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邓小平1980年的鄂豫之行

发布日期: 2019-05-23 来源:

薛庆超


  1992年春,当代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88岁高龄的邓小平同志南下广东,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引发了“东方风来满眼春”的新一轮改革开放大潮。历史永远记住了这一幕。
  然而,1980年盛夏,邓小平作为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第一副总理、中央军委副主席,南下鄂豫,调查研究,畅谈改革,以政治家、战略家的宏大气魄,规划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发展远景的历史性蓝图,却是鲜为人知的。
  1980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史上的重要一年。新年第一天,邓小平就在新年茶话会上指出,为了把经济建设搞上去,80年代我们需要做好四件事:第一,一定要坚持党的政治路线;第二,必须要有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第三,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第四,要建立一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有专业知识的干部队伍。在当年2月份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上,讨论和通过了关于召开党的十二大、增选中央政治局常委、成立中央书记处、为刘少奇同志平反昭雪等一系列涉及党和国家今后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
  上述问题解决以后,邓小平于1980年夏天前往四川、湖北、河南等省调查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对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长远指导意义的重要思想。
  邓小平在湖北视察二汽期间、前往河南途中和在河南视察期间与中共河南省委负责同志谈话时提出的许多重要思想观点,已经成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
  “现在任何一个老同志和高级干部,合乎不合乎党员标准和干部标准,就看他能不能认真选好合格的接班人”
  1980年7月中旬的一天,时任中共河南省委第一书记的段君毅,接到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陈丕显打来的电话,说邓小平同志在四川调查研究以后,将前往湖北二汽(即国家第二汽车制造厂,厂址在湖北省十堰市)和河南,让段君毅和河南省委有所准备。
  段君毅接到电话后,立即向省委作了汇报,并于7月21日和河南省委第二书记胡立教一起,前往湖北。由于段君毅在“文化大革命”前曾长期担任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主管过二汽的定点、选址、建设等事项,对二汽的负责同志和二汽的历史都比较熟悉。所以,他到了二汽以后,二汽党委向段君毅汇报了二汽现在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情况。厂党委负责同志在汇报到厂里抓好中青年干部的选拔问题时,谈到了青年干部王兆国。这位39岁的青年干部,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上学期间入党,大学毕业到二汽工作以后,担任过二汽车桥厂技术员、车桥厂团委副书记、二汽团委书记、二汽党委常委兼车箱厂党委书记,1979年任二汽副厂长、党委书记(当时为第一书记制)。这位同志在“文化大革命”中表现是好的,在“四人帮”掀起“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恶浪中,仍然坚持抓生产,敢于抵制“四人帮”一伙的倒行逆施,政治素质好,年纪轻,懂业务,懂技术,会管理,经历过从基层到总厂的各个“台阶”,是一位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干部。段君毅听了很感兴趣,在详细了解了二汽各项工作后,对王兆国的情况有较深的印象。
  7月22日上午,邓小平乘火车到达十堰。下车后,顾不上休息,立即由段君毅、陈丕显等负责同志陪同,前往二汽视察,参观了总装车间等主要生产车间。一路上,邓小平时而步行,时而乘车,精神饱满,兴致勃勃,与同行的段君毅、陈丕显等同志谈笑风生,对二汽的工业发展水平和远景规划充满了信心。视察途中,段君毅一边走,一边向邓小平介绍二汽在定点、选址、建厂、生产、工人队伍、技术人员队伍、领导班子等方面的情况。在乘车行进时,段君毅谈到了二汽党委汇报的王兆国的情况。邓小平听后非常感兴趣,又十分详细地听取了段君毅对王兆国在“文化大革命”中、在二汽工作中各方面表现的介绍;同时,又向湖北省委负责同志询问了王兆国其他方面的情况。
  邓小平视察二汽以后,回到住地,在与段君毅、胡立教等各方面负责同志谈话时说:这次我出来(指此次出来搞调查研究),最感兴趣的是年轻干部。六六年哈工大毕业的王兆国,副厂长,39岁,又有业务能力,又顶“四人帮”,这样的青年干部要很好培养。
  邓小平还说:二汽有个车间副主任32岁,我见了很高兴,我们现在的任务就是办好这件事(指选拔青年干部),这比什么都有意义。
  在谈话中,邓小平说:“现在任何一个老同志和高级干部,合乎不合乎党员标准和干部标准,就看他能不能认真选好合格的接班人。”“老同志现在的责任很多,第一个责任是什么?就是认真选好接班人,选得合格,选得好,我们就交了账了,这一辈子的事就差不多了。”邓小平在谈话中还指出,到党的十二大,要组织好三个委员会,一是中央委员会,这是核心;二是中央顾问委员会;三是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他认为,中央委员会委员中要有一大批优秀的中青年干部,50岁以下的同志要占中央委员总数的50%左右,要注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一定要把选拔青年干部的工作做好。同时,要安排好老干部,待遇不降低,顾问委员会不仅中央要设,省里也可以搞顾问委员会。
  在谈到如何把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具体化时,邓小平多次强调指出,老干部的责任就是选拔好青年干部,这是一项比什么都重要的工作。从这次出来看,有的是人才。政治标准通过“文化大革命”已经分清楚了,标准就是:不是“四人帮”体系。
  邓小平在这次视察中,实际上通过发现和选拔王兆国这个青年干部,为全党树立一个榜样:一是下面确实有人才;二是主要领导干部要亲自到下面去发现和选拔人才;三是选拔青年干部的政治标准就是,不是“四人帮”的体系。只要不是“四人帮”的体系,又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和管理能力,这样的青年干部就可以选拔和培养,而不应当用一些过时了的“条条”、“框框”束缚住我们选拔青年干部的手脚,挡住我们选拔青年干部的视野。明明基层有大批的青年人才,可一些领导干部却总是看不到,总觉得缺少人才,不懂得或不善于到基层去发现和选拔青年干部。
  “这次出来到几个省看看,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问题”
  7月22日晚,邓小平由段君毅、胡立教陪同,乘火车前往河南。
  在列车行进中,邓小平一边听取段君毅、胡立教关于河南工业、农业、财贸等方面工作的汇报和介绍,一边就一些他长期考虑的具体问题进行调查,直接了解来自省里和基层的实际情况。
  邓小平指出:“这次出来到几个省看看,最感兴趣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选拔青年干部问题;一个是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问题。”
  段君毅、胡立教汇报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河南农村的发展变化和农村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后,邓小平问道:“你们的账是怎么算的?”
  段君毅、胡立教同志回答说:”我们在火车上算的”,“河南农业按照每年8%的增长率递增,我们就可以提前两年达到人均一千美元。”
  接着,段君毅、胡立教以河南新乡县七里营乡的刘庄村为例,就农村经济发展中农业、乡镇工业、副业在农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和具体数字,向邓小平算了算河南农村何时才能达到小康水平的“账”。邓小平听了以后,又让他们反复核算,再三要求一定要算准确。他说,如何实现农村奔小康,达到人均一千美元,我作了一些调查,让江苏、广东、山东、湖北、东北三省等省份,一个省一个省“算账”。我对这件事最感兴趣,八亿人口能够达到人均一千美元的小康水平,这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你们河南地处中原,你们“算账的数字是“中原标准”、“中州标准”,有一定的代表性。
  当段君毅、胡立教在“算账”中谈到在黄河中游的河南境内修建小浪底大型水库,可以在防止黄河中下游洪水灾害、发电、灌溉、水利等方面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时,邓小平摆摆手说:“小浪底水库现在还没有建成,不能算进去。”
  一路上,邓小平最感兴趣的话题是如何使中国农村尽快发展起来,如何使中国农民尽快实现人均一千美元,达到小康水平。每当谈到一个具体问题时,他总是饶有兴趣地扳着指头,从现在的数字到发展远景,一项一项地详细“算账”。
  在谈到农民住房问题时,邓小平指出,过去对于发展建材工业不重视,把盖房子不当生产、当消费是不对的。四川的老太太有了钱,一是娶媳妇,一是盖房子,建筑工业大有发展前途,包括城市和农村,发展建材生产只搞砖瓦不行,要搞现代的、轻型的。为了实现人均一千美元的目标,要敢想、敢干,敞开思想,找门路。
  在谈到农民的燃料问题时,邓小平指出,农村发展沼气要列入计划,使用沼气不仅节约能源、节约时间,而且减少疾病,又清洁卫生,二十天发酵消灭血吸虫,还能秸秆还田,提高肥效。但是发展沼气一哄而起不行,要有计划、有步骤,一批一批地搞。
  怎样早日使中国人民达到人均一千美元的“小康”水平,是邓小平长期考虑的一个大问题。经过此次对河南等省情况和发展远景的调查,邓小平对这个问题的考虑更加清楚了。
  列车在鄂东北、豫西南的大地上急驰……
  邓小平,这位当年指挥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在这里南征北战的中原局第一书记兼中原野战军政治委员,如今又在这块当年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勾画着如何带领人民群众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状态,早日走上经济发展、生活富裕道路的蓝图。
  “河南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原标准'”
  7月23日凌晨6时,邓小平乘坐的专列沿着铁路专用线驶入郑州北郊一个绿树环绕、浓荫遮天的大院。这个环境幽静的地方是中共河南省委第三招待所。
  当邓小平迈步走下火车的时候,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中共河南省委常务书记、省长刘杰和省委常委们迎上前去。
  早饭之后,省委第一书记段君毅,省委第二书记胡立教,省委常务书记、省长刘杰,就河南当前的主要工作向邓小平作了简要汇报。
  汇报结束后,省委负责同志请邓小平给大家讲话。
  邓小平说:提拔青年干部问题,这次出来看,有的是人才;政治上,“文化大革命”分清楚了,标准就是,不是“四人帮”体系。现在取消“终身制”是个大问题,干部终身制,老当第一书记,谁敢提意见?提拔青年干部,光靠推荐不行,要下去发现人才。干部要考核,两年一考核,不称职就下来。厂长工资待遇要提高,教授不一定比校长地位低。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思想解放还不够,要解放到本世纪末。
  邓小平强调指出:四川政策老太太高兴,赞成联产责任制,政策威力大,有了正确的农村政策,农业生产就发展得快,但科学种田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实现人均一千美元,调查了河南、湖北、江苏、广东、东北三省、山东等八个省,在中国八亿人口中,河南有一定的代表性,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原标准。”
  上午10时左右,邓小平提出,要出去走走,去看看黄河花园口。
  然后,省委负责同志陪同邓小平登上一部中型轿车,驶往郑州北郊的黄河花园口大堤。
  返回住地的路上,邓小平在谈到黄河时说,维持黄河的现状,仍有相当大一部分地区和人口在特大洪水出现时有危险,因此,还是要搞小浪底水库,解决黄河中下游的汛期防洪问题。他还幽默地说:“花园口不可不看,但看一次就够了。”
  “中原标准”正在按照邓小平的构想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回到省委三所后,邓小平亲切会见了省委全体常委和省军区负责人,与大家简短谈话后,在8号楼前一起合影留念。
  时近中午,段君毅、胡立教、刘杰等省委负责同志陪邓小平共进午餐。餐桌上,邓小平兴致盎然,谈笑风生。
  当省委负责人请邓小平品尝著名的黄河鲤鱼时,邓小平说:陈老总(指陈毅)是既会吃又会做,我是只会吃不会做,毛主席是不会吃也不会做。
  下午3时30分,邓小平与省委负责同志话别后,乘专列离开郑州,返回北京。
  邓小平离开河南后,河南省委为了尽快贯彻落实邓小平此行一系列重要谈话精神,于当天下午就召开了省委常委会议。段君毅、胡立教、刘杰一一向省委常委们详细传达了邓小平在湖北二汽、在专列上、在河南视察期间的重要谈话精神。常委们在认真学习、讨论邓小平谈话的基础上,制定了尽快贯彻落实邓小平谈话的具体措施。
  当年8月上旬,河南省委召开了以贯彻落实邓小平重要谈话精神为主要内容的“省委工作会议”。与会同志通过认真学习、讨论邓小平重要谈话,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和鼓舞。省委负责同志分别就选拔中青年干部,尽快发展河南工业、农业、财贸和山区经济等问题讲了话。会议特别就如何选拔中青年干部和如何尽早实现人均一千美元奔“小康”等问题进行了重点部署。中原标准正在按照邓小平的构想变为活生生的现实。

 
  来源:光明网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