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时代先锋

“荆楚楷模”6月上榜人物

发布日期: 2018-06-25 来源: 湖北日报
   全省各地各部门层层推荐,省委宣传部组织评审,“荆楚楷模”6月上榜人物名单揭晓,本报今日予以发布。
 
荆楚楷模6月榜单
 
耿喜玲
群众 
武汉市武昌实验中学心理健康教师
大学转中学,授业释疑,甘为教苑耕耘者;
师道臻人道,排忧解困,交誉心灵守护神。
横批:德范师魂
(湖北省楹联学会 万峥嵘 撰)
 
  “孩子们每一个看似‘无理’的行为,都是向教育者发出的求助信号:我这个方面的能力缺失,你能帮到我吗?”这是耿喜玲在她的培训讲稿中写下的话。
 
  1999年,耿喜玲放弃大专院校任职来到武昌实验中学担任心理健康老师。当时,武汉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基本是空白。心理课要不要进课堂,中小学心理专职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一系列问题都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耿喜玲说,在人生重要转折点上,孩子们太需要有人理解他们,“我想试一试,成为他们需要的这种人。”
 
  当年,耿喜玲在全省率先将心理健康课引入课堂教学。随后,她自编心理健康校本教材,主编或参编省级教材。
 
  曾经,她接到一个学生求助。这个孩子每次考试答题卡都涂错,老师和家长觉得这种失误太可惜,反复劝他细心点,导致他压力很大。她让孩子现场涂了一次答题卡,一下就发现了他的问题——视觉密集症,在紧张时尤其突出。“我让他在涂卡时用草稿纸遮住一部分,一点点移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近20年坚守,耿喜玲先后获得“全国心理辅导之星”、湖北省“楚天园丁”等多项荣誉。她说:“这些头衔,我从来不提,我最喜欢的自我介绍是,我是湖北省武昌实验中学的心理健康老师。”
 
 
龚万祥
群众 
宜昌市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背篓茶香盈九畹;
富民信念系千家。
横批:绿满山村
(湖北省楹联学会 皮治洪 撰)
 
  20多年前,龚万祥用背篓背着自家加工的茶叶,步行到10多里外的集镇叫卖推销,劳动艰辛,效益低下。他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现状,让村民能从茶叶中找到致富新路。
 
  2000年,村里实施退耕还林工程,龚万祥确定了“引领生态农业、发展绿色天然九畹丝绵茶”的奋斗目标。龚万祥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引导村民退耕还林种茶叶。他将自家的12.1亩农田全部种茶,还自费把村民请到外地参观学习。
 
  他采用“薄肥勤施”法,由过去施尿素、碳氨等无机肥,变为施农家肥、菜枯饼肥等有机肥料;由过去有虫就打药,变为使用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等方法进行预控。
 
  2009年8月,龚万祥成立了秭归县九畹丝绵茶业有限公司,后来又注册“九畹丝绵茶”商标。如今,公司年产名优绿茶400多吨,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利税200多万元。
 
  龚万祥成了“茶老大”,依然衣着朴素,生活简单,对大伙儿的困难牵挂于心。贫困家庭学生付周安中考成绩是全校第一名,但家里没钱出学费,龚万祥知道后,立刻送他去上学,承诺每年资助1000元直至高中毕业。残疾人韩庆严新房落成,龚万祥送去价值3000多元的电视、家具。汶川地震,他捐款1万余元支援灾区……
 
 
万亚琴
群众 
湖北中医药大学博士在读
  初识由缘,互信因诚,继父犹同亲骨肉;
  雏鸦反哺,羔羊跪乳,孝行深感众乡邻。
横批:情真意切
(湖北省楹联学会 陈佐松 撰)
 
  继父瘫痪在床,母亲年迈体弱,哥哥姐姐远在他乡务工,原本今年7月博士毕业的万亚琴决定延迟毕业,只为照顾好继父。
 
  1991年,万亚琴7岁,生父去世,母亲一个人带着3个小孩,生活艰辛。几年后,继父走进了这个家庭。
 
  第一次高考,万亚琴落榜了,家里还在还债,继父二话没说拿出凑来的钱,鼓励她复读。第二次高考,万亚琴再次名落孙山。在继父鼓励下,万亚琴重拾信心,第三次高考终于考上湖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当时,一年学费就要1万元,继父前前后后借了四五万元。1995年,继父因摔伤导致膝关节粉碎性骨折,行动不便。即便如此,继父坚持去学校看她,每次临走除了回去的路费,剩下的钱全部留给她。在校期间,万亚琴完成了专升本学习。
 
  2012年,万亚琴考上陕西中医药大学的公费研究生;2015年又考上了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博士研究生。2017年10月24日,继父中风瘫痪。万亚琴开始了武汉、荆门两头跑的生活。她在继父床边支起一张小床,早上6点多,她就起床烧水给继父洗澡擦药,给他做康复运动……从刚开始水都咽不下去,到现在能吃饭,继父的变化让万亚琴十分欣慰。
 
  因照顾继父牵扯很多精力,万亚琴博士毕业不得不延迟,但她说:“我不后悔!等我毕业了,争取能在荆门找份工作,把爸爸带在身边照顾。”
 
陈兹方
群众 
恩施州巴东县水布垭镇鞍场村村民
自强不息,足行手上功能,身残岂坠青云志;
致富有方,网售山中特产,业旺相扶贫困亲。
横批:初心不改
(湖北省楹联学会 余德智 撰)
 
  在巴东县野三关镇,一个挂着“陈兹方铺子”的临街店面里,人来人往。“我1分钟可以敲出五六十个字。”店主起身,微笑着向来客介绍。他的个头1.7米左右,身材略显单薄,两边空荡荡的袖筒引人注目。
 
  小伙名叫陈兹方,今年29岁,巴东县水布垭镇人。命运对他是残酷的:先天无臂,出生不久,父亲就离开了人世,母亲拉扯着他和哥哥艰辛度日。
 
  拿筷子吃饭,对常人来说是再简单不过的事,对他来说却比登天还难。用脚趾学夹筷子,不知摔碎了多少碗,一顿饭吃完,往往满头大汗。学穿衣服,脚得勾成30度,再用牙配合,几件衣裤穿下来要1个多小时……年复一年地练习,陈兹方的双脚变得像手一样灵活,他不仅学会了吃饭、穿衣,还有洗澡、写字、刷牙、切菜……他逐渐习惯了以脚代手来生活,即便严冬时节,他也从没穿过一双袜子。
 
  2016年初,陈兹方看到全县开展扫网盲活动,便萌生了开网店的想法。从一个一个脚趾头练习敲键盘,到10根脚趾熟练打字、处理图像和视频,陈兹方学会了用手机、电脑。他又从乡亲们那里收来土特产,试着放到网上卖。天麻、腊肉、核桃、板栗、土鸡蛋……没想到这些“山货”卖得很好。2017年,陈兹方的网店实现近120万元的销售额,纯利润约6万元,实现了脱贫目标。
 
袁明杰
中共党员 
襄阳市南漳县蓝天救援队队长
弘扬志愿精神,总作先锋,心怀大爱千重赤;
打造救援队伍,善为表率,德柱长天一抹蓝。
横批:奉献无私
(湖北省楹联学会 柯丹 撰)
 
  洪水来袭,他冲锋在前,紧急转移受灾群众;老人走失,他深山寻踪,两天两夜没合眼……
 
  41岁的袁明杰是南漳县九集镇彭家营村人。2015年,他领头成立蓝天救援队,开展公益应急救援服务。
 
  今年3月底,一名80多岁的老人溺亡。接到求助电话,袁明杰和6名志愿者带上设备火速前往。1个多小时后,溺亡老人被抬上岸。袁明杰说,老百姓的需要,是大家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目前,蓝天救援队有志愿者120多人,年龄在25岁到50岁之间。救援队刚成立时,大家有热情,但对于如何科学救援却不太懂。袁明杰专门到北京学习,回来后手把手教给每一名队员。
 
  2016年夏天,我省发生洪灾,京山县灾情严重,蓝天救援队立即赶往灾区,5天时间里往返几十趟运送灾民、物资,队员王海镕不慎被压伤了脚,依然带伤坚持。后来,救援队还到新洲、麻城等多地开展救援。袁明杰奔波在外,自家20多亩苗圃基地被淹,老父亲一个人抢不过来,损失上万元。作为一个民间组织,救援队的服装、设备、交通等费用全部实行AA制。救援队成立之初,所有队员就达成共识,做公益救援,绝不以营利为目的。
 
肖磊 
中共党员 
荆州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副主任 
立世许高标,静以身、勤以德;
有生诠大爱,冰如履、渊如临。 
横批:精勤不倦 
(湖北省楹联学会 王泉珍 撰)
 
  肖磊笑容儒雅,性格温和。
 
  2009年,他成为中华骨髓库的一名捐献志愿者。2010年8月,中华骨髓库打来求助电话:27岁的白血病患者白伟,跟他配型成功,问他是否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
 
  肖磊没有犹豫,在妻子陪同下来到武汉同济医院。连续5天的干细胞动员剂注射后,肖磊浑身无力,他躺到机器旁边,近3个小时医生从他体内采集了280毫升造血干细胞。肖磊体外血液的循环量达到1.5万多毫升,相当于全部血液在分离机里过了3遍。当天,新鲜的造血干细胞血浆输入白伟体内。第二天,因患者体型高大,前一天采集的造血干细胞不够,还要继续采集。连续两天捐献,肖磊脸色苍白,饭也吃不下。
 
  5个月后,肖磊又接到中华骨髓库电话,受捐患者病情反复,再次面临死亡威胁。骨髓捐献者最少需要间隔半年以上才能进行第二次捐赠。救人救到底,肖磊再次前往同济医院,又捐献了300毫升淋巴细胞,终于使白伟重获新生。
 
  一次活动中,肖磊见到了白伟,他俩像亲兄弟一样拥抱。想着世界另一个角落,一个与他血脉相通的兄弟还好好活着,肖磊觉得很开心。
 
  工作中,肖磊也十分优秀。20余年来,他做到了麻醉手术2万例安全无事故。他所在的麻醉科也连续多年被医院评为先进科室。
 
许志华
中共党员 
孝感市原副市长、公安局局长 
勤政为民,厚爱如山,不变初心当典范; 
清风入袖,公廉可鉴,无求嘉训有传承。 
横批:勤政清官 
(湖北省楹联学会 邹立 撰)
 
  捧一束白花,深深鞠一躬,最后再看你一眼……4月30日上午10时,孝感市殡仪馆,近千名干部群众含泪送别孝感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许志华。
 
  4月28日凌晨3时,许志华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去世,人生定格在49岁。
 
  许志华1988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共青团当阳市委副书记,宜昌市猇亭区委书记,枝江市委书记,宜昌市政府副秘书长,孝感市政府副市长、党组成员,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督察长。“工作到凌晨,对他是常态。”同事文武记得,正月初九,为筹备全市城镇综合管理动员大会,许志华在办公室从下午4点忙到次日凌晨两点多,“从办公室出来,路上看到超载超限车辆,他又跟了上去……”
 
  文武在清理许志华遗物时发现,今年发给他的体检表仍是空白,“我们多次提醒,他总是笑笑说,一定会抽时间去,耽搁不了。”“他反复叮嘱我们,利用假期筹备好5月2日的扫黑除恶工作推进会。他自己却永远缺席了。”孝感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支队长、扫黑除恶办公室副主任张晓军说。
 
  得知许志华去世的消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朱华雄连夜赶到孝感,“我是枝江人,他曾主政枝江,我是带着感激之情而来。感谢他让我们家乡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张建军 
中共党员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 
心怀仁德,坚守卅年,济世初衷施博爱; 
学贯中西,自成一派,回春妙手起沉疴。 
横批:誉满杏林 
(湖北省楹联学会 曹志明 撰)
 
  大学毕业后,张建军被分配到家乡恩施山区县级医院。目睹重病患者病逝后家属的悲痛欲绝,张建军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肝病治疗上有新突破。经过不懈努力,2004年,张建军被破格晋升为教授、主任医师,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界“博士+正高”的优秀人才。
 
  2005年,张建军作为特殊人才被引进到湖北省中山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任肝病科主任。他天天出门诊,在最初1年里,从不外出,从未睡过懒觉。他把电话留给每一位患者,24小时不关机,任何时候患者来电咨询,他都耐心解答。每晚9时,张建军会准时给病房打电话,询问重病人情况,他说:“不问问情况,晚上睡不踏实。”
 
  他用“中医辨证+西医微创治疗”方法治疗疑难杂症。56岁的袁先生2013年因原发性肝癌、乙肝肝硬化在某大医院住院,肿瘤累及下腔静脉,考虑风险过大,医生拒绝为他手术。其家人多方打听,找到张建军。经过仔细研究,张建军决定“放手一搏”。术后,袁先生重新扬起生活的风帆。
 
  张建军常教导年轻医生:“不要对病人说我没有办法,要对他们说我想办法,尽最大努力帮患者解除病痛。”
 
  本版文字整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陈会君 通讯员 金明(图片由省委宣传部提供)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