮底下撤走,决不是容易的事件。中原军区运筹帷幄,研究对策。按照李先念密授的机宜,鄂东独立旅政委张体学率一部进入宣化店接防,以一出“空城计”,迷惑了在宣化店的军调部第三十二执行小组的美、蒋代表,使其未能通风报信。与此同时,一纵一旅旅长皮定钧则率部向东佯动,巧布疑军,吸引敌军指挥员的注意力,给其对造成判断上的错觉。
  6月26日,国民党军分路发动对中原军区部队的进攻。一纵一旅、鄂东独立旅奋起还击。中原军区主力则在防区内秘密集结,李先念率一部为北路、王树声率一部为南路,抢在国民党军发动总攻击之前,于29日冲破了国民党重兵封锁的平汉线,向西战略转移。
  国民党发现中原主力向西突围后,随即组织围追堵截。南、北两路突围部队斩关夺隘,一路血战。7月下旬,北路突围部队进入陕南,同当地游击队会合,创建豫鄂陕根据地。三五九旅返回延安。南路突围部队,进入武当山区,与突围而至的江汉军区部队会合,创建了鄂西北根据地。
  在掩护中原主力西进转移后,一纵一旅孤军东征,突破敌军的封锁包围和堵击,胜利到达苏皖解放区。鄂东独立旅突出重围后,奉中央电令,返回大别山坚持游击战争。
  中原军区部队英勇奋斗,胜利完成了战略转移的任务,并在外线继续担负牵制敌军的战略重任。毛主席在评价中原突围时说:“我中原解放军以无比毅力克服艰难困苦,除一部已转入老解放区外,主力在陕南、鄂西两区,创造了两个游击根据地。此外,在鄂东和鄂中均有部队坚持游击战争。这些都极大地援助了和正在继续援助着老解放区的作战,并将对今后长期战争起更大的作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