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将帅传奇

罗瑞卿在武汉经历“生死劫”

发布日期: 2020-08-12 来源:

  罗瑞卿一生经历了三次“大难不死”,第一次就发生在1927年的武汉。

  1926年,罗瑞卿乘坐“其春”号客轮,从重庆朝天门码头出发,顺江东下抵达武汉,进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学习。长子罗箭说:“父亲离开老家第一站就是武汉,也是革命道路第一站。”

  罗瑞卿1906年生于四川南充,因家道中落,少年罗瑞卿全靠外祖父鲜锦堂悉心培养。鲜家人特别看好这个大外孙,出钱供他读书,希望把家业传给他。

  罗瑞卿当时是热血青年,爱看《新青年》,萌生了革命思想。1926年,黄埔军校武汉分校刚好在重庆招生,他以共青团员的身份报名并考上。

  当时北伐进展顺利,全国各地云集响应,急需招收大批青年入伍,特别是需要政工干部。当年12月,拥护北伐的四川军阀刘明辉,自掏腰包包下“其春”号轮船,将在重庆初录的军校学员,顺流而下送往武汉。

  1926年黄埔军校招考,也是军校第一次招收女生队,罗瑞卿与许多女生同搭“其春”号轮船东下武汉。船上一名女生陈德芸后来回忆,罗瑞卿的谈吐给她留下极深印象。陈德芸是大家闺秀,从没离开过家,父母都不同意她离家投身革命。看到她在船上哭成泪人,罗瑞卿就劝她:“自古家国不能两顾,今之际,还是以国为重吧!无国哪还能有家呢!”后来,他俩成了同学。

  这艘船上,还有陈伯钧等著名革命人士,许多人后来成为中共高级将领。更巧的是,时隔很久,罗瑞卿才知道,他曾在“其春”号上交流过的女生李坤泰,就是抗日女英雄赵一曼。

  1927年2月抵达武汉后,罗瑞卿复试合格,被武汉黄埔军校正式录取,编进入伍生总队政治第1大队第2队,属黄埔六期。罗瑞卿曾回忆说:“在学校过的是很严格的军事生活,训练很紧张,很严格。冬天手和脚都冻坏过。出操时前面有泥水,教官不喊停步,大家就都走到泥水里去。”

  “我父亲大半辈子时间都在闹革命,时时刻刻都面临着风险,经历过3次‘大难不死’。第一次就发生在1927年的武汉。”罗箭说。那一年,罗瑞卿年仅21岁。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当年7月,黄埔军校政治总教官恽代英主持了军校第五期学生的毕业典礼,几天后,又召开全校师生大会,向尚在学校的第六期学生讲话。

  罗瑞卿记住了恽代英的话,暗下决心,“要做一颗撒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的革命种子。”

  此后,张发奎将军校改编为第2方面军教导团,罗瑞卿任副班长。7月31日,教导团奉张发奎之命“东征讨蒋”。8月4日,教导团2000余人的船队陆续到达九江,却被反共的张发奎缴了械。张发奎知道学生中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他采取“礼送出境”的办法清洗部队。罗瑞卿决定与同乡冯开琮回武汉寻找党组织。

  罗瑞卿回到武汉后,白色恐怖已经非常严重,难以容身。黄埔武汉分校的学员大多来自四川,当时有一个说法,国民党下令听到四川口音的人就抓。

  这种形势下,罗瑞卿一时未能与党组织接上头,还得东躲西藏。罗箭说,“父亲当时发烧、腹泻,身体十分虚弱。”

  二人费尽心思,在武昌司门口海马巷辅仁宿舍住下。这个宿舍原是四川会馆的后院,提供膳食,费用较低。

  罗瑞卿的病越来越重,冯开琮将他送到昙华林英国牧师开的仁济医院,被诊断为伤寒。冯开琮掏光身上所有的钱,又答应家中寄来钱即补交上,院方才勉强收治。

  “冯经常去看望父亲,但多次被催要欠款后,他也不敢去了。没了钱,医院不干了,找了个黄包车将父亲拉出医院,丢在四川会馆旁间又潮又暗、无人居住的小房子里,这时父亲已瘦得皮包骨,虚弱得想自杀都没了力气。”罗箭说。

  万幸的是,四川会馆一位武汉人熊师傅发现了罗瑞卿,偷偷把他藏在一间草屋里,与妻女轮流照顾他,每天喂他一点米汤,帮助他挺了过来。

  病好后,罗瑞卿在同志们的帮助下,乘船离开武昌,前往湖南常德继续寻找党组织。

  罗瑞卿一直惦念着熊师傅一家人,担心他们会因为自己遭到牵连。20多年后,罗瑞卿担任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公安部长,曾委托武汉公安局打听熊师傅的下落。后来,他还专程到武昌寻找四川会馆,但那时会馆已不复存在,他与救命恩人熊师傅失去了联系。

  来源:(《1927,他们都从这里出发》人民出版社)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