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湘鄂西苏区精神探析

发布日期: 2016-03-25 来源:

冯传武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贺龙、周逸群、段德昌、崔琪等为代表的湘鄂西党组织,根据中央精神,带领广大受苦民众,通过英勇卓绝的武装斗争,开辟了以洪湖苏区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为中国革命走向成功,发挥了重要作用。就在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苏区军民创造了传承千古的红色文化,形成了伟大的湘鄂西苏区精神,成为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宝库和推进革命老区跨越发展的力量源泉。

  一、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 

  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是湘鄂西苏区精神的灵魂,也是湘鄂西军民在极其艰苦的斗争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压倒一切敌人的强大精神支柱。

  陈步云是大革命时期第一任监利县委书记。1929年2月7日,陈步云在剅口黄桥召开群众大会,由于叛徒告密而被捕。敌营长陈启良先是设宴劝说:“我们都是陈家人,只要你交出县委名单,我保你荣华富贵。”陈步云坚定地回答说:“你是我陈家的败类。我姓的是马列主义,要我投降,除非江水倒流,日出西山!”。狱中,陈步云对前来探视的母亲说:“反动派欠下的血债,是一定要偿还的,等到革命胜利的那一天,请你们在我坟头上放一挂鞭炮。”他相信中国革命是一定会成功的。在苏区,还有一大批女中豪杰。红军撤离洪湖苏区后,省妇委书记张孝贵,与留守的10余人转入白滟湖坚持地下斗争,她得知崔琪遇难后,决计前往洞庭湖区。她女扮男装,经过敌哨时,在鄢铺被抓捕。临刑前,她微笑地对乡亲们说:“我是共产党员,我们的事业是正义的,革命一定会胜利,我为革命牺牲是值得的。”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坚强决心!谢觉哉在一篇日记中写道:洪湖苏区几位妇女——张孝贵等同志,她们的言语行动,与《虹》中女人相同,她们不怕死,她们心里没有“投降”字样。

  湘鄂西苏区的这种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和坚强决心,是我们建设革命老区的强大动力。弘扬苏区精神,促进老区发展,必须首先解决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问题。现阶段,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理想淡化、信念缺失,崇尚拜金主义,极端功利主义和享乐主义。面对党员干部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我们把苏区军民在战争年代形成的矢志不移的理想信念进一步巩固升华,教育广大党员干部本色永葆、理想坚定、信念永恒,为推进老苏区的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