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英杰 涂天向 周薇
反腐败斗争关系党和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毛泽东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一直高度重视反腐败斗争,对反腐败问题进行了长期而艰辛的探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体系,其内涵丰富、特点鲜明、时代性强。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些思想,对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反腐败工作,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科学地阐述了反腐败的重要意义和原则 (一)反腐败关系到革命的成败和执政党与国家政权的兴衰
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深刻认识到反腐败斗争的重要性,只有大公无私、廉洁奉公,才能赢得人民的支持,夺取全国胜利。1932年,针对中央苏区瑞金县叶坪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谢步升以权谋私案件,毛泽东严肃指出:“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在延安,毛泽东就提醒全党一定要把李自成失败的教训作为前车之鉴,牢牢记取。他特意把郭沫若撰写的《甲申三百年祭》一文印成小册子,号召全党干部阅读,“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废除蒋介石统治的腐败制度,肃清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治”。1949年3月中共中央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时,毛泽东再次告诫全党:“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正因为共产党的清正廉洁、艰苦奋斗和亲民爱民,才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反腐治贪作为执政党建设的头等大事来抓,深刻认识到腐败则乱、腐败则变、腐败则亡,反腐败斗争是关系到党和国家政权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1951年11月30日,毛泽东在转发西南局报告的批语中说:“反贪污、反浪费一事,实是全党一件大事……。我们认为需要来一次全党的大清理,彻底揭露一切大、中、小贪污事件,而着重打击大贪污犯,”“才能停止很多党员被资产阶级所腐蚀的极大危险现象,才能克服二中全会所早已预料到的这种情况”。他还指出“应把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斗争看做如同镇压反革命的斗争一样的重要。”毛泽东曾告诫全党,腐败现象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基本乱源,轻则引起群众的反对和不满,重则会引起“第二次革命”,造成干部“霸王别姬”、党和国家改变颜色的局面。后来邓小平对此评价说,毛主席在革命胜利后再三强调这个问题,这是看得很深很远的。
(二)确立了反腐败斗争的最高原则
毛泽东认为共产党除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1944年9月,他在著名的《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中指出:“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1945年4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党的七大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写进党章,为人民服务成为全体党员的政治品质和行为准则。
毛泽东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和反腐败斗争是辩证关系,是对立统一的。腐败行为从根本上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同党的宗旨根本对立。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根本宗旨,就必须同各种腐败行为作坚决斗争,就必须铲除腐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反腐败思想的核心、出发点和归宿,是实现廉政的关键和前提,是检验反腐败斗争成效的根本尺度。
为了防腐拒变,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49年10月,毛泽东在给延安的电报中,热切地希望“全国一切革命工作人员永远保持过去十余年间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工作人员中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解放后,全党牢记“两个务必”,抵御了资产阶级“糖弹”的袭击,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经受住执政和各种风险的考验。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