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将帅传奇

刘昌毅血战康家山

发布日期: 2015-08-24 来源:

  1947年初,国民党调集10万大军,以老(河口)白(河)公路为依托,由北向南、东南逐步压缩,对鄂西北根据地进行疯狂的“清剿”,企图将我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一举歼灭。当时正值寒冬腊月,大雪纷飞,这里山大人稀,地瘠民贫,加之敌人封锁严密,后勤补给十分困难。战士们空着肚子,身着单衣,风餐露宿,赤脚转战在冰天雪地里,在深山老林里同敌人捉迷藏,斗争局势非常严峻。
  1月上旬,鄂西北区党委在保康茨菇挡附近的一个小村庄里召开党委会议。会议期间,突然传来一纵三旅七团在武当山地区遭敌袭击被冲散的消息,军区副司令员刘昌毅奉命前往武当山一带寻找、收拢被打散的部队。刘昌毅率军区警卫团的2个连和1个侦察队向北挺进,很快找到了被打散的七团3个连,后又相继汇合了分散开展游击斗争的五团、九团和江汉军区二团各一部共千余人,刘昌毅率领这支队伍,活动于保康、南漳一带。这时,区党委、军区机关已率主力部队转战到荆门、远安、当阳一带,准备东渡襄河,到外线同敌周旋,刘昌毅的这支千余人队伍便成为敌人“清剿”的重要目标。
  2月4日,刘昌毅部在南漳许家坪被敌六十六师十三旅三十七、三十八团包围,经奋力拼杀,于次日冲出敌围,经保康黄堡的酢峪、长岭、同庆河向北转移。7日拂晓,先头部队进至土门以西的均坪,与前来堵截的敌一八五旅五五四团一部及十三旅特务连遭遇,发生激战,在去路被阻,后有追兵的紧急情况下,刘昌毅当机立断,率部队退踞均坪以西的康家山,准备伺机突围。
  康家山位于保康县城以南约20公里处,主峰海拔1400米,面积约5平方公里。这里山峦叠嶂,谷深坡陡,地势极为险要。我军刚退入康家山,尾追的敌人即发起仰攻。与此同时,敌三十八团从康家山左翼向我军发起进攻。五五四团分驻前坪、后坪,柳簸坪,形成合围之势。驻扎在附近月儿湾的1个营也闻讯赶至彭家挡、汗山垣,截断了我军的退路。不到3个小时,康家山周围的大小山头和村庄全部被敌人占领,康家山被包围得水泄不通。
  战斗激烈地进行着,枪声、炮声、喊杀声响彻山谷。敌人如潮水一般,时涨时退,一会儿冲上半山腰,一会儿又被赶到山脚下。刘昌毅素以善打硬仗著称,愈是大仗、恶仗,愈是沉着、冷静。此刻,他静静地伫立在山头的一个大树下,手举望远镜,密切注视着战斗的进行情况,仔细地观察地形,寻找最佳突围路线。最后,他的目光落在康家山左侧狮子口下的一条山沟里。
  夜幕降临时,四周一片寂静。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山下火光闪闪,一堆堆篝火恰似三道火圈将康家山围在中间。篝火旁人影憧憧,敌人正围在火旁取暖休息。刘昌毅见时机已到,趁敌松懈之际,下令反攻突围。江汉军区副司令员张秀龙率江汉军区二团和侦察队似猛虎下山一般,直朝左侧那条山沟扑去。很快从沟口处传来震耳欲聋的枪炮声。敌人万万没有想到我军会这么快就发起反攻,被打得措手不及,晕头转向,阵脚大乱。张秀龙部猛打猛冲,很快将敌把守沟口的一个机枪连消灭,撕开了突围的缺口。刘昌毅指挥部队紧跟着向外冲去。但被打懵了的敌人很快清醒过来,察觉了我军的意图,急忙调兵遣将,封锁突围道路。驻守沟边姜家山顶的敌一个加强连,居高临下,集中火力向沟底扫射,顿时,密集的子弹象雨点一般洒向沟底,将正在突围的部队拦腰切断,情况十分危急。刘昌毅见部队随时都有被敌分割包围的危险,心急如焚。他一边指挥一部分兵力作正面佯攻,吸引敌人火力,一边命令七团三营七连连长王挺基:“迅速从侧翼迂回到敌人背后,拂晓前一定要拿下姜家山”。王挺基带领全连指战员借夜幕掩护,悄悄运动到康家山背后,搭人梯,爬悬崖,攀滕扶葛,于黎明时分从无路可走的峭壁上爬上了山顶,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敌人背后,“轰!轰!”几声巨响,手榴弹准确地在敌群中开花,正在嚎叫的机枪哑了,四周传来震天动地的高喊声:“不许动!缴枪不杀!”就这样,七连用5颗手榴弹和仅有少量子弹的五挺机枪,将扼守在这里的敌人一个加强连全部歼灭,并缴获了敌人的通讯联络信号,扫清了突围道路上的障碍,终于使部队在天亮前顺利通过了这一危险地段。
  随后,刘昌毅召开连以上干部会议,部署下一步战斗任务。会上,他用手指着姜家山附近的阎王砭、老鹰岩几个山头,神色严峻地说:“这几个山头是我们在敌包围圈中的重要支撑点,天亮后敌人一定会拼命争夺,各部要抓紧时间抢修工事,不惜一切代价守住阵地,务必要坚持到天黑。”
  果然,天刚放亮,枪声再起,激烈的战斗又开始了。成群的敌人一边叫嚷着:“消灭新四军,活捉刘昌毅”,一边向山上冲去。坚守在姜家山、老鹰岩、阎王砭的战士们凭借有利地形,沉着还击,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时间一分一分地过去,山头上的枪声也越来越稀疏,敌人的攻势却越来越猛。子弹打完了,山上有的是石头。战士们就搬起石头往下砸,顿时,无数水桶般大小的石头携带着泥石呼啸而下。冲上半山腰的敌人看到数不清的擂石迎面飞来,立刻慌了神,转身就往山下跑。我军战士巧布擂石阵,有效地遏制了敌人的攻势,终于坚持到了黄昏,为突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天刚一黑,我军就兵分数路,同时向敌人发起进攻,利用缴获的敌人联络信号,以假乱真,连打带冲,迅速向外围推进。刘昌毅带领指挥部干部和侦察队的战士,换上缴获的敌人军装,化装成巡逻查哨的,大摇大摆地向敌人阵地走去。他们刚转过一个山崖口,前方突然传来口令声。走在前面的战士随机应变,回答了口令,并顺口大骂:“老子是五五四团查哨的,谁瞎眼了,还不快集合队伍让老子检查!”敌一个小头目见对方气势凶凶,出言不善,不敢怠慢,急忙集合队伍,正当敌人顺从地接受检查时,后面的战士一拥而上,将敌一个加强排哨的武器全部缴获。很快,刘昌毅率领这支部队就顺利地摸到外围敌五五四团三营阵地前。这是敌军的最后一道防线,敌人盘查得格外严。刘昌毅见难以蒙混过关,便举起手枪,大喊一声:“冲过去!”,他一马当先,冲在最前面,密集的子弹如蝗虫一般从头上飞过,四处乱飞的流弹将他的外衣口袋穿了好几个窟窿,但刘昌毅全然不顾,指挥部队左冲右杀,很快突破了敌三营阵地。其余各部见指挥部已突围出去,就边打边向指挥部靠拢,虽几次被敌人堵截冲散,但很快又汇合在一起。就这样冲冲打打,分分合合,激战3昼夜,终于在2月9日黎明时分由汗山垭冲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康家山战斗是我中原军区南路突围部队在鄂西北打的最后一次恶仗.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由于刘昌毅指挥得当,广大指战员英勇顽强,终于再一次粉碎了敌人企图将我“聚而歼之”的计划。3月上旬,刘昌毅将余部整编为两个大队、一个干部队和一个侦察队,东渡襄河,越过平汉线,挺进大别山,在皖西地区又燃起了革命烈火。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