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毛泽东与周恩来在八七会议前后

发布日期: 2016-05-23 来源:

石维行

 

  毛泽东从韶山到井冈山,年方33岁,风华正茂。他终于找到了施展自己“改造中国”伟大抱负的用武之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以此为起点,率领军民,历尽于辛万苦,经过多年的奋斗,走上了一条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1927年5月,在党的五届一中全会上,不到30岁的周恩来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他是后来形成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中在政治局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个。而由周恩来领导的南昌起义则是我党历史上的一次辉煌转折,也是周恩来革命生涯中的又一个辉煌起点。他由此成为人民军队的创建者之一。让我们从文献档案中寻找毛泽东、周恩来当年的光辉足迹!

  从撰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到开创井冈山革命道路

  1927年初,毛泽东在参加了湖南全省第一次工农代表大会后,于1月4日至2月5日,在国民党湖南省监察委员戴晓云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湘潭、湘乡、衡山、醴陵、长沙等5县的农民运动,历时32天,行程1400里。2月12日,毛泽东带着考察湖南5县农民运动的丰富资料回到武汉。2月16日,毛泽东给党中央写出了考察湖南农民运动的报告大纲。接着,又满怀激情地撰写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在这篇报告中,热情地歌颂了湖南农民运动的伟大意义,彻底地批判了党内外一切对农民运动的攻击和责难,科学地预见了农民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主力军作用,阐述了共产党在农村中依靠贫农、团结中农的阶级路线,阐明了建立农村革命政权和农民武装的极端重要性。并且指出了中央在农民运动政策中存在的8点右倾错误。它为进一步解决无产阶级领导权和同盟军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农民运动的纲领性文件。
  1927年3月上旬,毛泽东正式向中共中央呈送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陈独秀在上海接到报告,却搁置不理。当时,中央分管宣传工作的瞿秋白为筹备“五大”来到武汉,看到这份报告后十分兴奋,他对陈独秀的态度也十分不满,愤愤不平地说道:“这样的文章都不敢登,还革什么命。”便决定以党的名义全文发表,并出版了单行本。瞿秋白还连夜撰写了1500余字热情洋溢的序言,其结尾有这样一段话:
  “中国革命家都要代表三万万九千万农民说话做事,到前线去奋斗,毛泽东不过开始罢了。中国的革命者个个都应当读一读毛泽东这本书,和读彭湃的《海丰农民运动》一样。”
  1927年8月7日,我们党在武汉召开了八七会议,清算了大革命后期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出席这次会议的毛泽东在发言中指出:“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会后,中共中央发出了一系列指示,特别对秋收起义作了具体布置,并将起义重点放在农民运动基础较好的湖南。为了加强领导,中共中央改组湖南省委,并派毛泽东、彭公达回湖南,他们分别担任了中央特派员和省委书记。
  8月下旬,毛泽东、彭公达到达长沙后,先后召集改组后的中共湖南省委多次举行会议,讨论制订了秋收起义的计划,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敌委员会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并决定9月9日正式起义,16日进攻长沙,夺取省城。
  9月初,毛泽东在安源张家湾召开了军事会议,部署了起义事宜。决定将原武昌国民政府警卫团、平江与浏阳农民自卫军和安源工人武装合编为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下辖3个团,卢德铭任总指挥,余洒度任师长。9月9日,起义正式爆发。起义部队分别从修水、铜鼓、安源等地出发,向长沙进发。先后攻占了醴陵、浏阳县城和平江龙门厂、浏阳白沙和东门等地。由于敌强我弱,一些指挥员缺乏经验,新收编的第四团又临阵叛变,各路进攻部队均严重受挫。毛泽东当机立断,通知各部会集浏阳文家市,放弃进攻长沙的计划,改向罗霄山脉中段转移。9月29日,起义部队在江西永新进行改编。10月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伟大斗争。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