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先惠
1941年7月7日凌晨4时,中共鄂南中心县委书记兼新四军第五师鄂南独立第五团政委黄全德,刚开完会,检查完岗哨,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住地,敞开衣襟,想倒在床上睡一睡。但他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今天宿营此地不安稳,加之蚊子嗡叫,成群结队地围攻,使他十分烦躁,不断拿衣襟扇打。
突然,“叭”传来一声枪响,黄全德一惊,他知道这是报警枪声,所耽心的事终于发生了,便一跃而起冲出门去。恰巧团长王苏也出来了,他俩同到前面询问情况,指挥抗敌。
敌人来得迅猛,已扑近哨所。黄全德与王团长商定,由王团长率直属大队一个连奔到村西哨所阻击敌人;黄全德指挥中心县委干部从东头湖上突围。这时,一股日军已冲进村内,中心县委成员同直属大队战士逐屋与敌拼杀,个个英勇顽强。村东北是茫茫的湖面,只有一条小木船。黄全德命令县委秘书彭湘莲、团部文书周养恬带着机要文件同十几名干部上船突围,会水的则跳湖游渡。他和通讯员小张把剩下来的文件、材料收拾烧毁后,投入了阻击战。
天已大亮,敌人大队人马猛扑过来,枪炮齐发,弹如雨下,五团直属大队伤亡惨重,剩下的战士在负伤的王团长和政委黄全德的指挥下,同敌人展开肉搏。由于敌众我寡,虽然杀伤了一批敌人,但敌人仍一层层包围上来,直属大队几次冲杀不出去,绝大部分战士英勇牺牲,王团长再次受重伤而被俘。小张见此情景,要保护黄全德跳湖突围。黄全德说:“不,我不能丢下大家不管!”
敌人完全占领了村庄,将所有未突围出去的人,包括在村民掩护下混在群众中的中心县委书记黄全德、委员何愚、舒江皋,武昌县委负责人王迟生、成宁县委负责人吴则等,全部赶到村前晒场上。日本鬼子在周围架起机枪、小炮,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鬼子提着明晃晃的大刀,在群众面前耀武扬威,嗷嗷大叫,胁迫群众交出新四军和中心县委干部。面对凶残的日寇,群众个个怒目而视,闭口不言。日寇极其残忍地抓住群众逼问,不说就当场枪杀,鲜血四溅,目不忍睹。黄全德见此惨情,怕无辜群众再受害,便挺身而出,斩钉截铁吼道:“住手!不关老百姓的事,我是新四军!”我是!”“我也是!”紧接着何愚等17人也挺身站出来。鬼子头目哈哈大笑道:“哟西!哟西!”鬼子剥去黄全德等18人的上衣,残忍地用铁丝穿着他们的锁骨。群众哭喊着围拢上来。敌人怕群众抢走新四军,赶紧用刀枪驱开群众,将黄全德等18人押往葛店。
黄全德化名黄溪,1912年春出生于湖北省通城县一位农民家庭,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先锋队长、区苏维埃主席、中共通城、崇阳、通山县委书记、湘鄂边中心县少共书记、中共鄂南特委组织、宣传部长等职。1938年武汉会战开始后,黄全德奉湘鄂赣特委和湖北省委的指示,到武昌、咸宁等地组建鄂南党组织,建立鄂南抗日前沿阵地,支援武汉会战。国民党顽固派制造的“平江惨案”发生后,日军的血腥镇压更加惨烈,许多地方党组织和抗日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身为中共通山中心县委组织部长的黄全德,历尽艰险,深入各地,联络党员和抗日人士,建立地下抗日交通线(站),并亲自在日军活动频繁、炮楼林立的咸宁县城附近张公庙建立联络站,收集敌军情报,领导全区人民一次又一次痛击日寇,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开展一场特殊的战斗。
Copyright @2014-2025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