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董必武与潘怡如

发布日期: 2018-08-28 来源:

辛楚杰 戴剑华

  潘怡如,名康时,1881年12月出生在湖北黄安(今红安)县桐柏集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中共党员,早年参加辛亥革命,后又参加了北伐,抗日战争中为地方游击队作过很多贡献,1943年12月15日病故。
  董必武与潘怡如不仅少小同乡,而且同时生长在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年代,共同的向往和追求使他们共同走上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在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们肝胆相照、患难与共、生死相依,结成了“云霞交契”“欲吐心肝”的革命情谊。
  

一、投身辛亥革命,同寻救国救民之路

  1905年,董必武在湖北省当时的重点中学——武昌文普中学堂学习期间,结识了“日知会”负责人刘静庵,在刘的影响下,董必武开始研究救国救民的真理,逐步接受民主革命思潮,后来走上了孙中山开辟的革命道路,成为一名民主主义革命者。
  董必武的启蒙老师刘静庵牺牲后,继续给他以较大影响的是潘怡如。潘怡如自幼耕读于故里,深知民间疾苦。他目睹腐败之清庭、世间之灾难,忧国忧民,苦寻出路,“怀改革救国之心”、“弃科举入军营当兵”,在湖北新军中,将新军军歌中歌颂清庭的内容改为反清内容,如将“大清深仁厚泽十余朝”改为“大清篡窃已历十余朝”将“列圣相承,无异舜与尧”改为“列代相承,无异金与辽”并出示反清歌词联络同志,在新军中组织同盟会、群治学社、振武学社。为避查封,该社后改组,更名为文学社、共进会,成员发展至5700余人,后来成为辛亥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力量,潘怡如成为武昌首义的奠基人之一。1911年11月在武汉,潘怡如与董必武从相识到相知,并先后加入了同盟会,均成为同盟会湖北支部评议会的评议员。为人忠厚、耿直、革命立场坚定的共同品格,救国救民“旋转乾坤”的共同追求,使他们很快结成挚友,他们相见恨晚,经常促膝谈心,倾吐“改革救国”之壮志豪情。
  1911年10月,董必武在蒋翊武领导的武昌革命军政府军务部任秘书,这时武汉三镇虽已被起义部队占领,但清军正在调集重兵向汉口发动反攻。10月下旬,汉口、汉阳相继失守,国难当头,董必武和潘怡如一道“助之安抚城内外军民守城却敌。”协助巩固沿江一带防线。为保卫武昌,他们生死与共,力排艰险,并肩战斗。
  1913年7月,“二次革命”爆发后,孙中山闻讯立即由日本回上海,以江西、南京为中心发动国民党人进行武装讨伐窃国大盗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董必武和潘怡如一道参加了在湖北策动军队进行的反袁活动。由于黎元洪的血腥镇压而未成,革命党人惨遭屠杀,潘怡如化装成日本人,在日本人久原及其家属的帮助下离开汉口去上海。面对“二次革命”失败的局势,董必武忧愤交加,于1914年1月和张国恩东渡日本,考入东京私立日本大学攻读法律。潘怡如因寻不着革命的出路而感到万分痛苦,于1914年春与詹大悲也东渡日本,两位遭受失败痛苦的革命友人在异国相遇,互相倾诉,探讨中国革命的许多问题。在日本,他们先后谒见了孙中山先生,对先生所采取的坚持革命的态度和严密组织的措施,都极表推崇和拥护,并同时加入了中华革命党,都成为孙中山的信徒,共同追随孙中山先生坚持革命斗争。
  不久,潘怡如满怀救国热情与詹大悲奉孙中山之命回国共同运动江南军队。1915年6月,董必武和张国恩亦奉孙中山之命归国,同在上海的潘怡如等取得了联系,他们共同怀着改革中国社会和为民族为人民谋幸福的一片赤诚,很快回到湖北,谋划反袁的秘密军事活动。后因叛徒告密,董必武两次被黄安反动知县逮捕入狱,出狱后赴武汉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1917年2月,董必武再次东渡日本,去参加东京都私立日本大学法科的学习和毕业考试,回国后和张国恩一起在武昌合开律师事务所,利用律师职业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潘怡如回汉后积极布置兵运工作,后又与蔡济民、田桐等策动武昌南湖炮队起义失败,这些教训使潘恰如深知革命无幸胜之理,认为在孙中山领导组织的护法运动中自己决不能袖手旁观,遂随两湖地方护法军转战荆州、常德等地,从事荆州独立运动、去常德烟溪协助廖湘芸整理军队、开办军事讲习所、前往广州联系兵运。虽诸事未果,仍百折不挠。
  1919年,潘怡如由廖湘芸军驻地前往上海,向孙中山报告湘西南方各方军事情况。孙中山对潘怡如说:“我的学说知难行易,段祺瑞颇能接受,联段反桂,势在必行。”他要潘怡如马上回烟溪督促廖湘芸出师反桂。这时,董必武、李汉俊等正在上海学习马克思主义,研究俄国十月革命的经验,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他对潘怡如利用军阀搞军事政变的作法提出劝告:“中国革命成功,必待新兴势力之参与,徒知利用军阀无济于事。”潘怡如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感到董必武的劝告是对的,对孙中山“联段反桂”的主张也持有不同看法,无奈受孙之托,“责任未尽”“心韪其言亦未能易其行经也”,至廖湘芸部被张敬尧部缴械。此举虽失败,董必武却有恰当的评价,他在一九六三年订正并手书的《潘怡如先生墓表》中云:“凡反洪宪帝,护国护法、反北洋军阀诸成,先生无役不从,而且在所服役之部队虽最危急时,犯死亦不少避,如民国八年,湘西廖湘芸部遭敌暗算,先生本可离廖他去,而先生仍与廖部同其命运……皆其例之较著者。”在董必武心目中,潘怡如堪称旧民主主义革命征程中的一位英雄。故有:“平生我愧为知己,未把英雄史迹留”的挽叹。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