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董必武与湖北当阳河溶中学的一段情谊

发布日期: 2016-11-01 来源:

周栋云口述 孙侃整理

  1965年5月9日,这是当阳市河溶中学全体师生难忘的一天。就在这天下午2点多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我们敬爱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董必武同志来到当阳河溶中学视察。日理万机、年逾八旬高龄的董老为什么要到一个远离北京、远离省城的一个乡村中学视察呢?这里有一段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一个乡村普通中学的情谊。
  1964年元月上旬,董老到湖北视察,当时湖北省正在召开林业会议,董老亲切地接见了与会代表,并着重讲了我国发展林业的紧迫性。董老说:我们中国的林业,应当赶上像芬兰、瑞典这样的先进国家。我们要急起直追,实现林业的现代化,跟上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董老还在湖北日报上题词,号召大家重视林业,开展植树造林活动。当时中共湖北省委也先后发出《通知》,要求全省人民行动起来,响应董老号召,立下雄心壮志,力争在尽快时间内,把全省的田旁、荒山都栽上树。
  当时我们河溶中学的师生为了响应董老号召和执行省委的指示,抓紧在课余时间掀起了蓬勃的植树热潮。我们利用一个冬季,在学校的各空地植树5000多株,并且棵棵成活,校园内显得绿绿葱葱。这时学校有位年轻的英语教师叫陈声洽,他找到学校党支部说:我们能不能向董老写封信,汇报一下全校师生课余时间开展植树活动?如果能让他知道一下他老人家关心林业,为实现绿化祖国的宏伟理想在一个中学积极响应并实现的话,老人家一定会高兴的。
  当时学校领导觉得这个想法很好,应该支持。就请他代表全校师生起草这封信,并一再嘱咐,要请董老给我们河溶中学题字。
  小伙子受到鼓舞,很热情,晚饭后紧闭屋门,忙了一夜,一连写了几大张。第二天一早,学校几位领导阅后,一致认为写得好,并盖上学校的公章,郑重地投入了邮筒。
  河溶中学的师生怀着喜悦又焦急的心情度过了20多个日日夜夜,我们盼望着董老的回音。根据我党联系群众的光荣传统,我们相信董老一定会回音的。果然这一天终于盼到了。这天,一封盖着北京邮戳的大信封寄到了当阳河溶中学。拆开一看,“董副主席办公室”几个字映人大家的眼帘。呵,同涵寄来的还有董老亲笔为河溶中学题写的校名,还有一副题词:
  因地制宜为集体农民兴利
  实事求是教青年子弟读书
  信函中,表扬了河溶中学植树造林取得的好成绩,鼓励河溶中学坚持下去,为绿化祖国而努力。同时还提到,河溶在历史上是个桑蚕发达地区,现在如何?问是否有科学实验,改用蓖麻叶养蚕可否?不知当阳适宜种蓖麻否?说用蓖麻叶养蚕更便利、更快些……
  董老的题词饱含丹墨,雄浑有力;董老的话语重心长,充满着慈爱,充满着关怀。
  在信函中同时还抄附了一份广东省湛江专区用蓖麻叶养蚕的经验。
  董老的题词和来信,给我们学校广大师生以极大鼓舞,学校决心一面抓好教学,抓好校园绿化,同时向社会宣传绿化祖国的伟大意义。另外,我校还搞了蓖麻叶养蚕的科学实验活动,并根据董老信函上的指示,将一封求援信发到了广东湛江。
  广东湛江地区蓖麻蚕场的同志立即给我们空运寄来了蚕种。于是,一个养蓖麻蚕的科研活动搞起来了。由于我校领导重视和各兄弟单位的支持,河溶中学的蓖麻蚕试验很快发展到五百多个簸箕,先后有本地和外地40多个单位从这里引去了蚕种和养蚕技术。同时,我们还创造性地解决了冬季养蓖麻蚕的饲料、气温等问题。学校搞科学实验并没有影响教学,其间的教学质量有显著提高,当时学生的学习成绩、文体等各项活动均居全县前列。
  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丰收使河溶中学每一个师生都更为振奋,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首先将喜讯报给了董老,并寄上了两个茧子请董老检查。很快董老的一封亲笔信由北京寄到了河溶中学。呵,这封信董老竞用八开竖条信纸写了5页,近两千字。
  董老身为国家副主席,每天该有多少国家大事等待着他去处理,可是对于人民群众的来信,特别是青年学生的来信,他百忙中也是极为重视的。他曾为中学生们专门写过一首“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古云‘此日足可惜’,吾辈更应惜秒阴”的名诗。今天在这封信函上,董老表扬了河溶中学在教学、科研、绿化方面的成效,并语重心长地鼓励河溶中学的学子们好好学习知识,将来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之材。这既是谆谆的教导,又是娓娓动听的恳谈,董老那慈祥的面容呈现在广大师生眼前。
  董老呵,河溶中学的广大师生想念您,您啥时能亲眼看一下我们的学习生活和科学实验情况,那该多好呵!
  这一天终于盼到了。
  1965年5月,董老又一次来湖北视察工作。5月7日,董老与夫人一行在张体学省长陪同下抵达荆当边界的漳河水库。5月9日,董老到达当阳,提出要到河溶中学去。考虑到董老的身体健康和安全,因为当时从河溶到当阳县城还只是一条三合土公路,县委书记高福长说:“董老,河溶中学您就不要去了,我们打个电话让他们校长来向您老人家汇报就是了。”董老连连说:“不,我是来向他们学习的,我一定要到他们那里去。
  董必武视察河溶中学是那样突然,以致学校里连茶叶都没有准备。当时我陪着董老一行到办公室后,才立即着人去买茶叶。董老连忙制止:“不要泡茶,我就喝开水,喝点开水好。”
  “敬爱的董老到我们学校视察来啦!”喜讯不翼而飞。正是课外活动时间,活泼的青年娃娃们一下便围来一大群,都以能亲眼见见这位敬爱的革命前辈为一生之快事。
  董老是最爱护青少年的,他老人家以慈祥的微笑和频频招手向大家致意。
  董老一刻也没有休息,他一边喝着开水,一边听取学校代表和我的汇报。张体学省长及夫人林少楠、中共宜昌地委书记张三杰、中共当阳县委书记高福长和荆州地区的赵专员都一起参加了座谈。
  董老询问了学校里有多少师生,住读生一个月吃多少伙食费,有没有猪肉吃等情况。他老人家说:学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学校既要注意节约,又要注意改善他们的生活。要让事务长和炊事员管理好大家的伙食,也要教育学生尊重事务长、炊事员的劳动……多么无微不至的关怀!董老的言谈是那样朴实、亲切、和蔼而又平易近人。大家深深感到董老既是国家副主席,可也是我们当中的普通一员呵!
 接着,董老一行走出会议室,视察了河溶中学校园、教室、学生寝室和养蚕实验室。当董老看到满校园的翠柏、水杉、杨柳、榆树、楝树、兰花泡桐、法国梧桐已经郁郁葱葱的茁壮成长时,不禁高兴地点头说:好呵,过些年它们就会成材。看到教室和学生寝室的灯光不够亮时,董老又语重心长地说:“要把光线解决好。学生年纪轻轻的,搞成了近视眼怎么行?”多么亲切感人的肺腑之言呵!它寄托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后辈的关怀和期望。
  当董老视察到蚕室门口时,看到门上贴有“入室换鞋”的规定,连忙和大家一起把鞋子脱掉。这时我和蚕室的负责人杜庆良连忙上前拦住说:“董老,您就不要换鞋了。”董老笑着说:“不行,我不能一个人搞特殊,蚕室的制度我也得遵守。”
  董老在蚕室里兴致勃勃地察看了蓖麻蚕的生长情况,一边称赞养得好,一边还风趣地对在场的杜庆良、李选伦(当时是草埠湖派来学习的)说:“你们是我的老师,我是来向你们学习的。”
  当天两位教师周宏道和江振寿负责董老安全保卫工作,他俩尽职尽守,始终不离董老左右。在越过一条小沟时,江振寿连忙伸手去扶董老,董老却连连摇头说:“不用,不用。”他老人家抬腿只轻轻一迈就过去了。大家不禁连声感叹:“董老,您老人家身体真好呵!”董老哈哈笑着说:“不好还能到你们这里,搞革命就得有好身体呵。”
  视察中,张体学省长忽然在一间工作室内发现了正在制作的董老题词,极兴奋地对我说:“董老什么时侯给你们题了词,这可是重要文物呵。你们要赶紧告诉报社。”果然没过多久,《湖北日报》、《宜昌报》都在头版重要位置上报导了董必武副主席视察当阳河溶中学的消息和董老的题词。
  当天下午五点多钟,朵朵晚霞染红了江汉平原,染红了沮漳水畔的河溶中学。董老披着霞光,告别了依依不舍的河溶中学全体师生,又奔上了新的征程。
  (原载《湖北文史》2016年第1期)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