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琳
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是领导全党军事工作、统帅人民武装力量的最高军事机关。它是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而建立发展起来的。1927年在大革命的高潮中,中央军委随着中共中央机关从上海迁到武汉,半年之后又迁回上海。其间,它经历了国民革命由高潮到失败的风云变幻,在中央军委的发展历史上写下了重要篇章。(1925年至1927年中共中央军事领导机构的称谓有“军事部”“军人部”“军委”,为叙述之便,本文统称之为“中央军委”。)
中共五大前的军事工作
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初的几年,工作重心是领导工农运动,军事运动没有提上日程。党员人数不多,中央领导机构不全,没有建立军事工作机构。1924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迅猛发展起来。一批共产党员进入黄埔军校,负责政治工作、任教官或当学员。他们领导和参与了讨伐陈炯明等军事斗争。随着革命运动的深入发展,中国共产党人逐渐认识到军事的重要性。为了培养军事干部,中国共产党选派一批精英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其中一部分人如王一飞、聂荣臻、叶挺等转入苏联伏龙芝军事学院中国班学习。在这所培养高级军事指挥人才的学校,中国学员们学习军事理论,接受战术、技术、野外演习等严格的军事训练,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军事人才。1925年9月,根据国内革命斗争的需要,中国班的26名学员回到上海,领队是王一飞。王一飞向中央建议成立军委,被中央接受。10月,中共第四届中央第一次扩大执行委员会会议决定建立中央军事部,于年底正式成立。张国焘任军事部主任(部长),成员有王一飞、任弼时。在此前后,中共广东区委等先后建立军委或军事部,以适应斗争需要。1926年11月,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军事部改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书记(主任)为张国焘。12月,周恩来从广东来到上海,任军委委员,充实了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建立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是组织和情报两方面。
在组织上,相继建立各地党组织的军事部(军委)。在北方建立了以李大钊为主任,赵世炎为委员的军事部;在广东建立了以谭平山为主任,陈延年、周恩来为委员的军事部;河南省的军事工作由王若飞负责;在张家口、西安、汉口、上海、济南和沈阳等地设特派员。从莫斯科归国的一批军事干部被分配到各地,其中去广东的有聂荣臻、叶挺、熊雄等12人;去北方的有李林、范易等11人;王一飞、颜昌颐等3人留在中央军委。
在情报方面,加强对军事工作的政治领导,收集情报信息。当时中国共产党没有自己独立领导的军队,但是有大批党员在黄埔军校学习和在北伐军中做政治工作。中央军委派出特派员到前线,进行调查研究和收集情报,了解战况,协调苏联军事顾问与国共两党关系。周恩来到上海任中央军委委员后,多次听取河南、山西、陕西、山东、江苏、浙江等省党组织负责人汇报工作,强调军事工作的重要性。1926年底至1927年3月,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工人举行三次武装暴动,有力地配合了北伐军的进攻,中央军委在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