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中生:中国工农红军的杰出指挥员
- 大
- 中
- 小
三
1931年9月13日,陈昌浩携带分局命令赶回麻埠的红四军军部,立即以鄂豫皖中央分局和军委名义召开师以上干部会,宣布命令:撤销曾中生红四军政委职务,由陈昌浩接任红四军政委;红四军即刻起程,回师豫南苏区休整。这是张国焘“改造”红军的一个重要步骤。这就是“南下之争”结出的苦果,紧接着就是大肃反,杀了许多我党早期赫赫有名的领导干部,史称“皖西事件”。
10月初,红四军翻越大别山主脉,回到新集以北光山县三大集镇之一泼陂河。
曾中生和红四军都回来了。怒气冲冲的张国焘没有进行充分准备,就以中央分局名义,召开红四军团以上干部会议,对曾中生开展批判。号召全体指战员“广泛揭露、批判”曾中生这个“著名的立三路线执行者”,但这次会议却开成了另一种局面:大部分团以上干部认为,曾中生虽违犯了纪律,但“在军事方针上是正确的,红四军南下取得了很大胜利。”他们甚至就具体问题直接与张国焘展开争论。张国焘突然意识到自己的处境比较孤立。
泼陂河会议草草收场。会后鄂豫皖中央分局做出决议,以“反抗中央分局的正确路线”和“纵容反革命分子活动”的莫须有罪名,将曾中生调离部队,去后方“考察”。
1931年12月在广大干部战士的强烈要求下,曾中生被任命为新成立的红四方面军独立一师师长。1932年1月,率部在黄安高桥河地区重创敌八十九师,歼敌近千名。1932年秋,由于张国焘军事指挥上的错误,红四方面军作战失利,为挽救红军,于12月9日在陕西城固县小河口曾中生与邝继勋等一起上书张国焘,再次对张提出批评,迫使张国焘接受大家的意见。同月曾中生被任命为红四方面军参谋长。
1933年8月,曾中生遭张国焘打击报复,被撤职后非法拘押。1935年在未解除监禁的情况下参加长征。他在被关押的间隙里忍受着精神折磨和伤痛,写下了《与川军作战要点》、《游击战争要诀》、《与“剿赤军”作战要诀》等多篇军事著作。这些著作后来被四方面军的指战员带到延安,为毛泽东写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为中国革命留下了一份宝贵的军事遗产。当获悉红一、四方面军在懋功会师的消息时,曾中生连夜向中共中央写信,要求直接向中央汇报。张国焘害怕了,将信件扣押,并于8月中旬派人用绳索勒杀于四川卓克基北面密林中。
那时候消息闭塞,党中央还不知道曾中生被害。1936年2月8日,毛泽东、周恩来在陕北不放心,特意请中央驻共产国际代表林育英以共产国际代表团的名义电示张国焘,要他对曾中生“须保全其生命安全,并给以优待”。可是,曾中生已被害半年多了。
原载《党史天地》2003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