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将帅传奇

王诚汉:从小童工到共和国将军

发布日期: 2018-02-28 来源:

唐若雨 迟丽华

  一生中惟一孝敬母亲的一块银元

  旧社会时的中国农村,没有多少人能读得起书。出生于湖北黄安的王诚汉还算不错,读了4年书。这4年的读书生涯,凝聚着父母的殷切希望和养育之恩,也显然给本来就不宽裕的家庭生活增添了经济负担。为此,他非常感激父母亲的培养,也使他在那个文盲遍地的旧社会农村中也算是个“文化人”,特别是为他以后在革命队伍中战斗、工作奠定了继续学习的文化基础。
  1930年的春节到了,老板给了已在河口镇学徒3个月的王诚汉一块银元、一包水烟作为几个月的报酬。他连夜一口气跑了50多里路,急匆匆地赶回王家大湾。还没进家门,就连声大嘁:“娘!娘!我挣钱了!”当他把水烟和银元交到妈妈手中时,母子俩抱头痛哭。他当时想,他一定要挣更多的钱来报答慈爱的母亲,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是他一生中惟一在母亲活着时能孝敬她老人家的一块银元。
  1931年秋,王诚汉所在的河口工人纠察大队改编为红军河口独立营,12月又扩编为红军河口独立团。王诚汉这个刚满14岁的红军娃,怀着对新社会的无限憧憬,走出了王家大湾,走上了巍巍大别山。王诚汉回忆说:我参加的第一次较大规模的正规战斗,是1932年上半年的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粉碎国民党军发动的第三次“围剿”作战。在这次长达数月的战斗中,他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和取得一场战争胜利的艰难。
  从主力红军西去到红25军重新组建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可以说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最为艰难的岁月。这段时间,也恰好是王诚汉参加红军后以至此后他70余年戎马生涯中最为艰辛的一段时间。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军民进行第四次反“围剿”的那个月,他患了伤寒病,发高烧,昏迷不醒,根本无法随军行动,不得不住进红军设在大别山区的后方医院第二分院。
  大别山地区的特点,就是山多、沟多、水多、雨多、树多、草多。豫鄂交界的七里坪以北,山上的树木特别茂密。当时红军的所谓野战医院,只不过是在深山野林之中搭起的一片草棚。在战争环境中,医院与正规部队同样面临着敌人的围追堵截,同样没有安全保障。
  在他有一次生命垂危清醒过来后,医院的领导问他最喜欢吃点什么,他说他最想吃点豇豆。大家立即分头下山,四处去找豇豆。那时国民党军封山很严,许多地方都成了“无人区”,到哪里去找豇豆呀?他后悔不该向医院提出这个要求。令人高兴的是,居然有位同志历尽艰难,为他找回来一把豇豆,他躺在病床上望着这位满脸疲惫的战友,万分感激。战友们帮助他把这点豇豆放在一个铁桶中煮,清水中加了一撮宝贵的盐,那股清香味道呀,真是美妙极了!他似乎又回到了妈妈的身边。战友们依偎在他的身旁,喂他吃下了这几根豇豆。这真是战友情深啊!
  也许是这几根豇豆促进了他的生机,使他有了能活下来的希望。
  此后,他的病也竟然神奇地渐渐好起来。这里面显然有一个重要原因是母亲情结所在,是妈妈的亲情给了他求生的顽强力量。
  

长征中的红军是宣传队是播种机

  长征中,王诚汉所在的红25军尽管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孤军”奋战,但从来不忘做群众宣传工作,走一路,宣传了一路。敌人的反动宣传在他们未去时很厉害,他们初去时,贫苦老百姓和土豪劣绅都跑了。他们再去时,土豪劣绅跑了,贫苦老百姓则留下来欢迎他们。
  他们利用战斗间隙,走村串户,召开群众大会,散发传单、书写标语,广泛宣传革命道理,宣传“红军是共产党的军队”,“共产党是为劳苦大众谋利益的党”,“帮助穷人废除一切苛捐杂税”,张贴《什么是红军》的油印传单。那时候,他们所讲的革命道理,无非是“打土豪,分田地”一类的事,并无深奥之处,但讲的都是老百姓愿意听的大实话。群众慢慢地就跟着他们开始闹革命。
  保持部队体力和旺盛的斗志,又是取得长征胜利的最基本战术之一。长征的一年时间里,红25军仅有的3位军首长有两位负重伤,一位牺牲。由此也可见红25军所经历战斗之惨烈和战斗作风之顽强,而有如此英勇献身的领导人冲锋陷阵在前,试想红军还有什么险关、壁垒不可攻破?!惨烈的战斗更证明,红25军是一支打不烂、拖不垮的部队。
  红25军经过10个月的沿途艰苦转战,胜利地完成了长征,与陕北红军会师,成为红军长征史上先期到达陕北的第一支队伍,是中国工农红军在西北大会师的前奏。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