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时代先锋

长满老茧的手敲出泥土芬芳的文字

发布日期: 2017-02-10 来源: 荆楚网

  7日下午,阴雨绵绵,京山永隆镇张常台村党员活动中心,一群老人冒着严寒在这里聚会。他们白发苍苍,多数人的衣服上还沾着泥巴,嘴里不时却吟着有韵有味的诗词。

  他们是永隆农民诗社的成员们,定期交流学习。谁曾想到,这些昔日摸着锄头布满老茧的手,一字一句写下沾满泥土气息的诗,与诗为友,已有4年。而今,老人们又创办了自己的网络微刊——“永漋河”,每隔一天通过微信推送一期新诗词,已吸引近2000人订阅。

  勤耘稼穑恋诗词

  京山,著名诗人聂绀弩的故乡,诗词文风颇盛。

  永隆农民诗社的创立,离不开一个人——81岁的赵道森。他在镇上做过党政干部,退休后接到一个任务,筹备聂绀弩诗词学会永隆分会。

  并不会写诗的赵道森开始学习平仄、对仗、押韵,小心翼翼练了几百首,大着胆子向外投稿,有的诗被一些诗词专业杂志刊用,给了他极大的信心,他开始物色农民诗社成员。“当时只有一个要求,得有一点文化基础,起码得小学、初中毕业。另外,对诗词有点兴趣。”被赵道森看中的农民,也都从没写过诗,顶多会说几句顺口溜。于是,在镇里当过老师的李家平、郭智让被请来当辅导老师,教基本功。闲暇之时,这些农民们就捧着唐诗读,培养诗的韵律感。

  不管写得好不好,多写肯定有用。赵道森鼓励诗社成员拿起笔。一年、两年,就这样,凭着一股对诗歌的热爱,诗社会员几年来创作发表诗词2000多首,在权威的《中华诗词》刊物上发表作品3首,《中华诗赋》上发表作品27首。诗社成员也从2012年的12人发展到51人,社里还办了自己的刊物《永漋河》。

  回忆这段岁月,赵道森感慨不已。“古时《诗经》都是来自田野,现代农民一样也可以作诗。”他还为此作了一首《农民诗人》——

  休看粗肤垄上痴,勤耘稼穑恋诗词。

  笔描山水圆秋梦,胸满妍畴笺满诗。

  正扯夕红写短笺

  原先农民诗社里最年轻的成员,是65岁的公益村村民郑运官。大部分社员已年届七八十,多来自张常台村,还有红旗村、马家岭村。去年增加了两张年轻面孔,27岁的王帅和40岁的冯昌荣。

  诗社里,夫妻写诗、兄弟写诗都是一景。张延文常与老伴陈运仙写诗交流,村医李家虎常和妻子张清秀同台赋诗;聂为方、聂为忠,魏理训、魏理明是两对兄弟,也是诗社的写诗骨干,加入省诗词学会,经常一起探讨,有时还会为写诗观点争论。

  与土地为伴,和庄稼结缘。诗社成员们创作的多与田野有关。如张延龙所作《除虫》——

  身背塑桶下汪洋,手持喷杆雾千行。

  轻风吹拂麦波漾,只为日后生活香。

  74岁的魏理训在《晚年吟》中写下:仰观云去轻声笑,正扯夕红写短笺。“我们不想晚年生活在麻将和无聊中度过”,他说。

  敲词炼字乐无穷

  诗社成员增多,诗作大量涌现,但可供刊载的渠道并不多。能不能让大家的作品及时展现,互相交流,而不仅仅是自作自赏?会玩微信的李家平想到了做微刊,大家一商量,和社刊同名的微刊《永漋河》去年6月诞生了。

  于是,老农们摸过锄头拿过钢笔的手,又开始学习打拼音、敲键盘、上微信。微刊分工合作明晰,编委皮运科是“海选”负责人,对投稿先筛一道,两位副主编把第二道关,主编李家平最后定审,隔天就更新一期。“开始最担心的是稿源,怕没有那么多作品,后来一开张,根本就不是问题。”李家平说,目前一般都有30%的淘汰率,以保证微刊质量。

  点开微信公众号“永漋河”,雅致清新,诗词书画内容丰富,“每期刊发前都会忙到转钟,真的很忙也很充实。”让李家平等人最高兴的是,微刊的吸引力超出了他们想象,创作者稳定在150人左右,来自全国20多个省市,一些专业诗人也开始关注并肯定他们的努力。

  满座皆为泥腿者,毫笺一席赛诗香。“诗词是中国的传统文化,我们愿发挥余热,传播诗香。”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