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时代先锋

一名老党员的最后一笔党费

发布日期: 2017-02-23 来源: 荆楚网

  1000元,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不是一个大数字,但它已是广水老人李文斌离世后遗产的七分之一。而他在遗嘱中强调,这笔钱一定要用来交党费。

  去年,80岁的老伴石瑛,来到李文斌生前工作过的中国农业银行广水市支行,掏出这沉甸甸的1000元现金,完成了他的遗愿。

  昨日,楚天都市报记者走进石瑛的家中,听她讲述老伴那段遥远而真实的故事。

  从长工到被培养为干部

  石瑛靠在客厅的沙发上,摩挲着李文斌用了一辈子的军绿色水壶,轻声道:“他是个苦孩子,是共产党给了他新生,改变了他的人生。”

  1932年生的李文斌,14岁父母双亡,靠在别人家做长工艰难谋生。五更鸡叫,他就得起床,挑水、放羊。

  解放后的1951年,时任广水(当时叫应山县)陈巷区区委书记耿守贤,到李文斌所在的村子调研。看到这个小伙子做事勤劳,放的羊从来没少过一只,还识字,便推举他到政府去工作。“老伴小时候在哥嫂的资助下读过一年私塾,那时候在农村识几个字是挺了不得的。”石瑛说,当时新中国刚成立,急需人才搞建设,出身成分好,又识字的苦孩子被招为干部是常有的事。

  一无所有的李文斌,背着一床被褥,从此走出农村,后来和石瑛结为伉俪。结婚那一天,石瑛没买一件新衣服,只在门上贴了一张年画。

  宁吃一碗面不吃一桌菜

  1958年,李文斌和石瑛先后被派往华中工学院工农兵速成中学学习。李文斌学习优异,毕业后学校挽留他在汉工作。“他当时说家乡更需要他,我也跟他回了广水。”石瑛现在说起来,没有丝毫后悔。

  工作中,李文斌始终保持着农民的朴素。上世纪70年代,他调入中国农业银行应山县支行,一次去郝店镇营业所检查工作。下属让食堂为他准备了几个菜,谁知他借口出去,在街上自掏腰包吃了一碗面。“超标了,不能这样,把菜分给同事们吃吧。”他还“不近人情”地将营业所所长批评一顿。

  当上支行副行长后,平时难免有人上门。1985年,乡亲送来一篮子自己做的挂面,求李文斌安排工作。老李晚上9点下班回家才看到,当即让老伴连夜送回。“那时,面是稀罕物资,可老头子说工资够我们生活了,知足常乐。”石瑛说。

  李文斌的大儿子李厚培称,为官能否清廉,家属至关重要,母亲打那以后再也没收过别人的东西。他工作后,父亲常教育他:“少趁着公务接待在外吃吃喝喝,那都是国家的钱。”

  交最后一笔党费谢党恩

  老李1992年退休后,每月退休费200元,交给老伴用来过生活,他每月拿几十元买报纸看、抽点烟。儿子逢年过节买条好烟送他,他常拿去换3条差烟抽,默默地开始攒一笔钱。石瑛笑他:“都退休了,生活也变好了,还这么抠!”

  3年前,老李眼睛失明,可他依然关心时政。二儿媳熊小萍单位离他近,每天中午都抽空给他读报。每当读到党和政府的新举措,老李都会为之一振。

  去年9月3日,李文斌老人因病辞世。石瑛整理他的遗物时,发现了一封手写的遗书:我有七千元存款(有一千元党费在内),可能够丧葬费。我是一个农村的苦孩子,在党的培养教育下,成为一名共产党员,我在世时未做多少工作,对不起党和人民。我交最后一次党费一千元……

  直到这时,石瑛才恍然大悟,知道老伴平时辛苦攒钱的原因。带着老伴的遗愿,石瑛帮他交了最后一笔党费。本月7日,一封盖有中组部章的党费收据寄到家中:李文斌同志自愿一次多交党费计人民币一千元,特此证明。

  “七分之一的遗产交党费,我想他是想以‘七一’这个数字纪念党的生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他,他不仅自己感念党恩,还用实际行动教育着儿孙辈们。相信他会泉下有知的。”石瑛说。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