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帮国
在麻城市西北角的乘马岗镇项家冲湾,有这样一个家庭,全家18人参加革命,17人在土地革命战争前期为革命献身,只有1人活到解放后。这个人就是王树声大将。他们家的17位烈士分别是:大堂兄王幼安,二堂兄王宏学,堂弟王宏儒,长兄王宏忠,二兄王宏恕,弟弟王宏义,妹妹王桂玉,堂姐王娇玉、王春玉,堂侄王恩俊,祖母丁氏,伯母张氏,长嫂张厚香,二嫂熊氏,原配夫人胡锦仙,堂嫂桂少潘,堂弟媳董纯清,等等。17位烈士中,有6位是中国共产党党员,大部分参加过革命军队或担任过地方党团组织、苏维埃负责人,其余也都做过革命工作。他们先后于1928年至1933年牺牲,其中,7人死于战场,5人在肃反扩大化中被错杀。
马列思潮沁脑骸
王树声一家烈士中,牺牲得最早的要数他的大堂兄王幼安。王幼安是麻城县第一个共产党员,是麻城革命的先驱,早在1922年在湖北省一师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王幼安的带领下,17岁的王树声和蔡济璜、刘文尉、桂步蟾、徐其虚等先后来到武汉,就读于省一师、武汉中学、武昌高小补修学校。王幼安引导他们阅读《新青年》、《向导》、《湘江评论》、《武汉星期评论》等进步书刊和有关俄国革命的小册子,聆听董必武抨击反动势力的演讲,使他们吸取了新思想的营养。
1923年春天,王幼安从省一师毕业来到县高等小学教书,王树声也随之从武汉回到麻城,考入该校第10期学习。在县高小教书期间,王幼安积极宣传革命思想,组织马列主义研究小组,培养进步青年。1924年8月间,在武汉学生宣传队鼓动下,王幼安带领王树声、桂步蟾、蔡济璜等进步师生,掀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他们带上“抵制日货委员会”的大红袖标,进出于各个商店,检查日货,盘点登记,宣传爱国思想,并将查出的日货堆在一起,放火焚烧。蔡济璜、王树声等同学还仗义痛打了不法洋神甫,闹了教堂。当时县政府责令学校开除王树声学籍,王幼安挺身而出,义正词严予以驳斥,并组织进步师生罢课。迫于师生的强大力量,学校当局最后不得不退让。
此后不久,王幼安回到家乡乘马岗石槽冲,向贫苦农民讲述革命道理。一天,农民王泽济患病,请王幼安去诊治,他边治病边启发说:“现在中国不得了,不革命就要亡国,穷人不要光发田地的愁,将来革命成功了,田地都要归公,不过,穷人要得到土地就得革命。”在王幼安的启发下,王泽济后来参加了农民协会,积极参加打土豪、分田地等工作。
1927年12月,王幼安为黄麻起义部队购买枪支,在运输途中被捕。1928年2月在宋埠干沙河英勇就义。临刑赋诗:“马列思潮沁脑骸,军阀凶残攫我来,世界工农全秉政,甘心直上断头台”。这首诗至今还被麻城人民传诵着。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