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伟人足迹

毛泽东诗词中的红旗

发布日期: 2019-09-25 来源:

王军


  红旗,中国革命的色彩从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山下旌旗在望,到中央苏区风展红旗如画;从两万五千里长征红旗漫卷西风,到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广场升起五星红旗;从离别韶山32年作红旗卷起农奴戟,到重上井冈山风雷动,旌旗奋,是人寰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都折射出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可以说,红旗意象红旗情结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中国历史进程和民族命运的塑造之中,体现着强烈的革命时代精神,成为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28年8月,陈毅向中共中央汇报红四军情况时,曾以称赞的口吻说:秋收暴动最先挂了红旗8月20日,毛泽东即以中共湖南省委名义向中共中央报告:到湖南来这几天,看到工农群众对国民党则已另眼相看,认定国民党旗帜已成军阀的旗帜,只有共产党旗帜才是人民的旗帜秋收起义前夜,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师部赶制了100面有镰刀斧头的红旗毛泽东《西江月·秋收起义》: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这是最早的红旗
  秋收起义后,红旗插上井冈山在井冈山两年多的时间,毛泽东诗词中体现了浓浓的红旗情结比如: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西江月·井冈山》)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清平乐·蒋桂战争》)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如梦令·元旦》)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等
  1930年1月的《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毛泽东在红旗情结中,既感受现实,更关注理想从这首小词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毛泽东日后在艺术上提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相结合趣味的滥觞这首词正如毛泽东在同年同月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文章中描绘的那样:它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一词一文,展现了红军战士的必胜信念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正如毛泽东所言,万里长征,千回百折,顺利少于困难不知有多少倍当时,红军指战员平均年龄不足20岁,平均每300米就有一名红军战士牺牲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红军战胜千难万险,前仆后继,视死如归?是红旗,是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了崇高理想而宁可奋斗牺牲的精神1935年10月,在长征到达六盘山时,毛泽东作诗: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清平乐·六盘山》)《实录毛泽东》里战士回忆,战士们举着的红旗在迎风招展,我们的队伍像奔腾的铁流,涌向前方此情此景,真是壮观万分,我们的心情也实在难以用语言表达1935年10月是个节点,此前一年,长征开始;此后一年,胜利会师此前14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再过14年,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经过风卷红旗过大关壁上红旗飘落照万水千山只等闲百万雄师过大江后,毛泽东终于在天安门城楼上亲手按下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了民族命运和国家面貌天安门广场上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见证了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同志所说: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始终没有减退1950年11月,在抗美援朝关键时期,诗人柳亚子作了天安门上万红妍毛泽东作《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妙香山上战旗妍
  1959年,毛泽东回到老家韶山,离别故土已经32年了,作《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毛泽东的红旗情结在他的战友、同事诗词中也多有体现1955年6月,周世钊陪同毛泽东游岳麓山后作诗: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1959年底,针对国际上反华浪潮甚嚣尘上,毛泽东作了三首《读报有感》,董必武和诗五首,其中一句是革命红旗要擎紧,责无旁贷是神州1963年郭沫若作了两首词,《满江红·领袖颂》和《满江红·读毛主席诗词》,其中有迎东风革命展红旗红旗卷地地如绣等句1964年10月,毛泽东观看大型音乐史诗《东方红》在听到《秋收起义歌》里秋收起义成了功,一杆大旗满地红时,右手托住下巴,神情凝重1965年,叶剑英写了一首七律《望远》,请毛泽东指正这首诗首联是:忧患元元忆逝翁,红旗飘渺没遥空反映了马恩列斯离世之后,共产主义的希望寄托在中国人民和世界革命人民身上毛泽东非常欣赏,将题目改为《远望》,其他一字未动推荐到《光明日报》副刊发表同年生日这天,毛泽东手书这首诗送给儿子毛岸青和儿媳邵华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