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武汉解放初期的工会组织

发布日期: 2017-01-05 来源:

    孙楚勋

  筹建武汉市总工会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
  早在这年的3月5日,毛泽东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说:“在城市斗争中,我们依靠谁呢?”他批判了“依靠贫民群众”“依靠资产阶级”等糊涂思想后,明确指出:“我们必须全心全意地依靠工人阶级。”因此,武汉一解放,党组织的工作就围绕贯彻党的“依靠工人阶级,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方针来开展。
  5月23日,中共武汉市委、中原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调集了700余名干部,组成39个工作组,分别到铁路、海员、水电、邮电、机械、轻纺等行业的公营企业和较大的私营企业,了解情况,宣传政策,协助接管,恢复生产。
  5月31日,市委和中总筹联合召开全市职工代表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有37个单位200多名职工代表。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谭政、副主任陶铸,武汉市委书记张平化、市长吴德峰等党政军主要领导均亲自参加听取职工代表的意见。二十几位职工代表发言后,陶铸说:“我们来到武汉后,还没有和其他市民见面,何从今天首先招待工人呢?是因为我们依靠工人阶级,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政党。”张平化说:“过去解放武汉,保护武汉,是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共产党。今后建设武汉,解决职工的职业、学习、团体等问题,同样还是依靠工人阶级,依靠共产党。”
  6月7日,市委发出了《关于开展职工运动的决定》。《决定》指出:武汉刚解放,要做的工作很多,“中心工作就是发动与组织职工群众恢复与发展生产”。要到“职工群众中去虚心向工人学习,倾听他们的意见与要求,熟悉他们的生活,学会他们的语言。”
  6月11日,市委发出第一号通知,宣布建立中共武汉市委职工工作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由张平化、蔡书彬、赵敏、廖似光(女)、江浩然、陈秀山、何英才、杨新月、王景瑞、黄民伟、刘实等11人组成。张平化兼任书记,蔡书彬任第二书记,张平化、蔡书彬、赵敏、廖似光(女)、江浩然等5人任常委。
  同日,在江汉电影院也召开了全市职工代表大会。出席大会的有铁路、海员、水电、邮电、纺织等46个公、私营企业的职工代表296人。大会决定建立全市职工群众的领导组织——武汉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大会选举了张平化、蔡书彬、张金保(女)、廖似光(女)、陈秀山、黄民伟、江浩然、刘实、陈焕英(女)、李启新、邓祥、袁道华、彭仰钦、杜尧卿、张静(女)、王维章、姜松龄、周建寅、谢世弘、余本福、黄宗熙、张汝霖、胡封奎、吴永裕、张彦等25人为筹委会委员,张平化兼任主任,蔡书彬、张金保任副主任。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的工作机构设在汉口胜利街2号交通银行楼上,设秘书、研究二室和组织、文教、生产、工资、劳保、女工、青工七部。
  武汉市职工总会筹备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大革命失败后中断22年之久的武汉工会组织重新得到了恢复。
  明确工会的性质和作用
  市总筹成立后,根据全国工会工作会议确定的“在一年左右时间里,基本上把全国工人阶级,首先是产业工人组织起来”的中心任务,立即开展工会组织的恢复工作。1949年6月,华中钢铁公司、武汉电信局、五丰面粉厂、武汉汽车厂、武汉植物油料厂等率先成立工会筹委会。年底,全市职工总数达174116人,联系133875人,发展会员41853人,入会率达29.5%。产业工人50943人,发展会员29667人,入会率近60%。建立全市性产业工会筹委会17个,基层工会177人。1950年4月,全市职工入会率上升到45%,产业工人入会率上升到80%以上。市总筹成立不到一年,全市工人阶级基本上组织起来。
  工会组织从上到下建立后,不少人对工会工作职责不甚了解。许多工会干部是刚从部队、农村调来的,对解放后工会的性质、作用,干部应该站在什么立场,代表谁的利益等等,都不明确,以致于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在国有企业,工会干部与行政干部并无二样,有的行政干部做了损害工人利益的事,工会干部也不为工人说话,工人说这样的工会是“行政的尾巴”,工人不需要这样可有可无的组织。在私营企业,有的工会在强调“团结资方恢复生产”的环境下,无原则地迁就资方,要求工人降低待遇,以致于有些不应该降低的待遇也降低了,因而引起了工人不满,骂工会是“资方的走狗”。
  针对这些问题,在1950年7月召开的中南总工会筹委扩大会上,中共中央中南局第二书记邓子恢明确指出:“工会之所以需要,主要就是为了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否则工会就成为多余的了。”工会“应该明确地站在工人阶级利益的立场。工会工作者说话、办事、看问题、提问题、处理问题,都应该从这个立场出发,及时反映与切实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
  9月1日,中南局发出《关于当前工人工作中若干问题的指示》,要求党组织“对依靠工人阶级这一根本思想做一检查”,“纠正那些从农民眼光看工人,不相信工人不依靠工人的想法和做法”。要求工会组织“不论公私企业,必须代表工人阶级利益,无条件地负责保护工人的利益”,“时刻防止与纠正厂方不顾工人死活过分谋利的错误倾向。”要求“工厂行政人员不能以此责备工会不支持行政,而应该看重工会同志的意见。”
  《指示》还要求厂方“必须根据管理民主化的原则,吸收工人代表及工会负责人参加工厂管理,组织工厂管理委员会。凡与生产及工人生活有关的重大问题,厂方必须与工会协商,并提到工厂管理委员会讨论;较重大者应提到工代会、车间会议讨论,以取得工人大多数的了解与拥护,然后由厂长宣布执行。”
  邓子恢的报告和中南局的指示,把工会的性质和作用,工会干部应有的立场和态度,企业政工组织的职责和关系,都讲得很清楚。上级的精神传达以后,全市工会干部认为方向明,路子正,精神振奋,旗帜鲜明地站在工人阶级立场,及时反映与切实代表工人阶级利益,做了大量的工作。广大职工把工会看成自己的组织,把工会干部看成自己的贴心人,有什么事情都来找工会。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密切,起到了党联系职工群众纽带的作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