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湖北党史 >  英烈风采

雨花台祭拜烈士徐楚光

发布日期: 2016-07-27 来源:

刘卫国

  仲夏时节,我们专程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祭拜徐楚光烈士。听接待我们的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常浩如先生讲,南京市入夏的气温,就数今天最高。我们能亲自到南京祭拜家乡的烈士,心情一如这高温的天气,炽热如火。
  徐楚光,1909年出生于浠水县团陂镇妈妈桥村白鹤塆。1926年考入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五期步科班学习,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后从事策反国民党军工作,1940年4月调入抗日军政大学任参谋教官,1943年秋受任新四军江南工作委员会第三分会主任,不久打入汪伪军委会政治部情报局任上校秘书。1947年9月因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1948年10月9日被秘密杀害于南京。他长期从事党的地下秘密工作,孤悬虎穴,出生入死,以非凡的智慧和过人的胆识,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殊死顽强的斗争,建立起红色秘密情报网。他先后成功策反国民党军方及特务机关重要成员,引领他们投身民族解放事业的洪流,奔向充满光明的胜利之路。他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红色秘密战线先驱者壮丽不朽的诗篇。徐楚光于1986年被中共南京市委组织部追授为革命烈士,2010年被评为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30位南京英雄模范人物之一。
  听县委党史办公室的老同志讲,徐楚光烈士的生平事迹资料主要收藏在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当年编纂《中国共产党浠水历史》一卷本的时候,还安排专人去调研收集过他的大量历史资料。今年元月5日,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带着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大型纪录片《致未来书》摄制组,专程来浠水录制有关徐楚光烈士故乡的实景资料和素材。据摄制组负责人常浩如先生介绍: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期间指出:“雨花台英烈的事迹,展示了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情操、为民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要注意用好用活丰富的党史资源,使之成为激励人民不断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今年江苏省委为庆祝建党95周年部署安排了一系列活动,摄制大型纪录片《致未来书》便是此次活动之一。我们在县博物馆(文庙)的浠水革命史展厅,配合完成了徐楚光烈士有关纪念内容的录制工作;3月3日,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的主要领导,再次到浠水,他们亲临徐楚光烈士的出生地团陂镇妈妈桥村白鹤塆参观祭奠,完成了节目录制任务。
  今天,我们终于登上了雨花台烈士陵园祭拜徐楚光烈士。从南门走进烈士陵园,横卧在门口正中的巨石上镌刻着“雨花台”三个金色大字,在阳光直射下熠熠生辉。越过宽敞的广场,满眼是葱郁的松柏。两条掩映在层林中的小道,阴凉肃静。走过“忠魂亭”和“忠魂广场”,拾级而上,迎面就是由邓小平亲笔题写馆名的“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内设10个展厅,其中9个用于陈列展览革命烈士的事迹,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四个历史时期为主线,串联各时期重要事件,以烈士牺牲时间先后为顺序,共陈列了127位牺牲在雨花台及南京地区的革命烈士的文物史料。他们当中,有党的早期领导人邓中夏、恽代英、罗登贤,有刘少奇的第一位夫人何保珍、党的一大代表陈潭秋的妻子徐全直,有毛泽东介绍入党的毛福轩等等。
  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我们一路瞻仰,很快来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展厅。在徐楚光烈士事迹展板前,静静伫立,默哀祭拜。展板正上方是徐楚光烈士的两张照片,旁边是他的励志名言“大事者,与国与民,有大利也。我当为国民而生,亦当为国民而死。”和“每个铜板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的励志故事。展板中间是1945年8月20日徐楚光参与策反汪精卫“建国号”起义座机完成运送中共领导人赴重庆谈判任务的照片。展厅内还有报道徐楚光1945年8月在南京成功策反使“汪警卫第三师反正(起义)”的报纸复印件,1948年3月徐楚光的妻子朱健平与孩子们的合影,以及2009年10月徐楚光烈士亲属在雨花台纪念徐楚光诞辰100周年的合影照片。
  我们走出纪念馆,走过“纪念桥”,登上100级花岗岩石阶,瞻仰了“雨花台革命烈士纪念碑”。在上行左侧的甬道墙体上,南京市委将这里开辟成?“弘扬雨花英烈精神,做合格共产党员”大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宣传廊道,充分利用了雨花台红色资源,以图文形式,集中展示雨花英烈忠诚于党,以生命践行党的规章和纪律的生动事迹,引导党员干部大力弘扬雨花英烈精神,争做“四讲四有”合格党员。宣传栏主要分“把合格的标尺立起来”、“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党员的先锋形象树起来”、“用行动体现信仰信念的力量”四大部分。我们再次瞻仰了徐楚光烈士的事迹展。此时,作为烈士家乡的党史工作者,我感到自己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
  临别时,陪同我们的常浩如先生告诉我们,上次在浠水录制的节目,“七一”期间,会在中央台播放。常先生还送我两本他们近期编纂出版的书,一本是《雨花魂》、一本是《忠诚》。在回乡的路上,我翻看着这两本书,思绪已悄然飞向远方……
  (作者系中共浠水县委党史办公室主任)

Copyright @2014-2022 www.hbdsw.org.cn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共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使用

技术支持:荆楚网 鄂ICP备18025488号-1

微信公众号

手机版