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党史研究

谢觉哉与红色报刊的不解之缘

发布日期: 2017-02-15 来源:

    邓涛

  谢觉哉字焕南,别号觉斋,是湖南宁乡人。1905年,谢觉哉考中秀才。1918年至1919年受《新青年》和《湘江评论》等进步刊物影响,积极参加五四运动,创办县级地方刊物《宁乡旬刊》。1920年8月任《湖南通俗报》主编,该报辟有讲演、新闻、新知识、小批评、社会调查、谚语、新字课等栏目,以宣传民主科学及新民学会的政治主张为主要内容,抨击封建军阀的反动统治,对地方新文化教育和政治革新,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谢觉哉曾在该报撰写《谁是过激派》等文,驳斥湖南省长赵恒惕对马克思主义者的污蔑。1921年6月15日,《湖南通俗报》被迫停刊。
  1925年,谢觉哉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初任中共党刊《湖南半月刊》主编,同年夏任《湖南日报》编辑,并主编《湖南民报》,宣传党的主张,指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湖南民报》乃是日报,每期8版。辟有社论、短评、新闻、党务消息、农运消息、北伐消息、先驱等栏目。该报对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状况报道尤详,曾刊登毛泽东在湖南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闭幕典礼上的报告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1927年12月,谢觉哉与徐特立一起在汉口编印中共湖北地下省委的《大江报》。大革命失败,武汉处于一片腥风血雨中,《大江报》和工农读者朋友共甘苦,同生死,号召大家起来打倒屠杀劳苦大众的凶手——国民党新军阀。
  当时上海是中共报刊的出版中心,在这里出版有中共中央的报刊,亦有各个革命团体的机关报刊。不久,谢觉哉到上海主编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调中共中央创办的《上海报》,负责日常的组织领导工作。
  《红旗》初为周刊,1929年6月19日起改为3日刊,先后出过16开本、32开本、8开单张。创刊初期,强调发挥政治鼓动作用,把重点放在评述“国家大事”上,同现实革命活动联系较少;出版数期后,强调发挥指导作用,大量刊载文件,但内容比较单一;从第40期起,明确为“全国政治机关报”,既指导实际斗争,又评述变化中的政治形势,面向全国,不像过去那样只特别关注上海。各地党委主要负责人担任《红旗》的特约撰述员,如李立三、谢觉哉、向忠发、一韦、潘问友、恽代英等都是主要撰稿人。
  在中共所办的报刊中,《上海报》可为独具特色的一家通俗报纸。《上海报》初名《白话日报》,1929年4月17日在上海创办,当时被称为“全国最好的地方报纸”,出版后不久就在群众中造成较大影响。《白话日报》曾遭到当局迫害而被迫停刊,一个月后改名《上海报》继续出版。李求实、谢觉哉、李炳忠、陈为人、吴永康、萧洪升等曾为该报的编辑。《上海报》以工人大众为主要读者群,报道工人运动,支持工人斗争。该报文字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从文字表达到版面安排,力求适应读者需求。该报除选用通讯员来稿、读者自由投稿外,还利用其他报刊与通讯社的现成材料,将其中的文言文转换成白话文再编辑发稿。依靠工人群众和革命团体办报,在《上海报》的编辑思想中一以贯之。谢觉哉非常重视经营报纸的副刊“海上俱乐部”,办得特别红火,社会反响强烈。曾刊载反映工人斗争的独幕话剧《我们的力量》、短剧《打死黄狗》、讽刺官僚阶层的《马桶委员》;连环画《俄国无产阶级十月革命记》、《幺姑日记》、《红色两姐妹》等。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